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县令捕蝗之路见证努力奋斗



近日,一路东来的沙漠蝗虫引起了公众关注。蝗虫成灾,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可以把它吃到灭绝。事实上,蝗灾来临时铺天盖地、遮天蔽日,成群结队的蝗虫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把成片的树枝、庄稼啃食干净,在古代连门框、窗户纸都能啃干净。蝗虫数量太多,人工难以控制,而且蝗灾常常与旱灾并发,在防灾能力弱的古代中国社会,蝗灾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常常造成严重影响。大量蝗虫啃食禾苗对农产品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引发饥饿现象,甚至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宁。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如此大规模的蝗虫,吃是吃不掉的,不是吃不完,而是人和鸡等禽类根本没办法吃已经成灾的蝗虫。据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2019年第1期的论文《动物所在蝗虫群体防御机制研究中获进展》(原文见文末链接)研究:散居的沙漠蝗,靠保护色生活,可以吃,鸟喜欢吃;而集群的沙漠飞蝗会大量合成一种物质——苯乙腈,使其自身产生难闻而且有d的气味,蝗虫本身没吃,但一旦鸟类吞食,苯乙腈可能会转变为有d氢氰酸,导致鸟类的死亡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群居蝗虫分泌苯乙腈的过程



所以成灾的蝗虫威力巨大,在古代造成过巨大的危害。例如造成了严重的减产、引发饥荒,地方志中记载,“康熙十年,(凤阳)秋蝗飞入境,大灾。冬饿殍盈市,道路多弃小儿”,“咸丰七年,(萧县)春饥夏旱,六月间飞蝗蔽天”。乾隆二十七年九月,喀喇沙尔办事大臣达桑阿报告库尔勒“所种大小麦,因蝗蝻伤损,仅收三百余石”,而同一地方的轮台“大小麦俱已成熟,共收获八千一百余石”。著名的治蝗专家陈家祥教授,于1935年进行了统计,指出我国自公元前707 年至公元1935 年间共发生蝗灾796 次,平均每隔3 年发生1 次。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蝗虫卵



在蝗灾频发的生态灾害下,统治者想了许多措施进行反制。例如有源头治理法,意思就是去蝗虫产卵地扑杀蝗虫卵,即干涸的湖泊、水边等地方;或者养鸭以吃虫卵,夜间点火组成火把阵诱杀蝗虫,用扫帚、簸箕进行人工扑杀等等。



正是由于破坏性的后果,人们多管齐下。在采取实际赈灾措施的同时,也试图以祈求神灵的方式消灾弭祸。蝗神信仰也在发展起来——人们害怕蝗灾,一些迷信的人视蝗虫为神虫,认为蝗灾是“蝗神”在惩罚人类,于是为它们修建了蝗神庙,每日祭拜以求风调雨顺。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中国xx学者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根据全国各地地方志中对蝗灾的记载,绘制了“中国蝗神庙的分布”图(如下图所示)。这张图不仅反映了蝗神庙的分布情况,庙的密集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历史上哪些地方蝗灾频繁。他通过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蝗灾分布以黄河下游为最多,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格外严重,华中以南蝗灾逐渐减轻,至于福建、xx等地,根本没有蝗神庙分布;而且蝗灾与降水量、干旱程度关系密切。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庙宇分布



密集地修建蝗神庙,是因为人们出于惧怕的心理,把蝗虫看作是代表天庭惩罚政治人物为政过失的神灵,还把蝗灾的爆发视为官府贪婪暴虐的结果,要求君臣、老百姓自我反省,如东汉文学家蔡邕就说过“蝗虫,贪苛之所致也”,从而促使人们向蝗神求保佑。这些信仰,既反映了特定时期不利的气候条件,也体现了人们特殊的心理需求。古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依赖极大,灾害面前,往往无能为力。蝗虫超强的吞噬能力,让人们的心理从恐惧转为反抗最终变成无可奈何,最终只能将蝗虫供奉起来,祈求它保佑。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然而,祭拜蝗神、施行仁政并不能真正的阻止蝗灾。于是,人们又祭拜驱蝗神。例如在山东地区,有刘猛将军、八蜡(八种农业神)、金姑娘娘、沂山庙神、东平王等等,以除虫捍灾。所以,在中国古代,刘猛将军庙、蝗神庙、八蜡庙(又称虫王庙)都是并存的。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虫王庙



这些神灵中,有地方性的神灵,也有历史悠久、在全国都受祭拜的神灵。如八蜡信仰历史悠久,据《重修八蜡庙记》记载,八蜡祭祀“历代皆行之,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人复曰蜡,由汉而唐而宋异世相承,未之有改。”雍正初年,刘猛将军作为唯一的驱蝗正神被载入国家的祭祀仪式、被国家承认。



显而易见,自然灾害导致的蝗灾不能靠烧香、磕头制止,必须采取实际的、直接的行动。明代以后,虽然蝗神、刘猛将军、八蜡等神灵依然被人们祭拜,但随着对蝗灾认知的深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人们面对蝗灾时,开始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处理。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刘猛将军



人们开始研究防治蝗灾的办法,先后诞生了《捕蝗考》《捕蝗集要》《捕蝗必览》《捕蝗要诀》等治理蝗灾的著作。其中介绍了很多措施,例如发动群众捕捉蝗虫,乾隆十一年,宿州发生蝗灾,县令下令捕捉,参加者可以凭蝗虫换取粮食;或者捕捉蝗虫多的人,可以纳官受赏。面对蝗灾,明清时期的人们已经不再一味的祭拜,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捕捉、积极防御,对于蝗虫的畏惧和尊崇的心态也随之淡化。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捕蝗要诀》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捕蝗要诀》中介绍的捕蝗方法



到了近代,人们掌握了坑杀法、扑杀法、打杀法、诱杀法、禽杀法、火把阵、长蛇阵、响铃阵、泼水、涂d等科学方法进行防治。新中国成立之后 ,消灭蝗灾成为D和xx恢复和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1949年-1956年之间,各地广泛动员民众,推广药械治蝗、飞机治蝗,改造蝗区生态环境,使这一历史性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拜神灭蝗的方法逐渐消失。



现在,蝗灾已经多年未出现,人们大多已经不了解这种灾害,所以才出现了“以吃灭蝗”的段子。

蝗军来了!中国古代这样治蝗,成效几何?

连环画《飞机灭蝗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598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