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特林重机q技术应用

原创: 卓伟嘉 轻兵器
引言
说起多管机q,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加特林系列。作为一名仁医,本着减少部队人数、减少己方伤亡的希望,美国人理查·加特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机q(PS:铁匠君心目中最不务正业的医生)。但这种采用外部能源助力的武器在马克沁之后便一度衰落,直到近代才有人重新拾起这种多管q炮武器的设计,并最终发展出世界上射速最快的自动武器之一。本文铁匠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与欧美多管机q相并列的苏联“加特林”第一棒:斯罗斯汀机q(Пулемёт Слостина)。

欧美的外能源加特林机q本质上与十九世纪加特林医生研制的加特林机q在结构上区别不大
然而,单管机q并非完美,它存在一个射速上的极限问题,自动机结构限制了理论射速的快慢、q管散热方式又决定了机q火力持续的长短。所以说在机q地面运用时期,还能满足射速的需求,但战场的机动性载具提高了战斗速度,这也就意味着在快速战斗(通常是空战或者是防空)中需要在短暂的交火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向对方倾泻更多的火力。此时,单管机q暴露了它的射速局限,于是现代化的多管机q也就应运而生。

当时技术支持的就是列宁格勒炮兵学院,18世纪彼得大帝亲自建的军事学院,很有名
1936年,斯罗斯汀完成了机q的初步图纸样稿设计,并前往列宁格勒炮兵学院(现在叫米哈伊洛夫斯基炮兵学院)与当时那里的轻武器部门负责人阿纳托利·阿布拉莫维奇·布拉贡拉沃夫教授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在展示和探讨过程中,布拉贡拉沃夫对斯罗斯汀的设计赞不绝口,并专门给他做了一些指导,根据教授的计算,这种新式的转管机q可以达到5000发/分的理论射速,这在当时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

新q取消了柔性弹带设计,换成了不可散弹链
新q依旧采用火药燃气内能源驱动8根q管,8根q管每一根规格都相同,在xx的位置都有专门的导气孔、导气活塞与导气室。其中导气孔与导气活塞直接连接,并通过导气活塞当中的导气孔将火药燃气泄出。后一根q管的导气活塞嵌套进前一根q管的导气室当中,并将8根q管完全串在一起。每根q管在q管后部都有专门的轴承,在q机框内壁设有呈“L”型的导轨,q管后部的轴承卡在导轨内侧,并由q管箍将8根q管的前部固定。

严格说起来,斯罗斯汀机q在1946年的原型q可以看作是瑞典AG42“杨曼”**所用“气吹导气
严格说起来,斯罗斯汀机q在1946年的原型q可以看作是瑞典AG42“杨曼”**所用“气吹导气式”自动原理的进一步变型。整个机q的8根q管中,当一根处于击发时,另两根处于抛壳状态,剩下的q管都是待击状态。尽管斯罗斯汀本人估计的理论射速高达3000~3100发/分,但分摊到单根q管上就只有不到400发/分的理论射速,而且由于取消了不实用的包络式套管设计,整体散热效果更好。以此看来,斯罗斯汀1946年的原型机q确实有点现代“加特林”的味道。

14.5mm版的大口径索罗斯汀转管机q设计
经过几年的修改之后,1949年5月,换成14.5mm口径的斯罗斯汀机q进入测试阶段。但这次测试表现的结果更糟糕,由于动能过大,导致导气活塞推动的运动部件质量和惯性也过大,q管和闭锁机构(前文说的贴合底板闭锁)会被过大的力量直接“冲”到偏离击针的位置,导致在射击过程中容易出现闭锁不完全、底部挡板横断的重大问题。

有专业有态度的公众号,欢迎扫码关注,领取你的最权威轻武器攻略
ps:轻兵器读者群已成立,群员已超100人,无法扫码加入,感兴趣的请加小编微信:15011368135。抽空就拉你进群,一起玩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onghe/731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