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联是一二声还是三四声(上联是一二声)



在我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和一个福字贴在门上,魏春杰增加喜庆的气氛。因此在新年前(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大年三十),准备春联和福字是必不可少的。

聊聊春节那些快被遗忘的习俗(一)



贴“春联”春联的由来和发展聊聊春节那些快被遗忘的习俗(一)





在古代人们最开始是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最早的两位门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就叫“桃符”。



到了五代后蜀时,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话,挂在住室门框上。于是辛寅逊写了两句:

聊聊春节那些快被遗忘的习俗(一)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意思就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从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就发生了变化,开始用骈体联语来代替“神荼”“郁垒”,还拓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辟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就成为了第一副对联。



而“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

聊聊春节那些快被遗忘的习俗(一)





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颁布圣旨才得以推广开来。

春联的传说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相传有一个鬼蜮,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3000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鸟。每当清晨金鸡长鸣时,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蜮。

聊聊春节那些快被遗忘的习俗(一)





鬼蜮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神荼、郁垒两位神人。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于是天下的鬼都惧怕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用来辟邪。

贴春联的讲究

在我国,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据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金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或影壁中。



贴春联时需要注意:



1、贴春联的时间。应该是在大年三十,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前贴好。如果你过早或过晚,那也算是不吉利的。因为中午是阳气鼎盛的时间,阴气开始逐渐抬头。我们过日子,肯定是过的就是阳气。



2、春联不能贴反。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一般对联都是仄起平收。所谓仄就是拼音中的三四声,平指的是一二声,仄要在上联,平要在下联。



3、大门口不贴双数的对联。在我国传统春联文化里,大门上所贴的春联字数必须是单数,因此我们在选春联的时候,千万不能选双数的春联。因为双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是“阴”,而单数则代表着是“阳”有积极向上的意思,因此,我们切记要选单数的春联。

贴春联的意义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期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情,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人们还喜欢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贴“福”字的由来和发展聊聊春节那些快被遗忘的习俗(一)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福”字的甲骨文是象形字,为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的样子,是古代祭祀的写照。古人祭祀总是以祈求达到希望为宗旨,因此“福”是古人祭祀时的希望。



福在古代归结为五个方面,谓之“五福”,即寿、富、康宁、攸好德和考终命。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长寿、富有、健康、崇尚美德和得其善终。



把福字贴在门前,文字记载有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贴“福”字的传说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敏感多疑的人。一次,他怀疑自己的臣子密谋反叛,便派人在人们贴春联时,到自己怀疑的大臣家门上贴上“福”字,以便准备派人暗杀掉这些大臣。



这件事被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贴对联的第二天早上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聊聊春节那些快被遗忘的习俗(一)

福“到”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福”字的贴法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但贴的时候,究竟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却让很多人犯难。因张贴的地方不同,贴法亦有不同。比如新年在大门上贴“福”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说得倒着贴福字,因“倒”和“到”同音,倒贴福就是福到了,这其实是个误解!



1、大门“福”字必须正贴



“福”字左边“礻”字旁表“示”意,右边“一、口、田”,《说文》中“一”是“房梁”,“口”是“人口”,“田”是有田有买卖,如果将“福”字倒过来贴在你家大门上,则使房梁倒置,意味着你家把福气倒在门外,福气就都跑到别人家去了!



其次贴福字本是为了在新一年祈福、迎福、纳福,而且大门是全家人、客人出入的必经之处,应是让人感觉庄重、恭敬的地方,倒贴的福只会让人觉得滑稽,有失庄重,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



2、卧室门可以倒贴



如果是在室内贴的话,就可以倒着来,能讨得一个好彩头。



家里面有小孩子,可以问问孩子,福字贴得对不对?



如果小孩子说,“福倒(到)了”,就可以给个奖励的小零食。



  如果小孩子说不出来或说错了,大人则可以拿出草纸,在小孩子的嘴上擦擦(寓意:刚才那句话不是嘴讲的,不算!),事后再把福字给正过来。



  当然,没有小孩子的话,自己说一下,福『倒』了,也是一样的。



3、衣柜、冰箱、垃圾桶要倒贴



因为衣柜、冰箱、垃圾桶这类物件本来就是要将东西倒出去的,所以为了避讳,就专门贴上福字的倒贴形象,能够把两个『倒』相抵消。表示福气(或者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和柜子里。



4、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顺序应该是从外面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最后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并且由大门开始从外到里的福字先大后小。

贴“福”字的意义

福字从字面上解释是“幸福”,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现在大部分人都在城市,城市大部分都是高层楼房,门口不好贴对联,但是“福”字还是可以贴的,大家记得在大年三十下午,将“福”请到家中,从外向里贴“福”字。



最后祝愿大家在2022年福星高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598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