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列巴、北海道蛋糕、比利时松露巧克力……如果你走进一家进口食品折扣店,看到这样的食品,会不会想当然地认为它们是进口货呢?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打折售卖的所谓进口商品并不一定是真的进口货,甚至有的商品实际售价也并不便宜。
茂名北路上的这家进口食品折扣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记者发现,货架上半数商品都打着进口的名义,实际它们都是国产货。像这款外包装写着北海道的软糖,产地是福建泉州。另一款所谓北海道蛋糕,产地是广东东莞。而门口摆放的芒果,包装盒上没有看到任何中文的标识。
类似这样的进口食品折扣店,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开在上海街头。它们的门面往往都不大,其中一部分为加盟店,有固定合作商;另一部分是独立开店,从一些国际食品城进货。一些店家告诉记者,进口商品的利润率不高,所以他们已经渐渐从以前售卖临期进口食品为主,调整为销售国内供货商的产品。记者以想加盟做进口食品折扣店为由,打电话给一家进口折扣店咨询,对方表示,如果商品在国内生产,挂境外品牌,利润空间就不小。“如果说你国产网红品,或者像一些原材料进口的,稍微多一些,利润基本上在35%-40%。”
记者在这些进口食品折扣店里还发现,不少商品连中文标签都没有。以一款进口女性护理用品为例,外包装全部是日文,没有任何中文提示,产品是否合规,是否还在保质期内,都是一笔糊涂账。
于是,记者向属地市场监管局反映了问题。3月28日下午,属地静安区市场监管部门对茂名北路上的几家进口食品折扣店进行了执法检查。针对商户所售进口商品中文标识不清、台帐混乱等情况,执法人员要求它们自行整改。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石门二路市场所执法人员王国雨表示:“它们自称台账在店内没有保存,在仓库办公室做了相应的保存,后续我们也会进一步跟进核实。”
针对国产商品在商品标签上以进口为名进行诱导的情况,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根据投诉举报进行专项检查。“针对这个现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个专项检查, 一些虚假宣传或者是一些没有做到明码标价的情况等,根据其违法行为性质、包括其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相应做出处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谢正豪说。
记者走访了多区的所谓进口食品折扣店或特卖店,发现进店逛的大多是中老年消费者,要他们快速辨别是否是真的进口商品,是否售价真的比网络渠道便宜,是很不容易的。对此,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唐健盛表示,加强监管和源头溯源,是当务之急。“这些产品如果是进口的,是否能通过一些追索查询,让消费者消费得明明白白,来杜绝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另外,监管部门也要对这些商户加强巡查监管,替消费者把好关。”
通过虚假宣传、冒充进口商品等方式销售,或许一时能够获得可观利润,但等到真相大白那一天,消费者最终还是会用脚投票。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一方面需要销售进口食品的经营者积极履行查验义务、诚信经营,另一方面也需要主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要留个心眼,注意检查食品包装上是否贴有中文标识和说明书,如果不小心买到三无产品,要保留相关证据,可与销售者协商退款赔偿,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龚海韵 魏克鹏 摄像:汤捷 汪鑫 编辑:由由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xiaoshengyi/394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