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 深刻启示与思考



子曰:”学而时XI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很多人在理解上面的“学而时XI之”一句时,认为“XI”指“复习”,好像孔子给我们指出了复习对于加深学习效果的重要性。当然,这一点没错。但可能并不是孔子本意。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可以将“学而时XI之,不亦说(悦)乎?”理解为“学了,并能经常进行练习,不是也很愉悦吗?” 可以看出,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和原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本杰明·布鲁姆,英文名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1913年出生于美国,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发表文章《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认为思维有六种级别。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这是布鲁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见下图。其中,运用和分析这两个层次就是孔子所说的“习(练习,实践)”,且属于高次思考能力。外语学习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更需要培养自己的高次思考能力,这才是学习的价值和目的所在。








孔子说的“学而时XI之”对外语学习的启示意义

布鲁姆认知模型










这一教育理念同样可以折射到外语学习领域。很多学外语的同学反映知识一学就忘,一用就晕,或者学了一段时间感觉进入瓶颈期。这种挫败或茫然的学习状态后面隐藏着一个理论未能通过大量实践得到深化、内化的真相。一个班里,一般只有少数同学每天做到了“学以致用”,其他同学思想上忽视了这一点或是未能付出行动来实现这一点。近两年,外生的语言环境和氛围(留学生、实习、翻译活动)较难获得。因此,要想实践所学的外语知识、用法,必须向内找资源。



这里我推荐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个方法,名为“三讲”,即“讲给父母听、讲给同学听、讲给老师听”。“讲给父母听”针对学习板块、学习感受的交流,也有利于父母了解你的学习进步和状态,说不定还能增进亲子感情。“讲给同学听”主要涉及学习具体内容(语法点、重难点)的交流,目的是在讲解的同时检查自己是否理解并记住了相关内容,第三方同学很容易看出你讲述的缺漏。“讲给老师听”可以一月一次,主要是向老师提出问题、疑惑和学习感受,得到老师的解惑和鼓舞,提升自信和表达力。



通过“三讲”这样的间接实践,势必会逐步提升对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正确应用,相当于积累势能。有朝一日,一旦你融入真正的外语环境,你会感觉如鱼得水,进步神速!



如果觉得这个学习帖子对你有用,请点赞、转发,写作不易,欢迎鼓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565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