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与北二外驻延庆冬奥村礼宾志愿者合影供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本报讯(记者 王斌)北京市高考成绩已经发布,目前已进入志愿填报阶段。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获悉,今年北二外在全国招生计划为1600人左右,其中在京招生900人左右,是在京招生人数最多的外语类院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二外越南语专业迎来首次招生;隔年招生的匈牙利语、波兰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也在今年招生。同时,北二外今年进一步优化了“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在本科学业修读期间,可至少涉猎三个专业课程,毕业时至少获得两个专业不同层次的学习证书。
据北二外教务处处长、本科招生办主任曲鑫介绍,今年北二外有31个本科专业在京招生,包括17个外语类专业和14个非外语类专业。首次招生的越南语专业设在亚洲学院,该专业重视国际交流,学生均有机会申请中方、越方奖学金项目出国交流学习。此外,西班牙语、**语、酒店管理专业今年在高招录取时不再细分方向,直接按照专业招生,经过两年的基础培养,学生对学科、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根据个人兴趣和意愿进行方向选择,有利于学生理性选择专业方向。
北二外作为全国重点外国语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一直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外语学科位列全国前9%。同时,旅游管理学科跻身“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最高等级认证。此外,北二外开设的48个本科专业中,已有29个专业纳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是北二外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今年学校对本科生培养方案作了调整优化。”曲鑫介绍,“多语种复语”是指语种和语种的复合,“跨专业复合”是指专业和专业的复合。通过打破学科分界壁垒,打通专业跨选路径,保障学生自由修读主修专业外的语种、专业。
据悉,北二外所有学生在主修专业课程体系内,都“内嵌”跨专业复合必修课程,保障所有学生都有跨专业学习经历。例如,外语类专业内嵌了翻译和第二外语课程,非外语类专业内嵌了英语课程。学生在修满主修专业学分、获得主修学位的同时,即可获得内嵌专业的修读证书。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可自主选择跨专业选课修读,实现跨专业复合学习。目前,学校所有专业均开放课程资源给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并把选择权真正交给学生。学生在修满主修专业学分、获得主修学位的前提下,“自选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后可获得跨修专业的修读证书。
北二外还组建了校级翻译人才实验班,以“语言+传播”为特色,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培养“通语言、会翻译、懂传播”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全校各专业排名前列的学生可通过考试在大二时进入实验班学习。北二外依托校级翻译人才实验班,翻译专业(中英西复语、中英法复语、中英俄复语、中英阿复语方向)今年依然面向本科普通批次招生。
讲述
高级翻译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东波:
“多语种复语”激发了学习潜能
2018年,刘东波如愿考入北二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专业。大一下学期,校级复语翻译人才实验班开始面向全校招生。
考试那两天的场景,刘东波至今记忆犹新。“第一天是笔试和口试,考场里呼啦啦来了很多人。试题难度不小,口试时需要在5分钟内记住满满一大张纸的新闻内容,然后用中英文分别复述,这是我对口译的第一次尝试。”
进入中英法复语实验班后,刘东波开启了“更加艰巨”的大学生活。特别是大三时,法语课时与法语系的同学相当,而英语课时也不逊于英语专业的同学。“三语齐头并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语言混淆的问题。”刘东波说,在英语交传课上,脑海中常常蹦出法语词汇;法语口试时,又总是吐出英语表达。对此,复语老师提供了解决办法:同学之间组成‘语伴’或小组,整理中英法三语词汇对照表,并在课下“摽着膀子”练,夯实基本功,逐步练就‘三语’学习思维。
凭借语言优势,刘东波多次在重大国际活动中担任志愿者,扮演“世界语者”的角色。特别是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作为北二外礼宾志愿者领队为开幕式提供语言服务。“这些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职业译员应具备的能力,我对这个职业也更加向往。”
目前,刘东波已被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口译专业(法英汉复语口译方向)初复试第一名的成绩录取。她说:“在本科阶段‘多语种复语’的学习经历,激发了我的潜能,并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口译员是文化碰撞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我会继续向着梦想的职业奋斗!”
旅游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世洋:
“跨专业复合”提升了竞争优势
在北二外,所有学生都可结合专业要求、个人志趣和职业规划,自主选择适合的语种、专业进行复语复合学习,实现了每个人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课表。张世洋主修的是非外语专业——旅游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她辅修了商务英语课程,并且直接到相应班级里去跟班学习。
“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商务接待、商务谈判、节事活动服务等。通过辅修,不仅大幅提升了我的英语水平,对本专业学习也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张世洋说,“有一次去北京大栅栏做城市更新调研,我们拿着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遇到了来自法国的一家五口。他们看不懂问卷上的汉字,但可以使用英语交流。于是,我便一行一行地翻译给法国游客。不仅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调查,调研结束后,他们还饶有兴致地和我讨论起在大栅栏旅游的感受,让我获得了不少宝贵建议。”
今年,张世洋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担任规划实习生时,商务英语的学习背景让她更加得心应手。“商务英语课程为我扫清了语言障碍,国外案例和素材可以很快处理。此外,课程上练习的对话、谈判等技巧,也能应用到与甲方的交流中。”
张世洋即将攻读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凭借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以及多语种的语言背景,张世洋希望今后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跨专业复合’的学习模式,不仅让我更加热爱规划专业,而且在北二外浓郁的语言环境熏陶下,让我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本组文/本报记者 王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yuanxiao/794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