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下田体验秋收冬藏
新学期劳动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
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孩子们在学校小花园里翻地,在劳动课堂烤鸡翅。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学系鞋带、收纳衣物,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包饺子、烤鸡翅,学习烹饪争当小厨师;下田地种植农作物,体验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新学期,劳动课走进中小学生课堂。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本市中小学校纷纷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课,教学生“劳”有所得。
加葱姜蒜,倒上调料,调好温度……在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五年级的劳动课上,学生们正在老师指导下,利用空气炸锅烤鸡翅。“回家后我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个美味大餐。”学生付欣然品尝了自己做的鸡翅后,兴奋地说。六年级的于昕之在劳动课上,尝试着为学校里的鱼缸换水,一节课上完收获满满,“我在这里学到的小技巧,以后在饲养小宠物的时候也可以用到。”学校开设的劳动课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比如,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童谣、儿歌等了解劳动的相关内容,学习扫地,整理书包、餐盒,用小手帕模拟叠被子等实用技能;高年级学生则走出班级,学习烹饪、种菜,参与公益劳动等。老师们还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清理小广告等活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希望让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之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提升劳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该校教学副主任王薇说。
多所学校开辟出学生专属劳动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的乐趣。延庆区千家店中心小学建有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种植了玉米、毛豆、萝卜、辣椒、茄子等。如今,玉米成熟了,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收割玉米。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的“知真园”也成为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新学期,一场秋收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学生们戴上帽子、手套,穿梭于田中采摘玉米、茄子、番茄和彩椒,并细心观察辨认,摘除腐坏干枯的果实。
在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东南角,兔子、鸽子、孔雀等动物住进了校园,该校搭建了动物养殖基地,成立了“学生动物养殖小组”和“小动物观察团”,由学生分别担任喂食员、喂水员、记录员、观察员。校长介绍,校园养殖活动融合了培养学生爱心和责任心、锻炼学生劳动技能、创设交流展示空间等多元功能,成为学校一项特色的教育资源。不仅如此,科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的教师也会带着学生来这里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记者 牛伟坤 实习记者 何蕊)
来源:北京日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yuanxiao/799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