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彬如意最早由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所创作,是公认的大彬壶标准器之一。其造型独特,气韵饱满,线条流畅,兼具传统器物审美与执拿适饮的实用性。其原件出土于明代华师伊之墓(明崇祯二年墓葬),距今已有400余年,现由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当代所见的“大彬如意”壶基本基于原件复刻制作。
【大彬如意的鉴赏】
一件好壶,首先带给你的是一种感官上的美。察社以为,在分析成型工艺、泥料品质优劣之前,学会欣赏一把壶的架子(整体气度,神韵,各部件的协调性皆在于此)很重要。在察社看来,大彬如意壶应属于明代紫砂器工艺的标杆性作品,后世诸多复刻,却难见复刻其神韵之佳作(这里仅代表察社本人的看法)。正如明代专著《阳羡茗壶系》中描述:“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遂于陶人标之大雅之遗,擅空群之目矣。”
大彬如意壶的美,察社暂且用四个字来剖析——圆、稳、匀、正。
①圆:壶身呈球体,球钮呼应,饱满圆润,球面壶底,最具特点。
②稳:仿青铜器三足钉,呈三足鼎立之势,使整器更显挺拔、稳重。
③匀:如意纹饰的对称性、三足的几何美感,盖面、流、把圆融舒展,与壶身搭配协调,无论是整器来看,还是各部件单独赏析,均可感受到线条柔和又具有视觉张力。
④正:刚柔并济,既有向外的张力,又有内敛的线条韵律,整器彰显一种浩然正气。
从网络发布的原件细节图可见,大彬如意成型工艺与加工技巧已相当成熟:拍打泥片成型(成型工艺),局部贴塑纹饰(装饰工艺),使用了勒只、篦子、线梗、明针等多种工具,已与当代制壶、装饰工艺相差无几。
【经典传世作品图录】
察社在盘壶路上,喜好研究前人(名匠)的传世作品,与当代作品做对比,在砂器审美上有颇多帮助。大彬如意在察社看来,整器的圆融、各部件的比例细节非常考验匠人的技艺,自己的经验有限,也很难准确去表达其每一个角度的美,借几张网络公布的原件细节图与君共赏。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对图欣赏。
图2:大彬如意原件(馆藏实拍)
图3:盖面如意纹饰
图4:壶流
图5:壶把
图6:壶底
图7:壶盖(竹篦子痕迹)
图8:壶内(接头线)
图9:出水孔(独孔)
文中插画:察社(指绘)
小红薯: 紫砂『察』社
壶遇知音,茶酬知己
茫茫人海中,偶遇察社
觉得分享的知识还值得一读
请与好友分享,感谢您的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479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