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四级班,新东方四级班多少钱
最近,一位名叫董宇辉的新东方老师火了,准确来说,他现在的身份是东方甄选销售员——来自董老师个人微博的简介。
董老师的微博首页
直播带货,是新东方在经历政策新规对整个教培行业的巨大冲击后的一次自救,前期的数据不算好,董老师出圈后,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包括新东方这座曾经的教育巨头再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不知道董老师还能火多久、新东方及俞敏洪的自救最终又能否成功,毕竟时代发展得太快了,一朝一夕,浮浮沉沉,作为一只挣扎于世的小虾米,又怎会有妄断他人命运的能力?我只是在围观这场不知能延续多久的狂欢时,受气氛感染,被动回忆起我与新东方那段短暂的缘分。
也许是因为我就读的高中是一所重点中学,和小学初中不同,高二之前,很少有同学会在校外报补习班,直到进入第二学年,偶尔会有同学针对薄弱的科目选择在外补课。那时我的各科成绩比较平庸,又抱了点考进这所学校就是狗屎运的心情,已经形成了一种贯穿至今的人生态度,就是不求上进。直到班里不知何时刮起了股新东方的热潮,上过课的同学几乎无一例外给了五星好评,甚至会一脸崇拜地推荐喜欢的老师,我才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新东方这个异军突起的培训机构在当时的江湖地位,一度怀疑他们上的不是英语课,而是偷偷跑去追了个星。
用现在的话说,我那些同学就是初代自来水,真情实感向还没来得及报班的同学卖安利。人都有好奇之心,加上我们那位英语老师 “凭语感”这枚大招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眼看我的老本逐渐被掏空,于是在高二升高三前的那个暑假,我终于在新东方报了个班,打算亲自体验一下被同学们吹得天花乱坠的神秘组织。
交了笔对工薪阶层家庭不算便宜的学费,我和另外几名同学顺利报班。我们所在的校区在石门一路,毗邻繁华的南京西路与尚未改造的吴江路,是好地段里的好地段,第一次上课时,看着公交车逐渐从破落的矮平房驶向高楼林立的繁华中心,我心说,这位置,果然很对得起我交的学费。
上课地点是一间比平时教室起码大上三倍的阶梯教室,按照报名顺序排座,我的位置在中间,依然感觉离讲台位置偏远,庆幸提前配了眼镜。课程包括语法、阅读、听力、写作四块内容,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授课。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堂课是位漂亮的女老师,上来暖场时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讲了第一个笑话,以戏谑的口吻介绍了她一位“没有文化”的同事,午餐时间指着一家店招愉快地说“我们去吃味干拉面吧”。
实话实话,到现在我也觉得这笑话很一般,尤其是当年,味千拉面对高中生来说还算有点小奢侈,我虽然知道这个牌子但从来没吃过,所以对这则笑话更加无感,但也许吃过的同学更多,所以偌大的教室,大部分同学都捧场地笑了笑,场子顺利热了起来。
多年以后,脱口秀大会里前新东方老师几乎能单独凑成一支队伍搞团建,我才恍然大悟,这真是太不意外的巧合了,从十多年前,新东方的老师就开始把课堂当开放麦试验了,可谓十分超前。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我的同学在我提出两个小时一堂课是不是太久时会不屑一顾地说:你去了就知道了。
同学诚不欺我,两个小时真不够许多老师发挥的。我记得写作老师跟我们讲他的网恋奔现经历;阅读老师聊他在国外勤工俭学苦中作乐的日子;听力老师每次绘声绘色分享的旅行轶事;还有一脸高冷讲过无数好笑或不怎么好笑段子的语法老师……
这些毕业于知名高校的老师,年纪都不比我们大多少,他们自信,幽默,富有朝气,又不失亲和力,此前没人告诉我们,学习也是可以在如此轻松的氛围中展开的。虽然现在有些明白那些看似张口就来的好笑经历和段子,或许是精心为课堂而准备过的,甚至其中一部分也许是巧妙的“无中生友”,但高中生谁会想那么多?就是有趣,就是好笑,就是可以暂时从即将面对高三的烦躁与不安中获得短暂的解脱。
而且,也未必都是杜撰的,我始终相信,所有的表达,哪怕是带有目的性的创作,多少都会渗透一些当事人自身的思考。
我好像上着上着就忘记了去报课的初衷,幸好我妈还记得,在我给出反馈后,我妈皱着眉头说,怎么听下来好像真正学习的时间不多?我一愣,其实不是,只是让我和我同学印象深刻的,大部分都跟学习无关而已。像那位冷笑话女王的语法老师,她经常前脚刚讲了个段子,反射弧长的同学来不及笑就已迅速切换角色一脸高冷疯狂输出知识点,底下所有人努力跟上节奏狂记半小时的笔记,直到看大家记累了,才会大发慈悲再次转场进入轻松时刻。
按照我妈的期望,经过一个暑假的锤炼,开学时我的英文成绩理应扶摇直上,给她带来惊喜。可惜这不是爽文剧本,每周一次的小考,我的分数依然稳定在100-110之间,没有半点突破。我其实有点尴尬,然后发现不少同学跟我情况相似,都没有在分数上完成期待中的飞升,我们好像又一起释然了。
再往后,就当我对成绩提高不抱希望时,在一次平凡的小考中,我悄无声息地突破了120大关,并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巩固了这一成果并进一步拉大了胜利的果实,直到高考结束。
到现在我都说不清高二暑假的那场学习之旅和我后来的成绩有没有直接关联,只是再碰到有人问我,有点犹豫要不要报新东方时,我都会给出肯定意见,并如我同学当时那样,高傲地加上一句:你去了就知道了。
董老师在DY的直播间,那天他说到希望自己能做到的几个点:勤奋、乐观、皮实、自省
或许人来人往是一种必然,时代总不会给我们太多预告匆匆前行,对于念旧的人来说,总要学会接受离别,与遗憾握手言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句话我一直觉得挺残忍的,难道只有在绝境中才能开出花吗?没想到俞敏洪是真的有点预言家体质的。
看到董老师的走红我其实挺开心的,我看着网上那些热搜,总免不了回想起2002年的夏天,那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夏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peixun/358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