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事房”作为一个机构,“敬事”是其职能,“房”指部门。
但是,现在有很多人总喜欢把这三个字拆开来解读,“敬”在前,“事房”在后,而且,还脑回路地把“事房”理解为“房事”。如此一来,好好一个词,就被他想污了。
讲真,只要您在网上输入关键词“敬事房”搜索一下,铺天盖地的讯息,都说这是个专门管理皇帝“房事”的机构。
怎么管理法呢?
千篇一律的描述是:皇帝与皇后同房时,敬事房太监照例要站在窗外候着。只要皇帝发出约定好的暗号——强烈咳嗽声,秉笔太监就会在《起居注》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某后,以作为将来皇后受孕之根据。至于皇帝与妃嫔之间,情形就与此大不相同了。晚饭后,敬事房太监会将十几面或几十面绿头牌摆放在一只大银盘中,跪捧给皇帝翻牌。如果皇帝无心临幸,就对太监说声“去”;倘若有中意者,皇帝则取过该妃的牌子,翻转过来,背面朝上。即敬事房就会按照皇帝选定的牌子,派出驮妃太监前去接人。**妃子脱尽衣裳饰,寸缕不留,用大衣裹好,由驮妃太监背到皇帝的御榻前……
网上是如此众口一词,这一说法也就广为流传,并乐为众多清宫影视剧当为素材拍摄,一来二去,就成为公众的共识了。
其实,该说法仅来自至今连作者是谁也搞不清楚的《清代野记》。
书中“敬事房太监之职务”条是这样说的“敬事房太监者,专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帝与后交,敬事房则第记其年月日时于册,以便受孕之证而已。若幸妃之例则不然,每日晚膳时,凡妃子之备幸者皆有一绿头牌……”
开头说得一本正经,结尾就露馅了——作者交待,他是听一个名叫“觉罗炳半聋”的人这说的。
这根本就是一则道听途说的传闻嘛。
可怜许多专家、学者却信以为真,被哄得团团转。
有趣的是,该书“敬事房太监之职务”条之前,有一则“白云观道士之淫恶”,说的是京师西便门外有白云观,每年元宵后,开庙十余日,倾城士女皆往游,谓之会神仙。住持道士高峒元为总道教司利用这一机会,淫遍达官贵**妾子女中之有姿色者。
读过这一段,稍微动一下脑子,就知“敬事房太监之职务”条是类什么货色了。
好了,弄清了“敬事房”并非专门管理皇帝“房事”,下面说说其真正的职能。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是就有社会。
皇宫也一样。
皇宫中,除了三宫六院及一大批嫔妃侍女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宦官。
为了管理这个特殊的群体,为了宫禁各项事务能够正常运转,统治阶级就设立了相关机构。秦代把这个机构叫做少府;隋唐叫殿中省、殿内省;明朝叫二十四衙门;清朝则叫内务府。
清朝在关外时期就已开始大批使用宦官了。且看天命六年(1621年)七月初四日努尔哈赤的宣谕,其称:“凡尔诸贝勒家,所蓄奴厮,宜乘幼时宫之,则其父母可因其子而获富贵。不然,奴厮既长,往往与府中妇女私通,事觉必死,则姑息之爱,适以害之也。”
有努尔哈赤的提倡和鼓励,顺治朝后宫有宦官千余人;乾隆朝最多,达到三千多人。
顺治皇帝入关定鼎后,设置了内务府管理皇族事务。但在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其以内务府事务繁多,需分设机构办理,设立了十三衙门,以“满洲近臣与寺人兼用”,即用近臣和太监共同管理宫内事务,裁撤了内务府。
但顺治帝死后,鳌拜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用康熙的名义,“以三旗包衣仍立内务府……收阉官之权,归之旗下”,重建了内务府。
内务府最高总理机关是总管内务府衙门,最高主管是总管内务府大臣,简称内务府大臣或总管大臣。
根据《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五说:“以大臣总管或以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兼摄,无定员。”
《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九订立了内务府职掌,为:“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府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
由“凡府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一语,不难看出,内务府除了有职权的私密性之外,也与六部之间有所交叉。
另从《清代国家机关考略》《清代内务府》等书看,内务府职官多达三千人,乃是清朝规模最庞大的机关,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等等。
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
七司指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营造司、庆丰司、慎刑司。
三院指上驷院、武备院、奉宸院,又称“内三院”。
“七司”、“三院”之下,包括月官处、督催所、销算房、翻译房、档案房以及敬事房等五十多个部门。
由此可见,敬事房隶属内务府,对内务府负责。
敬事房设有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等职,都是由宦官充当,所以也叫“宫殿监办处”。
在康熙朝,总管宦官为五品,到雍正朝后改成四品。
不管是五品还是四品,其主要职责是非常明确的:掌奉行谕旨及内务府文书,管理宫内事务及礼节,收核外库钱粮,甄别调补宦官,并巡查各门启闭、火烛关防。
说敬事房“专司皇帝交媾之事”纯属笑谈,而生造出一个名叫“驮妃太监”的职务,更让人直接笑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520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