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同仁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价格大涨,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应该如何解读呢?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这是价格波动的基本规律。所以一般都会联想到安宫牛黄丸价格上涨是源于牛黄、麝香等药材的稀缺所导致的,所谓物以稀为贵。
同样的例子,还有东阿阿胶、片仔癀等药物。
在我进入医药行业的这十几年间,安宫牛黄丸、阿胶的价格增幅确实是非常惊人的。比如在2009年,250g的东阿阿胶在150元左右,而此后的价格疯狂增长,最高曾超过千元,现在的价格已经回落,但价然接近800元。而在当时,不带金衣的双天然的安宫牛黄丸每粒还不到80元,到现在已经超过了800元,增幅达到了10倍以上。
这样的增幅似乎也可以接受,这与同一阶段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一致的,比如GDP,比如房价等等。
麝鹿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需求的增加,市场的扩大,必然会导致价格水涨船高。更加之牛黄、麝香、驴皮等资源的越加稀缺,以及随之而来的严格管控,更导致相关药品的价格上涨。
这种情况的价格上涨,是整体市场都在上涨。只不过东阿阿胶、北京同仁堂是站在了行业领头羊的位置,更容易受到市场瞩目而已。
这样的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细思量却并非完全如此。
比如在此次价格波动过程中,同样是双天然的安宫牛黄丸,其他如南京同仁堂、广誉远等厂家的产品价格,却没有明显的波动。
阿胶市场也是如此,虽然相比较于十年前,阿胶的整体价格都已上涨了很多,但东阿阿胶的价格要远超北京同仁堂、九芝堂等厂家,但产品品质却没有如此大的差距。
但这种情形似乎也并不少见,正如烟草中的中华、白酒中的茅台、手机中的苹果、汽车中的宾利。
一个企业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便掌握了相当大的市场主动权和产品定价权。
这种情形在医药行业中也非常常见,只不过药价波动的绝对值不是很高,不太引人关注而已,比如云南白药、速效救心丸、王氏保赤丸、小儿七珍丸、龟龄集等具有独家生产特点的药物价格波动幅度在这些年都是非常惊人的。
上述药物的价格波动,除了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增加的原因外,企业具有很大的定价自**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中成药如此,西药更是如此。
基本上可以说,最前沿的西药品种的市场主动权大多都掌握在跨国医药巨头手里。这些跨国医药巨头具有技术优势、研发优势、资金优势、营销优势。国内的西药生产企业多是拾人牙慧,即便占有市场份额的优势,但却无法占有相对份额的市场利润。
如此说来,安宫牛黄丸、片仔癀、东阿阿胶等药品的价格上涨似乎无可非议,或者还应该鼓掌欢呼其为国产药物和民族品牌争光添彩呢。
但其实也应该警醒。
因为这些药品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扩大、销量增加的背后,药物滥用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而像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药品的成功运作,并能代表中医药的发展,反而是中医药衰落的反面教材。
医药政策的放开,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但也不可否认,随着医药企业的不断壮大,药指导医的情况是越来越明显了。
对于企业而言,为了提高销量和利润,就要开发扩大市场,于是乎“把梳子卖给和尚”的营销活动屡见不鲜。这种方式,对于企业是有利的,对于医药行业的有序发展,对于人民健康则是有害的。
以安宫牛黄丸为例,把之作为防治中风的常用药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所接受,而且安宫牛黄丸的销售渠道多是药店等零售渠道,而并非是医药等医疗机构;安宫牛黄丸的使用多没有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滥用、误用的情况可想而知。
安宫牛黄丸,也包括阿胶、片仔癀等药物的价格大幅上涨,似乎对消费者的购买没有丝毫的抑制作用。反而像是做了一次绝佳的营销活动,因为每次涨价都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也会引起了新的一波购买热潮。
如今的安宫牛黄丸,就像中华烟、茅台酒一样,产品的附加值已经远超过其实际的使用价值,所导致的后果除了资源浪费,还会导致本该使用的人群反而无缘使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548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