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汉堡,大家可能首先想到麦当劳、肯德基,再往后说可能就是德克士、汉堡王之类的。
殊不知,中国本土也有汉堡品牌,而且门店数已经到了恐怖的地步,这个品牌就是耳熟能详的华莱士。截止到2022年10月份,华莱士的总门店数是20091家,是中国少有门店数突破20000家的餐饮店。而同期肯德基的门店数是9028家,麦当劳是5548家,德克士则有3000家,三个品牌的总门店数是17576家,依然没有华莱士的门店多。
值得注意的是,华莱士竟然在疫情期间逆势开店。最近三年内,华莱士新增门店为8000家左右。仅仅这三年内开的门店就超过了麦当劳,也接近肯德基的总门店数了。
仅看这些数据,我们可能依然看不出华莱士开店的速度有多快,我们需要将华莱士的成长史综合来看。
2001年1月,华莱士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门店。2005年,华莱士的门店超过了100家。2010年,华莱士加盟店超过了1000家。2018年,华莱士加盟门店超过了10000家。到了2022年10月,华莱士的总门店数就超过了20000家,而且还是在疫情期间,不得不说,华莱士的门店正在将我们包围。
不出意外的话,只要我们在任何一座二三四线城市,都能找到华莱士,有的城市甚至有几十家,乃至上百家华莱士门店。
尽管华莱士已经成为了中国本土毫无疑问的汉堡之王,但是好像网友的评价并不是很好,有些网友只要见到华莱士就会评价一个“喷射战士”。不知道华莱士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称号的,反正我吃华莱士的时候还没有出现过“喷射”的情况。
不过有一说一,华莱士确实被媒体爆出来过很多食品安全的问题。即便负面舆论也不少,这依然不影响华莱士门店的扩张,华莱士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如果我们是创业者,不应该只是看到华莱士的缺点,而应该关注的是华莱士凭什么扩张这么快?它到底切中了哪一点?
肯德基是第一家在中国开出汉堡店的外企,之后麦当劳开始入驻。由于麦当劳、肯德基在大城市都比较受欢迎,也多次受到媒体的报道,这就给了中国创业者一些启发,我们是不是可以打造一家中国的汉堡店呢?在麦当劳、肯德基还没有的城市里开店,生意应该会不错。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教育之下,很多见多识广的人会更加愿意接受这种洋快餐。很多中国本土的洋快餐品牌在2000年左右,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华莱士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华莱士的创始人是华怀余、华怀庆兄弟。他们都是来自温州,而那个时候的温州人好像都在做生意,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华怀庆拉着哥哥华怀余在福建福州师范大学旁边开了一家快餐店,主要对标了肯德基,面积和店铺构造都跟肯德基差不多,价格竟然也差不多。
由于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有那么高,再加上没有外国品牌的这种溢价,店铺的销量并不好。每天都在保本和亏损的边缘徘徊。就在这个时候,旁边又开了一家德克士,这算是彻底把华莱士逼上了绝路。
没有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来维持生存。当时推出了“特价123促销”活动,一杯可乐只要1元,一个鸡腿只要2元,一个汉堡也只要3元。这个价格跟麦当劳、肯德基相比,要便宜得多,价格优势显现。
在有了价格优势之后,店铺的销量立竿见影,单店一天之内有2000多个客单,营收高达8000元。这是21年前的8000元,营收堪比一些规模较大的中餐厅了。
通过薄利多销的手段,华莱士慢慢站稳了脚跟。由于当时很多品牌都在搞加盟,华莱士也就想走加盟路线了。
一开始,华莱士也吸引了一些加盟商,可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店铺经营非常混乱,很多加盟店也就关闭了。
关闭一家加盟店,加盟店要亏损20万元,总部可以赚2万元。虽然总部是赚钱的,但是加盟店亏损严重,总的加起来,给社会创造的价值是负的。只要一种模式不能给社会创造正向的价值,那么这种模式就是不可持续的。这也是很多一开始发展很快的品牌不能一直做下去的原因。
眼看这种加盟模式走不下去了,难道要走直营模式吗?直营模式对资金的考验太大了,这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百城万店”梦想的。
既然传统的加盟模式走不下去,那么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商业模式的改进也多是在实战中不断优化的。
为了提高门店的存活率,华莱士推出了门店合伙制,让老员工成为新加盟店的合伙人,充分调动老员工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能将试错成本降到最低。门店开发团队占了门店20%的股份,店长、督导、运营经理占了店铺30%的股份,剩余的一部分股份可以从社会融资。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是店长,想要自己开一家华莱士,但是自己又没有足够多的资金开店,那么可以从社会层面融一笔资金,通过风险共担的形式让大家的试错成本都降低。
华莱士为了避免收割韭菜,只收1万元象征性的加盟费,主要通过供应链赚钱。据了解,华莱士仅面包工厂就有十几家,这些面包厂不仅可以满足华莱士自己的需要,还对外供应面包。截至2021年,华莱士的营收已经达到了56.5亿元左右。
看了华莱士的商业模式设计,大家有什么启发呢?它是不是刚好吻合了《颠覆与重构》书中所说的满足了“你我他愿意”的问题?只有产业链上的所有人都能赚钱,才能确保这种模式一直走下去!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颠覆式创新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颠覆式创新与商业模式重构上。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颠覆与重构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何来竞争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chuangye/307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