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家教网,安庆家教网招聘信息

从“江淮小邑”到“创新之都”,合肥已将科技创新嵌入城市的基因。如今,合肥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契机,成为吸引海内外人才前来工作、交流的一方热土,正在走进全球视野。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安徽省作家协会、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合肥行”活动已告一段落,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作家们心中合肥这座城市的“画像”究竟是什么样子?是活泼的,是热情的?是开放的?还是包容的,让我们一起通过他们的笔触来看一看吧。
文化之都:文创诗词,看尽风土人情
“自从通了高铁,合肥这座城市不知不觉间就近了。坐上最快的高铁,从上海到合肥两个小时就到了。”这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对合肥的第一印象。提及叶辛,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他与新中国同岁,名作有《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恐怖的飓风》《三年五载》。
一次作家看合肥的行动,让他再次有机会了解现在的合肥。
一行中,让叶辛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合柴1972”的文创园,在这里,他仿佛找到了许多映衬他年轻时的老物件。循着柴油机厂的足迹,叶辛的目光从每一个展馆,寻觅着当年老厂房的踪迹,斑驳的墙壁,墙上挂着的出勤率记录本,半个世纪前使用过的茶杯、热水瓶、电风扇、凳子……窗外的大草坪,走廊里的美术作品,厂房的天花板,转弯处的一个雕塑,都会让他会心一笑。
置身于这座文创园,游历过四方的他不禁浮想联翩,从贵州遵义城里的“三线建设”纪念馆,到捷克古城克鲁姆洛夫。他将“合柴1972”与捷克这座世界上最美的迷人小镇相提并论。那里曾经是一座充满了肮脏难闻气味的小城,烟囱里冒着黑烟,路上丢弃着废纸、塑料袋,半天也没人走过,死气沉沉。经过九十年代以后的逐渐修整、打造、挖掘,克鲁姆洛夫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成了捷克游客最多的城市。
“所有的老物件,在新的艺术创意的背景上,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沧桑和往事的依稀。它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这位70岁的老作家为合肥文创的未来畅想着。他不禁想到,既然有“合柴1972”现在的模样,经过更加精细和创意的打磨塑造,它一定能成为合肥崭新的文化地标,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里富有特色的文化园。而合肥这座以往名不见经传的城市,或许也会成为像捷克那样,有着举世闻名的特色小镇,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与灵魂。回望历史,抚摸岁月,合肥是有气质、有文化的,历代深受文人墨客青睐,基因里闪烁着诗词的光芒。”江苏省作协D组成员王朔这样评价合肥。
合肥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在王朔的印象里,合肥的美在古人的诗词里。战国《楚辞·招魂》中的“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到取材于“庐江郡”的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再到南北朝的《经陈思王墓》。
王朔还谈到了诗仙李白与合肥的缘分。“李白游历安徽五次,时间累计十余年,并在这里走完了人生的旅程。应是无憾的。他毕生诗作千余首,为合肥写诗200多首,这是何等的缘分?是合肥吸引了诗人?还是诗人情有独钟,恋上了合肥?早已在那些诗行里有了答案。”
王安石的《汤坑泉》、苏轼的《孙莘老移庐州》、罗贯中的《逍遥津上玉龙飞》、王阳明的《立春日合肥道中短述》,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诗佳作,耳熟能详,传颂古今中外,载诸史册。合肥,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徜徉在浩瀚的诗词里,让我们读懂南宋才子姜夔的爱情,感动包拯、李鸿章、刘铭传的励志情怀,看见合肥的风土人情与前世今生。
包容之都:热情开放,用包容和舍得缔造未来
在作家潘小平笔下,合肥已然成了一座包容、舍得、开放之都。潘小平是安徽蚌埠人,安徽省网络作协主席,对于合肥,她炙热的情感体现在字里行间,让读到它的人,也跟着回到了那极寒的1969年的冬天。
时光回到了50年前。由于历史的原因,战备疏散“一号命令”发出,在京一批顶级高校需要集体外迁,中国科大位列其中。今天我们可能难以想象,但在当年,对于这所大学来说,却是一次充满艰辛而又不知何方的“漂泊”。
“那是1969年,那年的冬天奇寒。”潘小平这样回忆。自1969年开始,中国科大多次派遣人员,前往内地寻找安家之所,河南、湖北、江西、安徽都曾是备选方案。然而,河南南阳方面表示,自己没有能力接收一所大学;在湖北沙市,也是同样的遭遇,这很有些出人意料。选址人员回到北京后,接着又派了两组,一组去了江西,一组去了安徽。但是江西借口粮食紧张,没有接收。来到安徽选址的同志在看了宣城以后,觉得条件也不理想,犹豫不决。但还没等他们回到北京,就接到了相关方面的通知,外迁校址定在了安庆市的马山。
眼看就到了这一年的年底,雨雪载途,岁暮天寒。12月初,下迁先遣组到达安庆的马山校区,立刻傻了眼。“马山仅有一幢三层小楼和一间食堂,而且门窗全无,不通自来水,从马山到市里去,要翻过一道山梁和一条大沟,交通很不方便。”潘小平在他的文章中写道,“12月17日至12月30日,接连来了两批下迁人员,其中还有几户拖家带口。”
中国之大,真的就寻觅不到一个能放下安静书桌的地方?中国科学界的这颗璀璨明珠,在那个年代感到了不知所往的无措。
一场大雪,天气骤寒,不仅买不到打地铺的稻草,而且稻草也从每斤2分涨到了每斤5分钱。吃水要翻过一条沟,到对面的山上去挑。先遣组紧急求助安庆地区生产指挥组,才拿到了特批指标,派人到皖南广德山区买了两吨木炭取暖。“就这样,在一片慌乱之中,中国科技大学的师生度过了1970年的元旦。不知道又经过怎样的曲折,1970年1月底,下迁校址最终改在了省城合肥,以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银行干校的校舍作为落脚点。”潘小平说道。
当年的艰难和窘迫,已经没有人知道。如今,在中科发校史里,还可以找到这样一段文字,能够感受到科大南迁的庞大规模与悲壮场面“共组织货运装车70余次,运货量865吨,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35000余箱;迁出家属470多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20多批次约6000人次,用火车皮510多节,共使用搬迁费77万多元。”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和科学史上,中国科技大学南迁,绝对是一个重大事件。而对于合肥这座城市来说,它则是一个机遇,其影响不是百年,而是千年。
50年前的合肥远离中心,交通不便,的确不是科大的最佳选址,但在那个时代,愿意接收科大的只有安徽,而且给出的是省会城市合肥。而科大也给了安徽,给了合肥最丰厚、最久远的回报。
因为科大,安徽争取到了下放的中科院研究所,争取到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科教名城。原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一大批国内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相继迁入,同时一批xx部属科研机构,如水泥院、化三院、通用机械院等也先后落户合肥,快速聚集起了科教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合肥开始着手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1984年4月,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开工建设,是国内唯一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同步辐射光源;2000年10月,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开工建设,2007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此外还有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等,使合肥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2004年,合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研创新型试点市”;2017年,合肥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6月,合肥加入G60科创走廊,2018年10月,滨湖科学城正式挂牌成立。
一切都风起云涌,风驰电掣,让人目不暇接。
“感谢多年以前的那个冬天,科大选择了合肥,合肥也选择了科大,如一首歌里所唱: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潘小平用这一段科大南迁的历史讲述,带我们一起回到50年前的那个冬天,也重温了合肥从一个远离中心、落后的小城,演变成一个“集万千科研宠爱于一身”的名城。也正是因为合肥的包容,成就了今天的她。
科技之都:全球视野,重新定义城市气质
袁岚峰是科大少年班出身,23岁就拿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如今这位别人口中的“学霸”,科技界的大咖还成为了网络红人,在抖音上的“科技袁人”短视频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阅读量破千万,微博粉丝近200万。成为现代社会有名的科普专家。
与科大的缘分,连接着袁岚峰与合肥的缘分,在他的眼中,合肥又是什么样的呢?
“合肥有一个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特点:位于此地的大学的名声,高于城市本身的名声”,这是袁岚峰对于合肥的直观印象。他用一件“趣事”说明了他的观点。
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所属的自然出版集团制定了一个“自然指数”(Nature index),通过统计在学术界公认的若干家一流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衡量各个国家或者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产出。中国的自然指数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且增长最为快速。
因此,2014年,自然出版集团做了一个中国特辑,介绍了中国基础研究产出最高的11个城市。对于大部分城市,导言中说的都是这个城市如何如何。只有合肥的导言与众不同。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合肥在许多年里都保持着低调。然而,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理科研究中持续不断地开辟新天地,这座城市正在进入全球视野。
袁岚峰认为,合肥的高科技产业出现了“令人目眩”的发展。“例如合肥大力支持的京东方,成为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半导体显示企业,股票也在多年徘徊之后终于大涨。资本市场已经把科学作为了合肥最重要的标签,成了固定的题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普遍认为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和可控核聚变是有望彻底改变世界的未来三大科技,而这三大科技都是合肥的强项。
显然,在袁岚峰的字里行间,合肥以一个科技之都的名城,已进入全球视野。
在历史进程中,通过自我奋斗,合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合肥模式之路。以前说起合肥,外界最容易想到的是劳务输出、叉车、张辽和包公。现在说起合肥,外界会首先想到云集的学者、卓越的基础研究、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
科学,创造了无限可能,也重新定义了这座城的气质。
创新之都:一匹黑马,从“制造”走向“智造”
在上海市作协副主席马文运的心里,合肥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和所有作家们对合肥印象一样,马文运看见了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这里曾是三国古战场,涌现过很多历史名人,具有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是包公故里,也是李鸿章、段祺瑞的故乡。在新时代,这里已然成了一座创新之都,科技为城市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大批超前谋划的“未来产业”,正成为推动合肥发展的新引擎。合肥像一匹黑马,弯道超车,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明珠。
走进“中国声谷”,这里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一大批“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的人工智能产品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这里有能自动生成文本的AI智能写作平台,用户只要输入文章标题,十秒内系统就能自动生成提纲,并推荐相关素材;有听人说话就会打字的智能鼠标,不用动手,只要开口,语音便能自动转化为文字,准确率更是高达九成以上。
在科大讯飞,一款输入法不仅可以手写叠字输入,更可实现语音在线转换为文本。“四川作家饶有兴致地对着显示屏的外接设备说出了一段四川方言,翻译软件迅速识别了方言语音,并准确无误地将其转换成汉语文字,精彩的演示让我们怦然心动,频频点赞。”马文运用文字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穿过安徽创新馆内的“量子隧道”,大家倾听着世界第一条量子通信保密干线、世界第一条纯电动公交车线路、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与合肥结缘的故事……还有人造小太阳、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这些都让所有人目不暇接。感叹着合肥从一座“江淮小邑”蜕变成今天的“创新之都”。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创新之都合肥正在书写属于它的新篇章。(张梦怡/文 高博/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peixun/300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