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探索南怀瑾文教基金会之美)
导读: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是于国家民族前所未有之历史大变局中,投身历史文化的救亡、清理与重建,续接文化命脉,融通古今中外,为苍生立心的继往开来者。2018年,是南怀瑾先生诞辰100周年。
本文系系东南大学教授喻学才先生撰写的纪念文章《士之楷模》,文章由南怀瑾学术研究会、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提供,全文如下:
南怀瑾先生(图片来源: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南怀瑾先生一生勤于著述,六十多种学术著作以及大量的讲学修行视频,可谓丰富多彩。怀念他的文章著作也来自各个阶层,可谓铺天盖地。
今天我想写一篇纪念文字,该从何处下笔呢?
我想到了孔子。想到了他那个终生都没有放弃的西周梦。想到了他为了理想到处碰壁锲而不舍的悲剧人生。自然也想到了那个嘲讽自己是丧家之犬风趣幽默的倔老头儿的神情。
我也想到了孟子那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名言。想到了他直截了当批评梁惠王“王何必言利”的深刻,想到了他“说大人则藐之,无视其巍巍然”,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的傲然形象。
但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最后都在重复着一条道路:先是四处游说,希望统治者能采纳他们的方案,希望把自己卖个好价钱。最后都因自己的仁政理想和统治者的霸道逻辑格格不入,落寞地退而著诗书,走培养学生,传承圣贤之道的道路。
孔孟之后,士阶层可歌可泣的历史名人还有不少。直到20世纪前半段,心忧天下、可杀而不可辱的士们还大有人在。但我不想继续罗列。因为文化土壤相同,所结果实差别不大。依照我国地灵人杰的说法,这些圣贤人物的人生轨迹大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古代士精神的传承者,也是中国新世纪士精神的开拓者。这是我的总体判断。
士农工商,这是传统中国的四民分类法。士排在第一。为什么这样分?因为士人是家族、民族、国家乃至天下的灵魂。个人不可以无灵魂,家族不可以无灵魂,民族不可以无灵魂,国家不可以无灵魂,天下不可以无灵魂。我们看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小说中那个朱先生就是士的化身。在白鹿村里,他既不种田,也不经商,更不做工。他只做培养人才的事业。但一旦遇到大事,他却是全村人的主心骨。这就是士阶层存在的价值。由村而镇,而县,而州府,而朝廷。朱先生这样的士都在各种不同的层面上存在着。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主流价值观才得以传承;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中华文化的天下,虽然数次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仍能完整的延续下来。
天下若无士,则是散沙一盘,不堪设想。
传统的士阶层重视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这种弘毅,是精神,也是抱负。是担当,也是情怀。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表述,就是对士之人品和担当的最准确概括。
南先生的一生不愧士之称号。从他峨眉发愿,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七十个春秋他都在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奋斗着。
传统的士阶层重视个人修为,强调不欺暗室;传统的士阶层重视家国情怀,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传统的士阶层重视强调立德立功立言,强调即使被放逐于山巅水涯,也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思其君。即使遭遇逆境,也不应放弃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应该像司马迁那样忧愤著述,为后世留下精神遗产。
南先生的一生,都在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士大夫修身济众的路线图。
按诸传统的士阶层之境界,可以说南先生都做到了。而在我看来,南先生最具创造性的不可**的地方,更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特立独行的文化传承者
南怀瑾先生
首先,他跟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士不同。一般的士,包括作为普通人的孔子,也是三月无君则惶惶如也。孔子是实在人,说的都是大实话。孔子生前尚且如此,后世其他的士更是如此。传统的士阶层,打个比方,士阶层是一些毛,他们自身缺少独立的经济基础,故只能粘附在有产者当权派这张皮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大家都把得到君王赏识看做人生的幸运。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士阶层的梦想。而自己服务的统治者一旦退出历史舞台,则这些士最大的能耐就是不跟新统治者合作。历史上的遗民文化就是这样来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些士必须有自己的恒产,也就是说要有土地可以收租子,要有房子可以宿宾客,要有川资可以游天下。若剥夺了士们的这些凭借,则士将不士。但南先生却是个例外。虽然布衣一生,他却能**成群,产业多多。
南怀瑾的一生行止,很是特立独行。借用他自己的说法,无论何种D派,包括既成势力,对他的邀请,他都奉行“买票不入场”的立场,交朋友可以,但洁身自好,独立不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啊。实际上大多数士人都是渴望飞龙在天,能得当权派大用,恨不得和统治者零距离接触。姑且不论那些躁进者,即便是中国古代的所谓隐士,事实上也是多以隐居为接近最高当局的终南捷径。而南先生不同,他更像一个有原则的纵横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和尊严,他和当权派总是保持着距离。他虽不肯接近当权派,但却乐于为两岸和平统一牵线搭桥。他关心的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天下的统分,是文化的存续。他的独立性人格在现当代中华大地实属仅见。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自从秦始皇废除封建制度而实施郡县制度,直到今天,2000多年过去了。郡县制仍然是我们国家最基本的行政构架。这种行政架构的最大特点是,从xx到地方可以借助层层官员进行垂直领导。过去地方官有两个美称,一曰牧守,即代天子管理百姓。就像牧羊人管理羊群一样。二曰父母官,也就是说,州县行政长官就像父母,老百姓就像子女。前词比较冷漠,后词比较温情。在这个政治架构中,各级官吏由朝廷选拔任用。这种体制的长处是组织动员行政能力非常强大有效,问题是往往造成官员对上面负责甚于对老百姓负责的现象。因为这种特殊的用人逻辑,也就很自然地造就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官本位劣根性。也就必然造成士阶层独立精神的普遍缺失。这是中国政治的特点,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鲁迅先生曾经概括说,中国读书人里面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做稳了奴隶的人,一类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话虽然说得刻薄些,但概括符合实际。鲁迅先生的言简意赅的概括,正是基于对中国郡县制所衍生的文化现象之深刻理解才作出的。但像南怀瑾先生这样的人,可谓千古一人,不可多得!非鲁迅所能概括。
南先生的学问领域远远超出古代士阶层的皓首穷经或通经致用。他是以一己之力打通儒释道,并且将穷经悟道和修行实践结合进行。二十几岁,他就在峨眉闭关三年,研读大藏经,中年时期他又曾几次闭关研读道藏等诸子百家。他不断吸纳知识,包括现代科技、哲学、教育等领域,不断地求索问道,只因他心怀复兴中华文明的伟大梦想。他不忍心中华文化的精华在西潮袭来后被遗忘,被作践。他不忍心看到炎黄子孙沦落到数典忘祖的境地。他会讲课,会写书,会办企业,会武功,会中医,会交际。就学问的渊深,涉足的广泛,而且能道器兼顾、知行合一而言,南先生的出现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人类世界,本身就是一大传奇。
二、自食其力的脑力劳动者
南怀瑾先生
传统的士阶层或笔耕或舌耕,大多有父祖的恩荫可凭借,过着有产者的生活,像秦统一以来直到1949年之前众多的士那样。他们走在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老路上,得志则服务王朝,失意则啸傲林泉。但南怀瑾先生不同,他是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白手起家,打造自己的经济基础,将弘法和利生结合得有声有色。他不仅在学问上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开创了近现代学人中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之先例,而且改写了千秋万代以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思维定式和职业缺憾,他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商业奇迹。他办公司,修铁路,用传统文化指导企业建设,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这种文能吸引大众,商能造福桑梓的大气魄,我们一般的士是望尘莫及的。南先生做生意赚了钱,来内地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幼儿东西方经典诵读等教育事业,他做的都是经国济民的大事业,而不是仅仅把目标锁定在牟利赚钱上面,不是为了自己的挥霍和留给子孙后代享受。他的名言:视子女如苍生,视苍生如子女。这种公天下的情怀,敢问当代士人有几个能做得到?
三、谦谨明白的平凡人
南怀瑾先生
既往的士阶层大多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天地的心脏,民众的大脑。而南怀瑾却代之以平凡明白,一再说自己一无是处,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我们古往今来的士,有几个敢这样说自己?或者说有几个人愿意这样说自己?
南先生著述也好,演讲也好,走的都是通俗易懂的路子。这种选择曾经颇受某些人诟病。科班出身的学者看了南先生的书,不仅存在某些常识错误,还不符合著述规范。例如不用脚注或尾注,等等。他们不明白,南先生所走的是中国传统圣贤之学的路子。你看古代圣贤人物哪个文章不明白晓畅?真正的圣贤人物如孔孟程朱王阳明等人,都是读书观其大意的人,他们的著述实际上都是自己研究的心得之表达,惟恐读者不明白,又何曾引经据典,脚注满篇!批评者正是依据西方学术规范的形式要求来批评南先生的著述。他们没有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南先生的《论语别裁》也好,《孟子旁通》也好,《老子他说》也好,专家学者读它会有收获,贩夫走卒读它也能受益。许多中学生都是因为读南先生这种通俗易懂的著作而爱上传统文化的。在文化传统被割断半个多世纪的特殊年代,传播传统文化能够靠高头讲章和满页都是脚注的学术著作么?普罗大众能接受理解么?再说,弘道的方式很多,为什么一定要好人同己?特别是在价值观多元的今天,我们更没有必要去责难别人用通俗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南怀瑾为自己,或者说为新世纪可以超越前代的士阶层确定的做人准则,就是做个平凡而明白的人。他最后时刻留给世人的就是“平凡”二字。传统的士都希望自己能凭借立德、立功和立言等途径而获个不朽的结局。又有谁甘心做一个平凡的明白人或明白的平凡人呢?
结语
南怀瑾先生
我觉得,对于南怀瑾先生,社会上可以出现不同的评价,赞颂也好,批评也好,这都很正常。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这就是他用自己的一生努力实践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最高境界——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士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破除了千百年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定见,靠自己的双手,既打造自己的上层建筑,也打造自己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是许多士所望尘莫及的。
我们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能够诞生更多的南怀瑾式的士人。南怀瑾先生所昭示的这种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谦虚谨慎、平凡明白的士精神,对于传统的士境界是一个重要的拓展。
谨以此短文纪念南怀瑾先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onghe/650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