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大米怎么样,宁夏吴忠发展规划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明清时期被誉为“天下大集”和“水旱码头”,碧水蓝天的塞上之都。
人口143.7万,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由于地处宁夏川北平原上的吴忠市,是国内**人口聚集最多的地级市,因此多年来被外界关注的是其民族团结之花常盛常开。近两年,这里工业经济增加值涨幅连续位居自治区榜首。于是,媒体记者纷纷前来探究其何以至此。
宁夏吴忠:高质量发展“花开一束”
吴忠黄河楼
“高质量发展既不能喊在嘴上,也不是发达地区大城市的专利,它是欠发达地区更迫切需要走出的路径!”吴忠市委书记沈左权声音宏亮。
进车间,入巷道,走乡村。信息量很大,记者越走越看心里越欣慰。如今高质量发展理念和战略,竟已在西北内陆的这座城市“花开一簇”
放大一个企业的“逆袭”
如一省一地都有标志性建筑物一样,吴忠仪表就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企业。许多国内权威媒体记者来采访这家企业,看罢都很是感慨:这么一个传统老国企,有100个理由“死掉”,然而它却有一个理由成功做大,就是“逆袭”。
仪表是个不起眼儿的小行业,企业又坐落在宁夏不起眼的小城市,你们怎么会成为国内率先实现工业4.0的佼佼者呢?多次面对这样的媒体提问,吴忠仪表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玉山总是不厌其烦地讲着走过的路:“我们这家企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起来的国营仪表行业老企业,赶过浪头,走过弯路,几经破产倒闭。几十年来,重组,改造;改造,重组。‘逆袭’成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靠对老本行不间断地改造升级,不间断地创新发展,最终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登上100多个系列、10万多个品种、100多万个零部件的国内顶级控制阀龙头‘宝座’”。
“这一切都是被逼出来的!”马玉山提起这话话茬儿表情就很激动。他说,当年一件煤浆控制阀,从德国引进需1000万人民币。而我们消化吸收自我开发的同类产品,最终价格只有100万,难道我们永远依赖进口?我们要为国内企业的“使用20%的产品花掉80%的钱“尽自己的力,让他们”花20%的钱可以用上80%的产品”!
逆袭的出路只有一条:靠自主创新攻克国际尖端技术。“经过数百近千次的反复试验,吴忠仪表研发成功量身定制的WRP系统一举攻克了替代德国煤浆控制阀的技术工艺,进而2013年成为国内二千多家同行业唯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匹‘黑马’” 公司总工程师常占东兴致勃勃。从此,吴忠仪表在创新路上一发而不可收。近年来,吴忠仪表在国内同行业最早步入现代工业4.0,在智能科技引领下,接连拿下产品结构设计、表面硬化新材料技术、现代加工铸造等十几项国际尖端技术,公司100多万个零部件通过146类质量控制文件实现了5000多个控制点的赶超(德、日技术)……
宁夏吴忠:高质量发展“花开一束”
吴忠仪表董事长马玉山(右一)
“吴忠仪表的创新之路,是全市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典范,我们就顺势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吴忠仪表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智能仪表、智能控制阀、专用精密轴承等重点领域,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壮大,着力打造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吴忠市市长喜清江说。
强化产业集聚效应。近五年来,全市围绕给吴忠仪表配套招商,在球阀、碟阀、深海阀、核电阀配套等项目,先后引进上海、天津、浙江等一批企业落地,2018年产值达到20多个亿。随着宁鲁石化产业园、中国自动化产业园和中国自动化绿色精密铸锻产业园“三大产业园“相继启动运营,将带动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实现百亿元产值,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控制阀生产基地。
向传统工业要效益。工艺改造,设备升级,降本增效。青铜峡铝业绿色高效智能化升级改造、宝瑞隆石化年产200万吨煤焦油及烷烃综合利用升级改造等……经过几年的打拼,全市40个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开复工35个,开(复)工率87%,完成投资24亿元。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近几年制定出台“创新驱动18条”,先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家、“专精特新”示范企业6家、“专精特新”标杆企业8家、自治区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梯队企业71家;
咬定绿色发展不放松。紧盯自治区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任务,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过快增长,加快传统行业绿色提标改造,重点实施青铜峡铝业综合节能改造、庆华集团焦化项目除尘设施等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项目42个,节约能源近3万吨标准煤,连续三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均达到242.6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每年以0.8%的比例下降。
做好“一杯奶”的战略
农业生产上流行的模式为“公司+农户+协会“,以图解决农民种(养)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农业增收农民致富问题。可是这一模式施行多年,又问题又出来了,即它充其量能解决农户脱贫,没有能力实现致富奔小康。
宁夏吴忠:高质量发展“花开一束”
回汉“一家亲”
农业、农村、农民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几年吴忠农业发展思路十分清晰——一头牛,一杯奶,一个战略。“一杯奶”的战略就是在“公司+农户+协会”模式基础上,依托大品牌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种养植)随着规模、品牌、单品价格的不断提升,让农户获得最佳收益。
众所周知宁夏枸杞品质一流,却只有少数人知晓宁夏奶质属国内顶级系列,否则前些年伊利、蒙牛和光明等乳业“巨头”怎么会竞相投资齐聚宁夏。其中伊利集团投入最大。“伊利集团自2011年、2015年和今年分三期累计投入34.1亿之多,产值从8个亿、50个亿到2020年将达100亿,也就是说宁夏将以日产4000吨的产能成为去全球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 吴忠金积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玉琳介绍说。
牛奶微生物含量检测、蛋白质含量检测、纸箱承压性检侧……各种检验检测近千项。“一流的奶源,加上一流的技术工艺,才能生产出一流的奶品!”杨玉琳一脸骄傲。巴氏杀菌热处理风味酸奶“安幕希”、“金典”液态酸奶系列产品畅销全球,销势一直飙升,其背后是西北食品行业唯一获得国际TPM A类认证的管理实力。
“一杯奶”带给我们什么?没有伊利加盟的时候,吴忠的奶业全凭散养养牛户供给,不仅规模上不去,而且是管理滞后及标准无法整齐划一。目前散户全部被伊利收管,清一色地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品牌。”杨玉琳娓娓道来。
随着这一乳业年销售额以几十亿速度地增长,养牛户从几万户扩展到几十万户。先说农民收入。连续五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70亿元左右,年均递增4.2%,奶牛存栏达到24.1万头,年均增加2万头,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速10.4%。再说拉动作用。多年来乳业带动种植、饲料、包装、物流、加工五大配套产业生机勃勃,每年吸纳5000多农业人口融入第三产业。
一头牛,一杯奶;一只羊,一斤肉。“乳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很快‘传导’给滩羊产业。”吴忠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长贵表情愉悦。尽管盐池滩羊产业有了近千年历史,但是名声远扬是近几年的事儿。自2016年盐池县组团强化滩羊品牌宣传,自上了金砖五国等国宴餐桌,火爆北上广深,滩羊肉被誉为国内极品,售价一路飙升。
“为了滩羊体重不超过34斤,我们建立特殊饲料体系,羊要听音乐,羊圈里设跑道。”大学毕业后投身滩羊养殖产业的宁鑫有机生态牧场场长冯欢告诉记者,盐池滩羊养殖户年收入七、八万是家常便饭,年收入超20万的也不算新闻。“截止2018年,全县羊饲养量317万只,其中滩羊年出栏量为180万只,建成规模养殖园区326个,3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近3000户,滩羊主体呈现企业+规模养殖园区(场)+养殖户的结构组成,规模养殖比例近60%。”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介绍说。
宁夏吴忠:高质量发展“花开一束”
吴忠奶牛品质一流
“宁夏伊利奶产品火爆,带动乳业产业链强劲发展;滩羊肉售价飙升,拉动盐池畜牧产业高速提升。目前,吴忠已将此高质量发展思路,**于黄花菜、富硒大米、富硒苹果等特色产业,预计202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突破100亿不是悬念。”马长贵局长说。
升级与长三角的对接
几年前,吴中的青铜峡市就开始了与长三角特别是江浙地区的产业对接,不知今日进展状况如何?“愿望愈来愈强烈,对接模式愈来愈成熟”,青铜峡市委书记张自力开门见山。
电石、冶金、化工……倚重倚能型的传统工业结构多年来制约了青铜峡的经济发展,前些年我们尝试实施升级改造,但效果不明显。招商引资搞了这么多年,怎么搞才能产生效力?瞄准长三角,锁定一个地区,密集型招商,规模性发展。张自力语速缓慢。
“实践证明我们来这里投资建厂是正确的!”宁夏苏锡(光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强用浓重的浙江口音介绍道:“我们那边电价是这里的2至3倍,地价是这里的二、三十倍,人力成本这里就更低了。这些还不算,西北人朴实热情,xx服务周到细致,因此企业发展很快,2015年6月年产25万吨电解铜一期开工建设,今年投产预计年底产值将达到120亿。”
徐强的感觉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江浙客商看好青铜峡。“2013年至2015年先是江苏籍老板来我们这里建设东吴农化、京成天宝等一批精细化工企业,2017年浙江、上海老板投资建设宁波生物制药、大禹新材料、上海骏马化工等又有一批新项目落地。今年杭萧园区江浙客商投资汽车配件、环保节能和压力容器等等。扶贫是一方受益,投资建厂是双赢双收。自从有了这个杭萧工业园区,不仅江浙老板家家有帐算, 园区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额的1/3,吸纳就业近2万人。 ”金永灵市长说。
对接长三角七八年过去了,收获何止是落户几十家江浙高科技项目?
宁夏吴忠:高质量发展“花开一束”
记者随青铜峡市工信局长汤建华走进一个蓝瓦白墙的新型厂区。汤局长手指迎面走过来的浓眉大眼的小伙子:“他叫饶丰,标准的山东大汉,他是落户的浙江老板介绍来的。”这位34岁的宁夏汇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脸腼腆。“我们企业是搞轴承配套设备及数控机床的,真没想到青铜峡这个小城市已形成江浙企业集群发展态势,这是冲着这一条,我们决定把山东总部那边数控设备组装、机器人应用销售、智能化制造车间等统统搬迁至这里!”饶总的话令记者惊诧不已。
近几年,随着青铜峡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好,不仅有广东、福建、山东、大连老板纷纷来这里“攻城略地”,本土一批中小企业家们管理理念和经营头脑也越来越有“江浙范儿”。
“塞上阳光”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宇一席话,更让记者眼前一亮。这个青铜峡的小伙子,从早年经销太阳能设备、转而改行生产,如今受江浙老板经营思路启发,投资300万建立实验室,在美国低温增焓压缩技术基础上,自我研发“空气热泵烘干机”。去年在西北五省销售2000多台套,产值创下1.5亿。目前在腾讯基金的资助下,决意创建全国“烘干机共享平台”,下设100个烘干中心,为西北五省枸杞、黄花菜、粮食等特色产业做烘干服务,产值达到20亿该是保守数字。“从经销商到生产商,再到服务商,这一切都是结交江浙老板耳濡目染的结果”,罗宇感慨地说。
新时代,新时期,新阶段。尽管吴忠市“放大一个企业的逆袭”的思路清晰,做大“一杯奶”的战略格局宏大,对接长三角收获颇丰,但这一切仅仅是刚刚起步,高质量发展一切在路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许凌)
宁夏吴忠:高质量发展“花开一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73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