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蔬菜意外成为热议话题。
一方面,各地每天运送不同的蔬菜积极驰援湖北:
黄土高原上,甘肃张掖为疫区日供100多吨洋葱、芹菜、西红柿,近一周已向湖北等地调运新鲜蔬菜1200多吨;甘肃的老邻居宁夏也采购调运500多吨蔬菜(其中马铃薯150吨)紧急送往湖北;
▲ 甘肃张掖为疫区日供100吨蔬菜,已近一周时间。图/微博@中国甘肃网
江淮地区,江苏省沭阳县蔷薇村,以一村之力,为湖北咸宁输送爱心蔬菜50吨;江西万安的一位菜农也”匹夫有责”地为武汉无偿捐赠15吨胡萝卜、白萝卜和包菜;
长江以南,各省也纷纷伸出援手,广西往湖北运送毛节瓜、莴笋、竹筒青菜等200多吨;云南玉溪往湖北运送萝卜、白菜、青笋、黄瓜16.2吨……
▲ 广西各界为湖北捐赠220吨蔬菜。图/微博@广西新闻频道
另一方面,海南的长豆角、贵州的不带根芦笋、烟台的大白菜和蒜苔、潍坊的紫罗兰等蔬菜,因为交通管制,成熟后无法运出,与淘宝网合作进行网上销售,每天流向不同的地域,在特殊时期,为各地人民提供日常生活的保障,也成为南北方共同的情感连接。
▲ 淘宝平台发起的“爱心助农”项目,帮助因交通管制而无法运出蔬菜地域的菜农,在网上售卖蔬菜。图/淘宝app
蔬菜,这寻常的食物,也因此被寄寓了不寻常的祈愿与祝福。
这些不起眼的蔬菜背后,是面积相当于32个上海的2043.89万公顷的菜地,和1亿多菜农、8000多万相关从业者。这些菜地几乎遍布在中国的每一个省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满足着14亿人的日常食蔬需求,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大国。
▲ 中国的蔬菜产量有多大?看看中国这些蔬菜在全球同类蔬菜中所占的比例你就知道!绘图/五月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
2019年,中国共产出70346.72万吨蔬菜,除去在成熟、运输等过程中的损耗和蔬菜加工,去年中国人均吃掉约153.3千克的蔬菜,人均每天吃掉的蔬菜有0.42千克。
毫不夸张地说,你们家刚吃完的那桌丰盛的饭,也许其原料就来自大半个中国。
中国的580多个“菜篮子”,都在哪里?
超市里的蔬菜区,货架上各色蔬菜永远满满当当,这是年轻人的“蔬菜观”。
而在老一辈——尤其是北方老一辈人眼里,这却多少有些“不可思议”,毕竟10多年前,一到冬天,他们就要疯狂抢购和囤积大白菜。如今,“过冬神器”大白菜却走下了“神坛”,正逐渐被14大类150多种蔬菜替代。小小蔬菜,让中国“换了人间”。
▲ 如今,即使在偏远的小县城,超市蔬菜区的货架上也永远摆满各色蔬菜。图/VCG
一年四季,不间断满足14亿人的食蔬需求,中国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就在中国580多个重点“菜篮子”里。
上世纪80年代末,山东寿光三元朱村率先引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从此改变了北方冬季蔬菜匮乏的历史,也揭开了中国蔬菜业发展的序幕。几十年间,寿光的蔬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亩,扩大到84万亩,四分之一的土地都用来种植蔬菜,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
▲ 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这类设施蔬菜区,一年四季都可生产蔬菜。图/图虫·创意
从1988年到现在,中国的“菜篮子”工程经过了4个阶段30余年的发展,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并形成6大优势区域: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区、黄土高原夏秋蔬菜区、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区、北部高纬夏秋蔬菜区、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区。
▲ 中国6大优势蔬菜生产区及其布局。制图/MONK
这些区域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栽种不同的蔬菜,形成不同的上市档期,有效缓解了中国以前的蔬菜供求矛盾——她们,就是供应14亿人日常蔬菜需求的“菜篮子”,确保中国各地人民一年四季,不受天时、地理的限制,随时都能吃到新鲜蔬菜。
那么,我们每天都吃的那些蔬菜,都来自哪里?
南菜北运
跨长江、渡黄河,也要去北方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每年冬春时节,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从西伯利亚高原横冲直撞,一路南下,进入我国北方地区,所到之处天地肃杀、万物萧瑟。
▲ 陕西汉中宁强县,菜农在大棚中栽培冬菇,图中白色包装为菌袋,冬菇就是从这里头长出来的。摄影/白玉超
最北端的东北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零下30摄氏度,最低甚至可达零下52摄氏度,而整个北方地区最靠南的河南、陕西地区,一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也在零下4摄氏度左右。这种温度,蔬菜根本无法生长,所以一到冬天,北方就严重缺乏蔬菜。
但是,好在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好在这块陆地所跨的纬度足够大。所以,当北方苍茫一片的时候,南方却是郁郁葱葱的另一番模样。
▲ 安徽安庆区域的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像铺展在大地上的叶脉一样。摄影/傅鼎
同样是一月份,南端的海南岛平均气温却在20摄氏度左右,即使最北边的江苏、安徽等地区,气温也在0到4摄氏度之间。这就为冬春时节南方种植蔬菜,以供北方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于是,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和长江流域冬春蔬菜就出场了。
▲ 中国冬春蔬菜优势产区及其布局。制图/MONK
“散装“江苏,居然是南方最大的“菜篮子“
2018年,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域9个省市的蔬菜种植面积达738.87万公顷,生产了23500.25万吨蔬菜,占全国蔬菜产量的33%,其中江苏省蔬菜年产量5625.88万吨,在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域中位列第一,是长江流域“南菜北运”的重要生产及供应基地。
▲ 新长铁路江苏盐城段,列车穿过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摄影/王璐
江苏地处亚温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条件优越,处于长江、淮河下游的地理位置,除了给予她肥沃的土壤和占全省面积86.89%的平原,还给予了她便利的水上交通,而“四纵四横四联”的高速公路网和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江苏徐州交汇形成的铁路枢纽,都是江苏成为长江流域最大“菜篮子”的硬件基础。
在多年的探索中,江苏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成20多个设施蔬菜重点基地,16个出口蔬菜重点基地,每年生产的蔬菜有100多个种类,3000多个品种。其中吴江菜区的“桑园菜”、太仓的白蒜、武进的红萝卜、无锡的茭白、宜兴的竹笋等,成为江苏蔬菜的代表,从江苏地区,流向中国乃至世界各地。
▲ 江苏徐州铜山区徐庄蔬菜基地。徐州和盐城,都是江苏重要的蔬菜基地。摄影/李亚东
但江苏并不是“南菜北运”最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南菜北运”最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
广西,华南与西南热区的“菜界翘楚”
广西与海南、广东、福建、云南和贵州的部分地区,虽同属于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但除了具有其他几省的冬春季节气候温暖的特点外,广西的夏季比海南结束早、来得晚,加之桂西、桂北等地秋冬季蔬菜生产初期没有台风、暴雨的危害,所以供应稳定,长期以来是北方冬春蔬菜的重要供应地之一,是华南与西南热区的头号“菜篮子”。
▲ 广西百色田东县祥周镇中坪村的蔬菜生产基地。图/VCG
华南与西南热区的蔬菜种植面积,没有长江流域多,只有606.09万公顷,2018年蔬菜年产量也不如长江流域多,仅13641.28万吨,占全国蔬菜年产量的19.3%。其中广西以3432.16万吨的蔬菜产量,雄踞华南与西南热区榜首——果蔬生产数量大、种类多,也是广西“南菜北运”的独特优势。
早在2013年时,广西就开通了中国首条“南菜北运”的铁路绿色通道——“百色一号”果蔬专列。为保障“南菜北运”工程,广西有26个县区被列为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每年有95趟专列,一路马不停蹄向北方输送广西的优质蔬菜。在北京,人们吃到的卖相好、品味佳的百色蔬菜,全都是在广西百色采摘、包装后,经过60个小时、2800千米的路程才送到的。
? 左右滑动查看 ?
▲ 图1:广西钦州钦南区的特产辣椒,图/VCG;图2、3:广西贺州黄姚镇种植的荷兰豆、菜心,摄影/卢文
百色,是广西“南菜北运”的始发站,也是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大通道,依托交通优势,“百色一号”专列向北方运输的,不只有百色或广西地区的优质果蔬,还有越南在内东盟地区的蔬果,“起步百色、立足广西、辐射全国、链接东盟”,才是广西这个“菜篮子”的雄心所在。
▲ 海南琼海,菜农在田间管理蔬菜。图/VCG
海南:怎么地?豆包也是干粮!
广西南边的海南,作为我国唯一全部辖区属于热带海洋气候的省份,自然也不甘落后。虽全省耕地面积仅76.9万公顷,海南还是拿出了25.78万公顷的土地来种植蔬菜,并且在2018年产出566.77万吨的蔬菜。
其实不止2018年,往年海南也是“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光温充足、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让海南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温室”,在冬春蔬菜种植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每年11月份到来年4月份,三亚的豇豆、澄迈的苦瓜、海口的番椒、文昌的长辣椒、昌江的小尖椒、陵水的黄灯笼椒等,大量运往北方市场,为天寒地冻的北方,送去一份南方的“**”。
▲ 陵水黄灯笼椒,一般不用于鲜食,主要做成辣椒酱。图/汇图网
▲海南三亚蔬菜基地的长豇豆。图/VCG
冬春时节,北方似乎一直在吃南方的蔬菜,四季如春的南方,会吃北方的蔬菜吗?
答案是:当然会,而且吃得还不少。
北菜南运
出高原,越崇山,咱也下江南
冬春时节,北方进入短暂的“休眠”,但一到夏秋时候,北方的地理优势便呈现了出来。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日照充足,黄土高原、北部高纬地区,由于温度相对南方地区较低,且昼夜温差大,适宜菜花、甘蓝、洋葱、胡萝卜等冷凉蔬菜的生长,由于它们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7到25摄氏度之间,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因此被称为“高原夏菜”。
▲ 中国夏秋蔬菜优势产区及其布局。制图/MONK
甘肃:种高原夏菜,我当仁不让
高原夏菜,首推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域,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xx、山西及河北北部等地区,共有54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这些区域多为高原,7月份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左右,无需遮阳、降温等设施,即可生产多种蔬菜。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一片葱绿的黄土高原,也是黄土高原夏菜的种植区。摄影/张亮
2018年,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共生产蔬菜9851.02万吨,占全国蔬菜生产总量的14%,其中河北省以5154.5万吨的产量一骑绝尘,虽然蔬菜产量遥遥领先,但这一区域的代表性“菜篮子”,却非甘肃莫属。
形似如意的甘肃,东通陕西,西达新疆,东西横跨1659千米,几乎占到中国东西宽度的三分之一,中国三大自然区、四大温度带、五大植被区的交汇点,都在这里。因此,甘肃在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域中,具有其他省份不兼备的自然优势。
▲ 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气候分区。制图/Paprika
而甘肃的省会兰州,又以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处、海拔在1500到33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的“天时地利”,和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青藏铁路等5条铁路交汇于此,11条国家级高速公路通达八方的交通优势,从甘肃的“菜篮子”里脱颖而出。
▲ 兰新铁路嘉峪关段。兰新铁路,是连接新疆与内地的唯一铁路线。摄影/杨文杰
高原地区,总是荒凉贫瘠的,但兰州人却凭着一股韧劲儿,把高原夏菜种植、培育这件事干得红红火火。菜花、娃娃菜、西兰花、松花菜、甘蓝……这些早年从南方贩卖到兰州的蔬菜,现在却在黄土地上发了芽、生了根,结出了累累硕果。
每年5到10月,当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热不堪言”时,兰州的高原夏菜便源源不断流向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
▲ 菜花是兰州榆中县的特产。摄影/马子平
兰州往东的定西市,被誉为兰州的“东大门”,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水资源极其匮乏,并不是种植粮食的理想之地,但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壤水分少却是种植土豆的绝佳条件——种出来的土豆淀粉含量高,炒着吃脆,煮着吃沙。
▲ 经常吃土豆的人,能认出来这是土豆开的花吗?摄影/张亮
有鉴于此,定西市从1996年,实施“洋芋工程”,到2008年,打造“中国薯都”,土豆从定西人昔日用来果腹的“温饱薯”,也摇身一变,成了现在的“致富薯”。2017年,定西市生产马铃薯1300万吨,位居全国第二。2018年,定西全市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5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2%,无怪乎当地人赞誉它说——“定西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
▲ 定西马铃薯,蒸着吃、煮着吃,口感非常面。图/图虫·创意
与定西市共处甘肃中部的白银,也在2015年不失时机与北京市丰台区签订协议,为北京直供各类蔬菜1万吨,占北京当年冬储蔬菜总额的38.5%,成为最大的北京冬季蔬菜储备直供基地。
夏秋菜还是哪些地域的“当家花旦”?
黄土高原西南方,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也有高原蔬菜种植区分布。
青藏高原的蔬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河谷一带,但是由于特殊的气候与地理环境,蔬菜生产基地规模较小,而且分布较分散,产量也低,2018年xx蔬菜总产量仅72.57万吨,除去成熟期的损耗(实际损耗更多),人均每天仅能吃到0.4千克的蔬菜,勉强只够当地消费。
▲ **河谷,是xx主要的粮食、蔬菜种植区。摄影/傅鼎
云贵高原适宜蔬菜生产的区域,多为海拔在800到2200米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地区,每年7月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下,是南方地区的“天然凉棚”。但7到9月,也是云贵高原多雨之时,由于当地产销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较差,因此蔬菜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 云南楚雄姚安的温室大棚。楚雄的元谋县,是全国冬早蔬菜十大基地之一。图/VCG
2018年,云南、贵州两省总计生产蔬菜4818.75万吨,占全国蔬菜生产总量的6.8%。每年7到9月,甘蓝、萝卜、大白菜、香茄、菜豆、辣椒等蔬菜,从这里经由黔贵、川黔、湘黔等、南昆等铁路,流向华南、长江下游以及港澳地区的菜市场,成为这些地区人家饭桌上的家常菜。
? 左右滑动查看 ?
▲图1:贵州毕节市织金县,正在丰收南瓜的村民。摄影/罗杨;图2:楚雄姚安温室种植的羽衣甘蓝,图/VCG;图3:大理喜洲镇收蒜的村民;图4:云南红河石屏县收茨菇的村民。摄影/卢文
在“北菜南运”这一浩大工程中,属于北部高纬夏秋蔬菜优势区域的新疆、内蒙古与东北地区,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又地广人稀,夏季凉爽,适宜多种冷凉蔬菜生长,但由于各地气候不一,因此41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在2015年,仅生产了1800万吨蔬菜,其中1000万吨的番茄、辣椒、黄瓜、菜豆、洋葱等蔬菜,从6月到10月,源源不断运送到北京、天津、长江中下游地区。
? 左右滑动查看 ?
▲吉林白城洮南市,村民们收获正忙。摄影/邱会宁
这些遍地开花的“菜篮子”,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将时空交织在一起,为14亿人日常生活和营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在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让我们对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更添珍惜之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506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