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强不息的人。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想必大家也都懂,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大批的孩子不同程度地缺乏自强精神,其原因有三:
其一,家长常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一些事情,总是持怀疑甚至认为孩子不行的态度;
其二,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否定评价和责备太多,对孩子的肯定评价和欣赏太少;
其三,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包办、代替太多,孩子的自主性被严重束缚。
正是上述原因积以时日,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弱,失去了自信,谈何自强?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呢?
一、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目标的孩子成长得就快,没有目标就会没有奔头。
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其目标就要切合实际,不能定的太高,要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如果把目标定的太高,总也达不到,孩子就会失去信心。而对于问题较多的孩子,所定的目标就要具体一些,内容要少一点。总体目标不完善,以后可以不断的补充修改,但不能一下子贪多,多了容易完不成、达不到,难以建立信心。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目标,就要及时肯定,孩子就会增加一份自信,增加一点自强精神。
二、父母要认真地去帮助孩子成功。每个孩子都有成就动机,问题再多的孩子也渴望有成功的机会,渴望品尝成功的喜悦。
当帮助孩子订出了具体的奋斗目标时,还必须有督促帮助其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比如一个切实可行、内容详实的学习计划、劳动计划,要包括具体的内容要求、督导其完成任务的检查办法等。家长自己对此也要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不可一推了之、一“订”了之。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没有一了百了的方法和措施。
孩子的成功是由小到大的点滴积累过程。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最需要父母的支持、鼓励和帮助,这也是培养孩子自强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变经常责备孩子为不断激励孩子。有些家庭的教育存在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责备孩子,甚至是斥责、辱骂孩子,这样做的后果导致了孩子失去了自信心。而缺乏自强精神的孩子,父母越责备则孩子越没有自信心,严重的还会自暴自弃。
父母要转换教育的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转变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责备转变为激励,从指责批评转变为表扬欣赏,从否定评价转变为肯定评价。
常用的语言是:“这次干得不错”“有进步,我很高兴”“好样的,再努一把力会更好”“你真行”“好棒,该庆祝一下了”“知错就改,挺好的”“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四、下决心取消包办代替,多给孩子自主的机会。无论是在孩子的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的,家长就一定不要越俎代庖。
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你能干的,我绝不替你干;你不会干的,我教你干;你让**的,我要考虑该不该干。如果家长包办代替,孩子字儿养成依懒性,依懒是自强的大敌。
有的父母认为,在生活上多替孩子服务,让孩子把时间多用在学习上会有好处。其实不然,孩子在生活上形成的依懒会干扰、阻碍其在学习上自强精神的形成。有自强精神的孩子,在生活上往往也不依懒家长。
五、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孩子的成长需要经过各种考验,家长要教育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不丧气,要善于总结教训,振奋精神,继续前进。这是培养孩子自强精神的重要时机,让孩子从小懂得“人生无坦途”,要树立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
我是@悠悠至真v看教育,交流家庭教育话题,欢迎讨论,欢迎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peixun/312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