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盛唐牡丹怎么样,唐朝的牡丹
《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前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素来有花中之王的称号,其实牡丹真正盛行于唐朝。牡丹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始于南北朝时期,但在当时并不流行,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局势不稳定,经济也不够发达,少有人花费大把的时间来安逸享受和培育牡丹。而在唐朝,相传当时洛阳有一个叫宋单父的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大片的花卉,其中牡丹占多数,而且颜色不相同。
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当时帝王对牡丹的重视是推动牡丹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帝王的喜欢就等同于贵族阶层之间的喜爱,所以牡丹刚开始时更流行于贵族之间的。
牡丹受到如此的推崇,其实也是牡丹自身充满了吸引力。牡丹花朵硕大,仪态端庄花大如盘如球,径面盈尺,花瓣层叠高耸,多达数十片,一株花数十朵,多着可开200余朵。牡丹的品种还非常的繁多,其花色丰富,绚丽多彩,有黄、白、红、粉、紫、蓝、绿等多色,并且有深浅不同的过渡色。而且牡丹叶形秀美,牡丹叶与花朵相得益彰,还有就是牡丹开侯相宜,往往在谷雨节开花,此时春光明媚,风和日丽,还有就是牡丹不娇气,既耐干旱贫瘠的土壤,又能忍耐高温和寒冻,而且花龄长久,寿逾百年以上的老牡丹都是常见的。
还有一点,牡丹浑身都是宝,根可以入药,花瓣可以食用,也可以酿酒,籽还可以榨油,叶可作染料,总之,牡丹全身都是宝。正是因为牡丹仪态端庄秀丽,颜色有大红色,还浑身都是优点,被誉为”花中之王”,后宫皇后一向被比作牡丹,所以在古代三妻四妾的情形下,女子都希望自己是牡丹,尤其是大家族的女眷常在后院里种植牡丹,谁都不想当绿叶,这也让牡丹更加盛行。
唐朝时期国家繁荣富强,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稳定,开始追求更加深层次的精神生活,这也促进了牡丹的发展。唐朝崇文重才的政策,还有当时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多元并存的情况下,催生了大批的诗人出现,而诗人都喜欢文雅之事,赞颂一些具有美好品质的植物也成了常见的题材,如竹兰梅菊。
在唐朝时,出现了很多赞颂牡丹的诗词,如唐朝徐凝的《牡丹》写道:”何人不爱牡丹,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还有邵雍的《洛阳春吟》写道:”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这些诗词足以看出牡丹当时的地位多高,人们对牡丹到底有多喜欢。大量记载诗词的文献被传播,相当于把赞颂牡丹成为了一种教学内容,这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
牡丹为何会成为富贵的象征?其实这源于唐代官服的颜色。因为唐朝官员是根据颜色来区分官职等级:三级以上的高级官员的官服时紫色的,五级以上的官员官服时红色的,六至七级官员的官服是绿色的,八至九级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还没有进入官员队伍的平民穿白色衣服。
因此,当唐代人观赏色彩鲜艳的牡丹时,他们自然会有一种觉得牡丹代表富贵的倾向,更是喜欢用颜色鲜艳的牡丹来比作自己。还有一个就是牡丹极为大气,当时出现了很多关于牡丹的服饰和女子饰品,比如说很多女子的服装上面就绣有牡丹图案,绣帕上面也经常绣有牡丹,还有一些簪子也都刻画了牡丹图样,这也让牡丹深入到了唐人的生活中去,所以说,唐朝人能不喜欢牡丹吗?只会越来越喜欢。
牡丹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眼中富贵的象征,甚至代表了盛唐的辉煌,但是在晚唐时期,社会经济不再那么稳定,国家开始衰败,诗人看着牡丹开的如此艳丽,难免借用牡丹来哀叹物是人非。但是尽管时代迁移,牡丹花中王后的地位永远都没有动摇,每个时代都具有不一样的美丽,更何况,牡丹全身都是宝,药用价值极高,也即具有观赏性价值,牡丹的美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气息,永远都不会过时。
【参考文献】:
《杜阳杂编》
《洛阳花木记》
《大唐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488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