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骑射夺魁:十步之内实现梦想

今年6月底,由黔南布依族知名教育研究学者周崇启主编的《黔南民族教育史略》正式公开出版,其中首次公布了明清(457年)时期,贵州有曹维城、赵以炯、夏同龢3名状元及杨兆麟探花,其中黔南就有武状元曹维城和文状元夏同龢来自黔南,成为贵州教育史奇葩。

明清黔南举人688人

黔南教育研究学者周崇启在他主编的《黔南民族教育史略》写到:

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是封建时期统治阶级为其统治需要而设立的选才纳士的手段和途径。状元是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进士第一名为解元。

状元这个名字自从它产生一直到今天,都是响当当令人赞叹的名字,以至于人们对时下高考分数第一的人还以“状元”名之。

中国的科举始于隋朝,从隋炀帝废九品中正(公元607年)设进士科到今天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置进士、秀才等科,其后特重进士科。唐宋科举以诗赋为主,王安石改用经义,宋以后均用其法。明清时期,士子经童子试录取者称为生员(秀才),生员经乡试录取者称举人,举人在京会试录取者称贡生,贡生经殿试录取者称进士。进士分三甲,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进士即授官职。明清科举为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多取自“四书”、“五经”。

在明朝以前,由于开发较晚,文化落后,贵州没有资格在省城设乡试,没有授予举人的资格,贵州士人得远道去湖广、云南参加乡试。在外省中举人后,才能进京参加会试,考进士,这极大地制约了贵州人才的显现。

嘉靖年间,贵州思南人田秋奏请朝廷在贵州单独开科设乡试。又经巡按御史上奏,获得朝廷批准,贵州才有了设科乡试的资格。

从此以后,贵州出现了“三千举人、七百进士”的盛况。不过明清两朝(1448年至1904年)457年间,清康熙年间的平越(福泉)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贵筑(贵阳)的文状元赵以炯、麻哈(麻江)文状元夏同龢和播州(遵义)的探花杨兆麟,并称为贵州“三状元一探花”。

据《贵州教育史》记载:明清时期贵州文举人6000多人,武举人1700多人;文进士787人,武进士141人;状元3人(2文1武)。

据《黔南州教育志》记载:明清时期黔南文举人688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独山籍莫友芝在清道光11年(1831年)参加全省乡试即中解元;文进士81人,武进士14人;状元2人(1文1武)。

唯一武状元出自平越府

据黔南布依族知名教育研究学者周崇启介绍,明清时期,贵州唯一武状元曹维城,出自平越府(现福泉市)一个“行伍之家”。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曹维城出生于平越府,字价人。其父曹元肃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考中武进士,是平越第一个武进士,曾任副将,解甲后居住在平越进士第。曹维城19岁就考中举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20岁的他进京参加殿试,由于从小受父辈的影响,能文善武,尤其练就一身好武艺,经过射击、骑射、技勇三场考试,名列前茅,又参加策论笔试,又以优异成绩拔得头筹,被康熙皇帝“御笔亲点”为进士第一名(即武状元)。

随后,曹维城担任御前带刀侍卫,出任云南副将,30多岁的他自动即辞官返乡,定居贵阳市场平仓(现在市场路,又为曹状元街)。

曹维城的儿子曹石(字乖崖)则是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武进士,雍正御前带刀侍卫,官至副将。卸任后离京返回贵阳,与曹维城居住贵阳城南状元府,即今曹状元街一带。曹氏祖孙三代都是武进士,其中还有武状元,算是贵州历史上最有名气的“行伍之家”。

据有关史料介绍,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华夏武科举人齐聚北京,参加癸未科殿试大考。对于清王朝来说,这一次的武举考试颇具意义。因为清王朝经过近半个世纪连年征战,终于将明朝残余势力扫荡一清,还平定了吴三桂的三藩叛乱,收复了xx。举行这次武科进士大考,不仅标志清王朝走向安定、经济趋于繁荣,而且是炫耀武力、选拔人才的绝好机会。

据《大清会典》所载资料显示:按武举殿试的考核项目,共要进行马射、步射、挽马、舞刀、掇石及笔试策论的考试,分三场考完。第一场为马射,录取标准为“纵马三次,发九矢,中三知为合格。树的(以毡球作靶)各距三十五步。”靶距约70米左右。

曹维城此项比赛以中四矢而获头场骑射之冠。第二场先为步射,靶距约100米,“发三矢,中二矢者为合格。”后进行技勇考试,包括挽弓、舞刀、掇石等三个项目,其中舞刀必舞花,刀重80斤、100斤、120斤,刀尖拂地即不合格,掇石(与今举重相似)以能端起300斤之石为合格。技勇三项中必须有二项达标始为合格,可见,曹维城功底是到家的。第三场为笔试策论,策论包括策与论二项,曹维城能诗会画,文武双全,此关过来颇占起手,轻松完卷。

相关史料记载,曹维城是自唐代开创武举考试,到清末废除科举制度,1200多年间贵州和云南仅有的一名武状元。

曹维城拔得武状元头筹后,被任命为御前带刀侍卫,之后出任云南副将,而其做官期间的事迹几乎找不到相关记载。由于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太平盛世,武状元颇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

曹维城他30多岁时便辞官返乡定居贵阳,将兴趣转移到诗文方面来。他虽是武状元出身,但没有武夫骄横跋扈的作风,更没有无豪门显宦的傲气。他性情豁达豪迈,俊雅斯文,待人谦和有礼,真诚好客。人们称他“富贵不骄人”,“风流多蕴藉”,赢得了社会赞誉。

据记载,当时著名的诗人吴中蕃、周渔璜、朱文、潘德征等人与曹维城都有交情,经常出入曹状元府宅,共同谈诗论画,文酒相娱。

其中朱文就曾作诗称曹维城“三十称诗伯”。遗憾的是,他的诗画等作品大部分散佚,只有一两首诗作流传。其子曹石的诗稿《飘书子集》曾被发现,得以保存。

清末文状元来自都匀府

7月12日,贵州都市报记者赶到都匀与麻江县交界的贤昌乡高枧村狮子山脚,探访了夏同龢的故居,依山就势,坐北向南,屋后丛林茂盛,风景优美。

夏同龢状元第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典型的南方普通高封火墙式围护四合院建筑,木椽青瓦,院内天井石条砌坎,石板墁地,现存晒坝、过厅、天井、两厢、正堂等建筑物,占地面积1683平方米,建筑面积542.37平方米。门楼竖挂夏同龢亲笔写的“状元第”匾和“努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楹联,门楼共3间一栋。光绪二十年(1899年),夏同龢返乡省亲祭祖,曾在此宅第居住过32天。为褒状元声誉,民国初年将坐落在北京劈柴(胡同)五条南口北路的寓所称“夏状元第”。

1874年,夏同龢(字用清)出生于麻哈(麻江)县高枧堡书香官宦之家,距离都匀20公里,位于黔桂公路旁。夏家是屯堡人后裔,其父亲夏延源是国学生,历任云南、四川等地官职。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夏同龢在贵阳参加贵州乡试中举,在这三年才举行一次的省级统考中,录取名额是50名。夏同龢名列第29名。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夏同龢到北京参加会试,本次会试从数千名举人中录取了346名贡士,他获第134名。6月9日,夏同龢来到紫禁城保和殿参加殿试,经光绪皇帝“御笔钦点”,他为戊戌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赐状元鼎帽、披翎、朝带等物,夺魁之后的他随即授修撰一职,进入翰林院。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夏同龢曾上奏朝廷,请求自筹资金,回到贵州招募苗民抗击八国联军。他在奏折中盛赞自己家乡的苗民骁勇善战、武艺高强;自幼习用鸟q,百发百中;虽生活艰苦,但一生勤苦,不会惹是生非。

这份奏折很快得到了批准,夏同龢动身回乡征兵。但不久,朝廷就放弃了对抗的努力,而夏同龢招募苗民抗击侵略者的志愿也最终并未成功。

1904年春,夏同龢前往日本进入法政大学学习法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国留学的状元。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

夏同龢就读于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有94名留学生,都是在中国已经取得科举功名的科举精英,他是其中唯一的一个状元。在日期间,他还完成了《行政法》一书的编写,该书是中国最早介绍现代行政法知识的书籍之一,全书约15万字,1905年8月由东京并木活版所出版发行。

明治38年7月30日(1905年7月30日),夏同龢带着法政救国的理想回国,与时任两广总督的岑春煊会面。创办法政学堂,出任广东法政学堂监督(校长),使广东法政学堂成为继直隶法政学堂之后中国的第二所法政学堂。

1906至1912年,夏同龢担任广东法政学堂监督,同时还曾兼任两广师范学堂监督,并兼任广东地方自治讲习所所长。中华民国成立后,广东法政学堂更名为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原来法政学堂教员陈融出任校长,而夏同龢则先回到贵州,后由贵州选为众议院议员,北上来到北京。

1925年,夏同龢心脏发作,经医治无效,于北京劈柴胡同住所逝世,终年57岁,安葬于北京阜城门外西八里庄青龙塔附近。

夏同龢是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从1874年出生到1925年去世,他从帝制状元到走向共和,他始终积极入仕,与时俱进,完成了一次次蜕变、一次次转身,透过夏同龢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

作者: 编辑: 郭邱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onghe/683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