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小伙伴,一定对故宫,尤其是故宫内的文物充满了好奇,今天我就带大家走一遭。
首先我们对故宫有个大致的了解,故宫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两个朝代,600多年,24个皇帝。朝代的更替与兴衰都由它见证,可以说他是每一次风起云涌的国家历史的见证。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也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
我们从南到北参观。下面这张是我们今天大致的路线图。
过了天安门,东边“太庙”,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西边“社稷坛”,现在的“中山公园”。
端门(在午门前面)
午门
午门才是紫禁城的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午位(正南方),故称午门。午门的建筑规制是汉唐以来皇宫正门制度的延续,即宫门两旁建两阙,整座门成“凹”字形。
午门原本就是威严和雄伟的象征,所以午门的正门平时都只有皇帝本人有权利出入。而皇帝迎娶母仪天下的皇后时,也允许皇后过一次。
再来是科举考试中,前三甲名单公布后,也有资格从午门正门出入。而其他文武百官或宗室王孙,都只能从午门的侧门过,可见午门是多么尊贵的天子象征了。
而我们影视剧里的推出午门斩首,纯属以讹传讹,午门相当于天子的家门口,谁会在家门口杀人,一般都是送到菜市口斩首。
过了午门往右走就是文华殿。
文华殿
文华殿始建于明初,与武英殿东西遥对。(现在主要展览书画)
明清两朝,每岁春秋仲月,都要在文华殿举行经筵之礼。清代以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等人充当经筵讲官,满汉各8人。每年以满汉各2人分讲“经”、“书”,皇帝本人则撰写御论,阐发讲习“四书五经”的心得,礼毕,赐茶赐座。明清两朝殿试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
明代设有“文华殿大学士”一职,以辅导太子读书。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晋 王羲之(褚遂良临摹) 《兰亭序》卷 局部
原件传已殉葬唐太宗昭陵,**品以故宫所藏三件唐人临摹本最为有名。这一件旧传为初唐大书家褚遂良(596~658)的临本,神完气足,颇能传原作之笔势。
明 文徵明 陋室铭
文徵明,看过《唐伯虎点秋香》的都知道,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其实他后来的成就比唐伯虎还高,属于越老水平越高的那种。
本幅作者款署:“嘉靖三十二年岁在癸丑七月初五日徵明书时年八十有四。”是文徵明84岁时所作的行书,用笔沉稳含蓄,人书俱老。
文微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画史上将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其书画风格对后世影响巨大。绘画于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笔墨含蓄,文雅恬静,成为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袖。
清人画弘历击鹿图像轴
佚名作(极有可能是郎世宁) ,纵259cm,横172cm
这幅画运用西洋画技艺描绘了历史上乾隆的真实外貌形象,与我们电视剧看到的相去很远,看上去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平常人。
乾隆皇帝
贞度门
然后经过太和门,前往武英殿(陶瓷馆)。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明初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皆于武英殿,后移至文华殿。崇祯年间皇后千秋、命妇朝贺仪也在此举行。明代于武英殿设待诏,择能画者居之。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陶瓷堪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中国陶瓷自唐代开始即大量远销海外,其卓越的制瓷技术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陶瓷烧造均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充分证明中国无愧于“瓷国”之称号。
让我们在这里一睹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能用无价之宝来形容。)
白陶刻饕餮纹双系罐
体雕刻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纹,图案清晰,雕刻技法娴熟。堪称商代晚期白陶的代表作。饕餮(tāo tiè音涛帖 )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我们在青铜器上会经常看到。
青釉堆塑楼阁人物鸟兽谷仓罐,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
永安是三国·吴景帝孙休的年号,孙休258年继位,在位7年,只有永安一个年号,永安三年就是260年。今年是2022年,也就是说这件谷仓罐据今年已有1762年了。它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浙江绍兴三国墓出土的。以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饰展现了当年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从这个罐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时吴人心中对死后过上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国是一个战争不断的年代,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食物。这个谷仓罐本身就代表着五谷丰登,三层崇楼居中表明着安居,每间口趴伏着守卫的家犬,谷仓的腹部堆贴有奔跑的狗、懒卧的猪、伫立的鹿、爬行的龟以及游动的鱼等,都意味着生活幸福安康。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缠枝牡丹纹注壶、温碗
特别精美的一件北宋文物。
温碗组合成套,是温酒用具。温酒时将注壶置于温碗中,以碗中热水温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曰:“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说明北宋时曾普遍流行使用注壶、温碗。
元青花釉里红镂雕怪石花卉图盖罐 (景德镇)
279年,元王朝统一中国。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促使陶瓷生产呈现兴盛局面。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景德镇,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异军突起,创烧出青花、釉里红、卵白釉、蓝釉瓷等新品种,遂使景德镇一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瓷器产地,为明、清两代进而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奠定了基础。钧窑、磁州窑、龙泉窑、德化窑等继续烧造传统陶瓷品种。元代陶瓷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海外,亚洲、非洲沿海地区均曾出土元代景德镇窑、龙泉窑和福建、广东窑场烧造的瓷器。
这件青花红釉是个中极品,世所罕见。
五彩鱼藻图盖罐 嘉靖
明代窑业分为御窑和民窑两种。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即在景德镇设陶厂(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此后,历朝沿袭这种制度,直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停烧,源源不断地为宫廷烧造了大量至精至美、品种丰富的瓷器。
《五彩鱼藻纹盖罐》上的五色彩绘的吉祥图与道教中的五行相配,罐上的鲤鱼是道家敬仰的圣物,被称为“赤晖公”,嘉靖皇帝自称“天池钓叟”,这个大罐好比天池,他是一位钓鱼的老人,这也是为什么嘉靖皇帝独爱五彩鱼藻纹瓷器。
2017年佳士得香港拍卖会上,曾有一件《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以1.2亿港元起拍,经过多方激烈竞价,最终斩获213,850,000港元成交(含佣金)。
黄地开光珐琅彩花卉纹碗 清 康熙
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器。此碗在宝石蓝地色的衬托下,以紫红、金黄、草绿色绘就的缠枝牡丹显得格外娇美,具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的典型特征。
各种釉彩大瓶,清乾隆,高86.4cm,口径27.4cm,足径33cm。
这是一件在xx电视台《国家宝藏》中出现过的文物,也叫瓷母,据说瓷器工艺史上所有的技艺都用在了这件瓷器上,是乾隆一朝的一次炫技。
清代乾隆时期历时60年,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太平盛世。此时,由于乾隆皇帝嗜古成癖,对瓷器情有所钟,再加之督陶官唐英对景德镇御窑厂的苦心经营,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名工巧匠汇集于景德镇,致使御窑厂的瓷器生产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特别是各种新奇淫巧的制品层出不穷,其工艺技术之高可谓鬼斧神工。这件各种釉彩大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离开武英殿,我们进入太和门,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称奉天门。
太和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 ,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均采用最高形制。
紫禁城古建筑的屋顶通过瑞兽数量来体现建筑的等级,瑞兽数量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屋顶上瑞兽的数量是紫禁城中最多的,且数量是双数,共10个,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这在紫禁城为孤例。(鸱吻不算在这10个瑞兽之中)
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然后前往太和殿西侧的故宫家具馆。
紫檀木镶黄杨木雕云龙图屏风前,陈设紫檀木嵌玉大椅,展现皇家礼仪。
鹿角椅和两把金漆雕龙纹交椅,仨把椅子并排展示。分别是乾隆、雍正和康熙朝的“代表”。
鹿角椅,椅背用一只鹿的全角制成,上面刻有乾隆御制诗。故宫目前有4把鹿角椅,其中两把是康熙亲猎之鹿制成。这两把椅子不是实用器,主要是乾隆为了纪念自己的爷爷制作的。乾隆曾经讲“不敢坐兮恒敬仰”,制作鹿角椅也同时提醒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不要疏忽齐射技艺。
康熙金漆雕龙纹交椅,是皇帝去避暑山庄等处的必带行李
这组大柜学名是花梨木嵌螺钿玉石人物图竖顶柜。据说它也是单霁翔心头的“朱砂痣”,在故宫文物医院疗养时,被多次选为“代表”向中外专家领导展示。
然后前往中和殿,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住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考。
然后参观保和殿。
保和殿(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典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为神志专一,保持宇内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保和殿匾额“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典出:箕子《洪范》“皇建有极”。
然后前往故宫餐厅就餐。
午餐后打卡九龙壁。
我国的九龙壁共有三处,其中故宫九龙壁算得上是三处之中最为精美华丽的一座,绝对堪称是我国古代雕刻的典范之作。故宫九龙壁的初建时间为乾隆年间,迄今为止已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壁长约二十余米,高三米半,是一座宏伟壮丽的琉璃照壁。
下面参观皇极殿西侧的珍宝馆。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珍宝,大部分是出自紫禁城内掌管营造的机构——造办处奉旨制作的,还有一些则是逢年节庆典时地方官吏的朝贡品。这些珍宝大都选用金、银、玉、翠、珍珠及各种宝石等名贵材质,并征调各地著名匠师设计制造,竭尽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经年累月,其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皇帝奉天之宝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清,通高30厘米,口径23厘米。
清代皇太后和皇后冬季所戴的朝冠形制与皇帝的冬朝冠基本一致,但装饰所用的珠宝更多。夏朝冠的形制和装饰与冬朝冠亦基本相同,只是把金累丝凤变成金镶桦皮凤。
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
明万历,高35.5厘米,径20厘米,重2.95千克。1956年北京市昌平区定陵出土。
凤冠是皇后的礼帽,是皇后在接受册命、拜谒宗庙祭祀祖先、参加朝会时所佩戴的。
这件特别漂亮的凤冠,她的主人是明神宗孝靖皇后。孝靖皇后生前的身份为皇贵妃,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清 金錾云龙纹执壶
青玉十二生肖
青玉十二生肖,清,玉件高5.9厘米,宽4厘米,玉盒高5.7厘米,径10.4厘米。
十二生肖放置于紫檀木盒内,青玉质地,圆雕。生肖为兽首人身坐像,身着交领长衫,手中或执书卷,或挥羽扇,或提花篮,或捧宝珠,或持弓箭,或攥棍棒,或握拳并举起,或双手拢于袖。它们的底部打磨平整,是用来制作玉印的。
金嵌珍珠天球仪,清乾隆,球径29.5厘米,架高61.5厘米。
金嵌珍珠天球仪是清代乾隆年间内务府造办处用黄金做成的模型。天球仪由座、支架和天球三部分组成。天球球体用珍珠镶嵌28星宿、300个星座和2200多颗星,并阴刻紫薇垣、天市垣和太薇垣。
此器是流传至今唯一的一件以黄金制成的天球仪模型,弥足珍贵。
清代银镀金点翠嵌宝石果纹簪
然后游览珍宝宫旁的皇极殿。
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皇极殿行慈禧六十寿辰贺礼。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太后七十岁生日前后,在此分别接见奥、美等9国使臣。慈禧死后,曾在此停灵、治丧。
皇极殿彩画原为金龙和玺彩画,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在此祝寿,将外檐改为枋心苏式彩画。1979年重新修缮后,恢复了乾隆时期的风貌。
走出宁寿宫,前往奉先殿处的钟表馆参观。
钟表是故宫博物院丰富藏品中非常特殊与珍贵的门类,无论是藏品数量,还是类别都堪称世界博物馆钟表收藏中的翘楚。
铜镀金象拉战车钟(英国)
紫檀重檐楼阁式嵌珐琅更钟
清宫做钟处自己制作的中西合璧的时钟。
离开奉先殿,经景运门,前往慈宁宫,参观雕塑馆。
慈宁宫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也在这里居住过。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皇太后庆寿的大典。
泥塑彩绘关羽像
木雕彩绘贴金观音像
观音自印度传入中土,经过与华夏文化的长期融合,逐渐成为最受中国善男信女欢迎的神祇之一,此观音像堪称北宋木雕中的上乘佳作。
然后经乾清门,养心门,前往养心殿。
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
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同治年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慈安住在东侧的“体顺堂”,慈禧住在西侧的“燕禧堂”,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确是十分方便。寝宫两侧各设有围房十余间,房间矮小,陈设简单,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然后前往乾清宫,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
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
雍正元年曾下诏,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
然后参观交泰殿。
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
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然后前往坤宁宫,
坤宁宫位于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坤宁宫宫名字出自《道德经》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地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乾清宫。所以坤宁宫与乾清宫分别为皇后与皇帝的寝宫。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然后前往坤宁宫东侧的承乾宫(“承乾”一名,意思是顺承天意,皇帝宠妃的宫寝。)参观青铜馆。
兽面纹觥,商代晚期,通高15厘米,宽20厘米,重0.72kg。
寽父癸甗,商代晚期,通高48厘米, 宽32.5厘米。
青铜甗这种器具非常独特,中间布满筛子,让水蒸气散发出来蒸熟上面的食物,有点像我们的火锅,不过他靠的不是水煮而是水蒸气。
追簋,西周中期,高38.6厘米,宽44.5厘米,重18.9kg。
这件2000多年前的饭盒上面刻有铭文,共60字,意思是:追(人名)虔敬地日夜不息地做他的职事,周天子多次给他奖赏鼓励。追为答谢和宣扬天子的美意,因而做了纪念他死去的文祖的簋。用来祭奠死去的祖先们,以祈求老寿、长命、善终,永作天子之臣。追的子孙后代万年永宝用这件簋。
王命传任虎节,战国,通高10.7厘米,宽15.7厘米。
虎节是使者持之远行可得食宿的证物。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和住宿的地方。此节虎全形铸造,轻便雅致。
辟大夫虎符,战国,长8.1厘米,宽3.9厘米。
符为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拨军队用的信物。现存最早的铜符是战国时期的,秦汉时代的符亦多采用虎符的形式。
然后游览钟粹宫。接着前往御花园。
最后经神武门,到故宫角楼咖啡馆。
角楼
晚上去F · Bistronome福楼毕斯罗就餐。
招牌香橙舒芙蕾很赞
明天我们去颐和园和清华、北大游玩,想继续看的关注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46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