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剪纸
中阳民俗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阳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中阳民俗剪纸在造型上体现了秦汉时代的艺术古风,保留了原始艺术粗拙的特征,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其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反映中阳地区所保留的古人童稚的观念和信仰的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二是反映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习俗的,不同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的活动情景。三是反映劳动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纯真的生活情趣的神话、传说故事。每一幅中阳民俗剪纸都印刻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足迹。
从中阳民俗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土高原古老的民间风俗、文化传统。透过根植于民间的中阳剪纸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关于天、地、人、物关系的朴素的哲学观念,它所反映的独特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特征,是别的地域所代替不了的,不仅内涵如此,艺术气质和风格也如此。
文水烙画葫芦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谐音“福禄”,民间俗信葫芦能避邪气又象征吉祥,把绘有吉祥图案的葫芦挂在堂上,这样就可以将鬼祟降服、驱除。 葫芦的枝 “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
葫芦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和谐美满,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 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
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火笔画,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烙画葫芦艺术家用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失传,清朝遂又兴起。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汉族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也可订做属于自己的特有画面或肖像,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烙画葫芦工艺的发祥地位于文水县南庄镇吴村,文水是女皇武则天的故乡,地处三晋腹地,位列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地肥水美、交通便利、自古宜农、宜林、宜牧,历来为农耕富邑。文水烙画葫芦就是在此环境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而创造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品味的民间技艺。
文水烫画葫芦采用针刻、烙画、彩绘、镂空、浮雕、推光漆、雕刻等工艺技术,在葫芦上尽显民间喜爱的八仙、菩萨、八俊、五牛、山水风光等吉祥艺术图案。
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临县大唢呐
临县大唢呐吹打乐(简称大唢呐),具有粗犷、豪放、悦耳、浑厚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俗音乐,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组器乐。
乐器有大唢呐、大鼓、硬铰子、圪瘩锣、大号、云锣、手握子,既能表现粗犷、豪放、高亢、激昂的气势,也可刻画清秀明快、委婉细腻的情感。临县大唢呐的吹奏曲调丰富,每首都有鲜明的特色和固定的用途。如婚礼上吹《凡调小拜门》,迎娶新娘时用《凡调出股子》,娶回时用《得胜回营》等。丧事上,出家祭用《本调花道则》,返回时用《本调出股则》。闹秧歌时用《出对则》《柳青娘》等。场合不同,采用的调式也不同,上午本调,中午凡调,晚上夹调。由于调式的变化,演奏出的情感、效果截然不同。在演奏特色上,主要有“腮震音”“气哄音”与“死曲活吹”等技巧。此外还有打击乐中的传统鼓点“合愣则”“小得胜”的应用,使临县大唢呐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临县大唢呐历史久远,与当地民俗长期融合,有了显著的地方特征。
2006年山西省人民xx公布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现有省级传承人2名,市级传承人1名。
岚县面塑
岚县面塑是岚县群众在节庆活动和婚丧事宜中寄托祈福纳祥、尽善尽孝,表达情感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岚城供会是当地群众以面塑为表现手法,纪念先贤,追求**的民俗文化活动,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进一步传承保护这两项晋西北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和艺术瑰宝,面塑艺术向产业化转型,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在岚城镇城内村举办岚县面塑文化艺术节。
交城滩羊皮鞣制技艺
“交城滩羊皮”,是指交城县进行加工鞣制的名贵裘皮品种时,采用的一套独特的鞣制工艺,它取材于我国陕甘宁青区域的戈壁滩的“滩羊”生皮。交城“滩羊皮”毛质细润轻柔、玉白如雪、毛穗九弯,如水纹波涌精美绝伦,是制作冬装、毛毯、披肩、围脖、毛衫的高级原料。交城滩羊皮鞣制工艺起源于明代中期,历经400余年而品质不改。清中期,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盛行欧美市场,被称为中华绝技。2007年交城滩羊皮鞣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滩羊是我国优良裘用绵羊品种之一,属羊尾脂、粗毛型。裘皮用绵羊品种,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有二毛、沙毛之分,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毛几种,多为纯白色。通常制袭用“二毛皮”。二毛皮是由一个月左右的滩羊羔皮,采用化学制剂和先进工艺精制而成的。毛质细润轻柔、洁白如雪、光泽如玉,毛穗自然弯曲,有的多达九道,故有“九道弯”之称。若轻轻一抖犹如风摆花穗,又好似水纹波浪。用二毛皮制作的男女冬装,既轻柔暖和,又美观大方,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富有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毛衫等的高级原料。宁夏产的羊绒服装、提花毛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
黑色皮又叫紫羔皮,因其少而贵。白色皮张毛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厚纸,但质地坚韧,柔软丰匀。毛穗呈现出特有的波浪弯,好像平湖涟漪,轻盈柔软,美观大方,保温性极佳,实为各类裘皮中之佼佼者,很早以来就是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
交城滩羊皮鞣制就是用鞣质对皮内的蛋白质进行化学和物理加工。它通过一系列工艺,并采用一些化学药剂,使牛、猪、羊等动物生皮内的蛋白质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胶原蛋白发生变性作用。鞣制后的皮革既柔软、牢固,又耐磨,不容易腐败变质所以鞣制后的皮革可用来制各种皮制的日常生活用品。
交城滩羊皮加工工艺复杂,要经过洗、泡、晒、铲、钉、鞣、吊、压、裁、缝等20道工序,另加黄糜、皮硝、皂角等辅料,完全依靠手工操作。
来源:吕梁日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496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