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人对于光刻机都保持了较高的讨论度,但对于光刻机以外的其他芯片制造设备关注却不多,诚然,因为光刻机是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集结了数学、高分子物理、化学、光学、机械等等多个领域的顶尖技术,因此国人对国产寄予厚望。
实际上,近年来除了光刻机以外,国产的其他芯片制造设备却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当然我们知道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蚀刻机,国内企业中微公司的蚀刻机已经拿下了全球20%的份额,国内另一家企业北方华创也拿到了6%的份额,可谓是国产研发之光。
实际上,还有一个被忽略的设备就是量测设备,对于这个名词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量测设备是芯片良率控制的关键,我们知道芯片良率越高,代表工艺越成熟,制造成本就越低。
量测设备主要是用于晶圆加工的前后检测参数是否达标,因此量测设备**了光学、电学和光声技术,技术难度也相当高。目前全球70%以上的市场都被美国的科磊、应用材料和日本日立高新所控制。
但是近年来,国内相关量测设备却获得大力突破,国内企业东方晶源、中科飞测、上海精测和睿励都接连不断获得了突破。
我们知道,制造芯片是需要用到硅片的,硅片的直径从最初的6英寸、发展到8英寸,再到现在的12英寸,直径越大就代表,一个硅片能够制造的芯片越多,一个12英寸硅片所能制造的芯片数量,是8英寸的2.2倍。
因为晶圆越大,对检测设备的要求也越高,现如今全球主流芯片制造已经逐渐倾向使用12英寸硅片,因此摆在我国的难题是制造12英寸硅片的测量设备——CD-SEM以及薄膜厚度测量设备。
能够实现这一技术的企业,就包括上海睿励,也就是中微公司的参股子公司,持股比例为20%。
上海睿励创立于2005年,创始人是吕彤欣,吕彤欣大有来历,他是开国上将吕正操的二儿子。吕彤欣出生于195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之后跟他的大哥一样也在航天部工作,但是吕彤欣就有更高的追求,1986年他赴美国留学又获得了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在美国工作10年后,2002年他回国创业,瞄准了芯片量测设备这一中国空白领域,很快就填补了中国在芯片产业链中的量测设备空白。
然而,由于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的芯片产业规模较小,缺乏芯片人才以及芯片制造厂商,国内量测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相关企业很难获得盈利,上海睿励同样如此,但是由于吕彤欣率领的精心于研发,上海很多国资企业以及投资机构源源不断地为睿励注入资金,因此这么多年来,睿励一直维持经营,并且不断获得技术突破,在12英寸量测设备率先突破,但是公司始终保持着低调。
早在2020年,睿励就推出了12英寸光学薄膜两侧设备,并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良率可达到99.99%,而且性能上与国际厂商同类设备相当,而且在之前已经被国际以及国内厂商试用,其中就包括韩国三星。
2021年6月,睿励又推出了新一代光学膜厚量测设备(TFX4000i),在TFX3000P的全部优越性能上再次进行功能升级和完善,尤其是增加了反射测量模块和深紫外测量模块,由此涵盖了更广泛的工艺段应用。这款产品甚至可以适用于5nm的前后道工艺、10 nm 级DRAM,3D NAND等制造生产线。
根据睿励2020年报,其员工总数只有85人,但是2021年底,睿励科学仪器公司持有的专利数量达到104个,背景用占比高达58.25%,位列全国半导体前道设备供应企业专利被引用比例第七强。
2021年,睿励出货了大量TFX3000和TFX4000系列设备,合计出货量超过30台,稳定性已得到充分的验证。并且是国内唯一打出韩国三星芯片制造产业链的工艺检测设备。
这也让国内蚀刻机龙头中微公司看到了合作机遇,因此在2021年的一季度,中微公司对睿励增资1亿元,布局工艺检测设备。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中科飞测、东方晶源、睿励等均已实现了12英寸晶圆的量测设备自研,虽然目前,美国科磊仍然保持着全球52%的市占率,尤其是在晶圆形貌检测、无图形晶圆检测、有图形晶圆检测领域保持绝对优势,但是目前睿励已经在集成式膜厚关键尺寸量测领域获得突破,中科飞测也取得了部分订单,可以肯定的是量测设备领域正在加速国产取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peixun/409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