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颉宇星/摄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颉宇星)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传统健身机构依靠预付卡制度野蛮生长,经营者出于快速盈利目的让教练变成了销售,不仅没有吸引更多消费者,还由于消费者续卡率不足导致现金流断裂,引发了一系列倒闭跑路事件。健身行业竞争的加剧,在对健身房获客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教练服务和专业水平抬高了门槛。作为健身房中联结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核心角色,教练如今的生存状况如何?
过去:按销售提成论英雄
王亮(化名)是一位内蒙古籍健身教练,三年前来到北京,怀揣着成为金牌教练的梦想,进入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商业区的一家传统健身房工作。
“当初是看到招聘启事上写的健身教练薪水非常高,宣称一个月最高可以挣到五万元左右。但入职后经过培训才发现,底薪只有3000元,销售课程的提成占到工资的80%。”他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销售卖卡推课,受尽了会员的白眼。“有的教练虽然专业水平不够,但胜在口才好,可以让很多会员报私教课程。像我这样科班出身的教练没经过销售方面的培训,业绩自然不好。”王亮对中国商报记者感叹道,在传统健身房的日子,只能拿到比底薪稍微高一点的工资,这让他无法在北京继续生活和工作。
实际上,王亮的经历只是健身教练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从收入结构来看,国内传统健身房私人教练的薪资通常由基本工资、销售业绩、课时业绩、团队业绩以及其他奖金组成。其中销售业绩是占比最高的一部分,这也导致了本身擅长专业技术的教练,还需要承担销售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是世界上健身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据了解,美国在教练等级划分上较为严格,例如高端大型健身房Equinox就以私人教练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背景划分为不同等级,再根据等级分配私人教练的薪酬。另外,Equinox还在具体上课时长上有更为精细的薪酬划分标准。
如今:用户黏性成为新考核标准
传统健身房的强销售模式难以为继,以杭州乐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刻”)、燃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hape”)为代表的新型健身机构应运而生。相比传统的健身机构,这些新势力针对市场痛点作出很多改变,比如可以按月付费,禁止教练推销,也不会让会员一次性办高额的健身年卡等。
王亮目前在乐刻担任私人教练。他对记者表示,他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这里没有一个月要固定完成的业绩量,压力比起之前会小很多。而工资主要按照课时费来计算,用户黏性越高,课时费越多,工资也就越高。另外,私人教练课程都是通过乐刻平台来进行购买,任何人不能随意修改价格,做到了价格透明化。更人性化的一点是,会员可以随时退课。
据了解,曾经在传统健身房中,有很多用户反映会出现充卡容易、退款难的问题。新型健身房的随时退课制度更好地保障了用户的消费权益。
王亮表示,现在他有更多精力针对用户的情况设计更为科学精细的课程,也腾出了很多时间来监督用户的作息和饮食,让用户达到了更好的健身效果,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种按课时费获取分成的方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健身机构的关注。这种薪资标准的改变也表明健身机构经营者希望通过优质的教练带来高黏性用户,通过高黏性用户为健身机构带来更多收益。
另外,他们还在尝试更多的附加项目。比如Shape每周会有两次半天时间的内训,项目负责人每周会单独组织教练进行专项内训。光猪圈还开设了商学院,对想开健身房的私人教练进行管理培训,以便他们可以进一步学习。
行业需要加强规范
以王亮为代表的私人教练职业环境的变化揭开了行业的生态现状,也折射出行业的混乱和监管的盲区。中国健美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对于私人教练这样的新兴职业并没有相关的保护,更谈不上职业评价体系。
他指出,健身机构经营者出于盈利考虑,为私人教练增加了非常繁重的销售压力,导致目前“销售型教练”大量出现,影响了用户的体验。而很多教练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就拿到了一些机构的认证,缺乏更细化的知识学习,实践能力也不足,对这一职业应有的难度认识不清。
据健身自媒体GymSquare精练披露的数据显示,从业两年以内的健身教练接近50%,而从业五年以上教练仅为15%,有专业背景、科班出身的教练只有30%,剩余大部分的教练背景多样。
上述受访专家建议,xx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好健身教练市场,让健身行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健身机构也应制定更为细化的标准,筛选综合能力更为突出的教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478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