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强调——“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作为姚明的母校,始终以校园篮球为引领,不断拓宽体教融合之路,激活体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设立中国篮球名人堂 助篮球文化赋能育人
南洋模范中学篮球队获得过很多优胜奖和冠军,篮球文化已然成为南模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在南模中学从事篮球专业教育29年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篮球文化赋能育人工程的课题。
姚明校友提议的中国篮球名人堂设置方案,我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新时代体育赋能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项课题。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篮球协会组织了中国篮球名人堂举荐活动,历时近半年时间,经中国篮球大家庭共同举荐,最终产生24位入堂人物及一个入堂集体。这可以说是中国体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值得铭记。
具体而言:2022年12月,中国篮协官方宣布,经过终审委员会举荐,名人堂委员会审定,2022年中国篮球名人堂举荐入堂人物确定(按出生年月排序)。其中男运动员是:穆铁柱、胡卫东、刘玉栋、王治郅;女运动员是:宋晓波、丛学娣、郑海霞;教练员是:蒋兴权、许利民。而这九位入堂人物将与15位“特别致敬人物”,以及优秀集体——“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获奖者(即“五十杰”),共同进入2022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十五位“特别致敬人物”为:张伯苓、舒鸿、董守义、宋君复、唐宝堃、牟作云、张子沛、张长禄、余邦基、杨福鹿、程世春、陈文彬、白金申、钱澄海、杨伯镛。其中,我比较熟悉其事迹的就是董守义。
董守义 新中国首任篮球协会主席
董守义(1895-1978),原籍河北蠡县,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和篮球元勋。他早年毕业于河北通州协和书院,学生时期即爱好体育,尤其酷爱篮球运动。1917年,其曾以篮球队队长的身份率领当时的中国代表队一起赴日本参加第三届远东运动会,1923年担任天津青年会体育干事,同时兼任南开中学体育教练,培养出当时闻名全国的“南开五虎”篮球队。同年,董守义赴美国春田(斯普林菲尔德)学院体育系进修,1925年学成回国,此后任天津青年会体育部主任。
在董守义等前辈的努力下,篮球运动最早从天津校园很快速地传播到了上海校园。从1930年起,董守义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民国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西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体育系任教授,并兼任华北体育联合会理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36年,董守义以篮球队教练员身份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同时作为当时中国体育考察团成员,赴丹麦、瑞典、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国进行了考察。1947年,他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48年任中国参加第14届伦敦奥运会代表团总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担任了第一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这位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元勋,还在周恩来、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组建了新中国的第一届国家男篮和青年男篮,并积极参加洲际比赛和国际友谊交流赛。他还出版了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篮球运动教材、裁判员培训教材,注重校园篮球运动的普及并带动城乡居民参与篮球运动。毫无疑问,董守义前辈的业绩当然就是我们体育老师和篮球晚辈的骄傲。最新中国篮协的消息显示:4月9日,董守义前辈的英名将入驻中国篮球名人堂!
体育教师播撒种子
南模篮球正逢百年
篮球史告诉我们:篮球运动的游戏规则,正是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发明和起草的。1891年,詹姆士·奈史密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时,学校体育部主任卢瑟·古利克为贯彻冬季体育课教学大纲,委托奈史密斯设计一项室内集体游戏。奈史密斯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出18条简易规则,篮球运动进入对抗比赛的阶段,产生了裁判员。
接着在1893年,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球、篮圈和篮网,定为每队上场五人。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最早登陆的地方就是天津,第一所展开系统篮球训练和比赛的学校为南开中学!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一项世界性运动项目。1932年,主要的国际性篮球组织成立,即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篮球联合会(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篮球在上世纪头二十年,开始影响到上海等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尤其是在上海、南京和宁波,都开设了社会性的篮球运动俱乐部并直接进口篮球。
篮球规则发明10年后的1901年,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南模前身)在上海成立,1927年更名为上海市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时任校长沈维桢,在治学严谨的同时,崇尚强健体魄,积极部署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不过早先在校园,操场上活跃着的是一些玩耍足球的人群,如华东足球队戴麟经、周贤言、陈虞等皆毕业于南洋附小,足球名将张邦伦也曾是南模学子;那时,棒(垒)球活动也常见于南模校园。以后,篮球活动逐渐出现在南模校园,学校引导学生把篮球作为锻炼身体、启迪思维的方法,为南模篮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南模校园篮球也由此历经岁月的磨砺逐步形成传统。经地方志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王泠一博士的考证,南模中学篮球队以整体名义在上海出征正规赛事,则是在1923年,今年正逢百年!
值得缅怀的是,南模校园篮球的创始人赵焕先前辈原本是一位普通的体育教师,但他课余潜心钻研篮球技战术,善于用独到的眼光及因材施教的方法,发掘和培养篮球运动员。在20世纪20年代的南模操场,赵焕先老师在这片校园开始播下篮球的种子。学生先是在体育课上学些最简单的篮球动作,课余饭后,三五成群来到篮球场玩篮球,逐渐形成了对篮球的兴趣和爱好,这是南模篮球早期的萌芽。而后各班级成立了篮球队,继而有了学校的篮球队,虽说水平待提高,却是由赵焕先老师引导学生自行组织的一支校内篮球队的雏形。
赵焕先 南模校园篮球创始人
1945年,南模中学篮球队在比赛中战胜圣约翰中学,首次获得上海校园赛冠军。到了上世纪50年代,南模篮球到达巅峰状态,确立了南模篮球在上海中学生篮坛一枝独秀的地位。南模篮球队戎马征战,获得上海市中学生篮球冠军七次、亚军三次的辉煌战绩。
打球学业两不误
昂扬向上新时代
1983年,南模在上海市中学生联赛中击败卢湾队获得冠军,这是南模篮球队继1964年夺冠后时隔19年的冠军重新回归。1987年,南模高中篮球队再次登上冠军宝座,自此,南模篮球队每年在上海中学生篮球赛中夺营拔寨,势如破竹,尽数把金牌收入囊中,至今已成上海校园篮坛常态。令我感到自豪的是,正因南模篮球队处于上海市中学生篮球的领先水平,1985年学校被当时的国家教委命名为培养篮球后备人才学校。2003年,又被市教委、市体育局命名为学校办二线运动队,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中学生男子篮球的领军者,今年刚好二十年了!
南洋模范中学校长李啸瑜(中)和夺冠后的南模高中篮球队合影留念
投身南模篮球事业近三十年来,我用自己的勤奋努力诠释了一名教练员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如每周坚持训练六次,每次训练三个多小时,艰苦训练和激烈比赛,占据了我多年来几乎所有的假期和业余生活。南模校长李啸瑜和徐汇区体育局D组书记林福东曾经鼓励我说,常常灯火通明的学校篮球场馆和我叫喊时的嘶哑嗓音构成了南模校园独特的风景。
我常常思考除了训练和比赛质量(成绩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南模校园的篮球文化建设还应该注入哪些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积极元素,这方面东方体育日报的专题报道和奥运精神的主题报道,经常给我和体育教研组的同事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感召。作为东体的资深读者,我经常把富有代表性和时效性的专题报道提供给学校篮球队队员们学习,并在交流互动中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同时也增强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最近,我们就一起阅读了记者薛思佳在东方体育日报(2023年3月27日)采写的主题报道——《实力说话!校园篮球站在CBA全明星舞台xx》。这篇报道在南模篮球队和教练组产生了新能量!
报道鲜明地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球员从校园进入职业赛场,每年定期举办的全明星周末星锐赛,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了不少球迷熟悉和了解选秀球员的重要舞台。在今年的全明星周末期间,CBA公司再度进行改革,由星锐一年级和星锐二年级,分别迎战北京大学男篮和大学生联队,让更多来自校园篮球的新生力量亮相于球迷面前,感受职业赛场的魅力。”而“值得一提的是,星锐二年级队虽然名义上是由CBA球员组成的球队,但其中不少都是从校园走出的球员,包括厦门大学的黎伊扬、北京大学的赵柏清、北京化工大学的张殿梁都已经成长为了各自球队中的中坚力量。”这是多么令人鼓舞啊!
需要强调的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和南模中学篮球队队员、体育教研组同事,交流得最热烈的话题就是打球和学业两不误!而南模高中篮球队的主力基本求学方向就是上海交通大学,这是有口皆碑的。真诚地希望他们中间英才辈出,成为母校的骄傲和中国篮球的新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peixun/295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