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沽农场 农业旅游 绿色度假 放松心情
(迁入汉沽管理区的天津制冷企业亚通制冷。刘满仓摄)
(上世纪70年代,汉沽农场水泵厂技术人员探讨技术方案。)
一台锈迹斑斑的深井泵,凝结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一张40年前颁发的国务院嘉奖令,叙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今天的唐山汉沽管理区,是鼎鼎大名的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总投资近400亿元的150多个京津项目在这里签约落地。
“盐碱地”变“千斤场”
1951年11月,国营汉沽机械农场诞生在一片盐碱地上。“按照Dxx的指示,汉沽农场成立的目的,就是要为全国沿海滩涂大面积开垦种植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为全国粮食供应提供坚强保障。”要想在渤海湾的盐碱地上种出庄稼,必须先改良土壤,汉沽区志编纂委员会的陈忠时是农场的退休老职工,今年70岁了,他介绍,农场成立后,科技工作者根据“盐从水来,盐随水走”的规律,总结出“一洗、二排、三深沟”的技巧,即插秧前用甜水数次拉荒洗碱,插秧后勤排水洗碱,深挖排渠、毛渠控碱,有效解决了盐碱地种水稻防碱问题。经验推广开来,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近年来,陈忠时和一批汉沽农场的老人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汉沽历史的挖掘整理上。一部有关汉沽大泊村历史,记载始自公元1404年、52万字篇幅的《大泊村志》已于2015年出版,正在进行的汉沽管理区区志编纂也已接近尾声,预计明年问世。
陈忠时说,河北过去有9个大型省属农场,汉沽农场人口不多,面积在9个省属农场里倒数第3,但贡献却很大。
汉沽农场一分场,也就是今天唐山在天津境内的“飞地”汉沽管理区临津产业园,因为在粮食产量方面的卓越表现,196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万亩千斤场”,并将经验推广到全国。
“工业发达”的农场
上世纪70年代,天津大学教授王根庆在汉沽农场实验站培育出了水稻品种“津稻1187”。“津稻1187”成穗率高、耐旱性强,食用口感好,被推广到山东东营、辽宁盘锦以及河北白洋淀等地广泛种植。陈忠时回忆,汉沽农场种植的“津稻1187”,最高时一年曾向外供应达330万斤。
上世纪70年代,唐山原本发达的养猪业出现衰退,汉沽农场成功培育出了适应当地饲养条件的优质猪种“汉沽黑猪”。后来,汉沽农场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单位合作,用汉沽黑猪等猪种培育了国内第一个配套系猪种“冀合白猪”。
在汉沽农场的历史上,工业产值曾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这是怎样做到的?陈忠时说,1969年起担任农场D委书记的周承先提倡发展工业生产,以此为起点,汉沽人发挥聪明才智,也使汉沽农场研发的农业机械声名远播,最有名的是“三机一泵”,即“汉农12”小型拖拉机、小型收割机、小型播种机和“8JD”深井泵。
靠着“8JD”深井泵,汉沽农场曾有“百亩一眼井”之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汉沽农场的400多眼井有367眼被毁。由于经济基础好、技术水平高,汉沽人在重建期间重新打井,没花国家一分钱。
农垦精神永传
“卓然俯今,悠怀溯远”,正如汉沽农垦博物馆展厅内的一段话所说,农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2003年3月,汉沽农场由河北农垦局移交唐山市管辖,今天的唐山汉沽管理区宣告成立。2014年,汉沽经济开发区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汉沽管理区因优越的交通区位、广阔的发展空间、良好的人文底蕴,成为了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占地23亩、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汉沽农垦博物馆收集了展示汉沽农垦文化、历史脉络的2000余件展品。一个曾经的农场,如今的经济开发区,为什么要建这样一座博物馆呢?汉沽管理区D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焕庆说,汉沽农垦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个辉煌的成就。建立农垦博物馆,既是搭建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平台,也是对农垦发展奋斗历程的展示,更是弘扬和传承在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农垦精神,激励汉沽人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白波
通讯员 陈玲
流程编辑:吴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00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