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的欧菲怎么样,哈药的欧菲怎么样好用吗





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







编辑|老拿







哈药,中国医药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一个拥有31年历史的老牌药企,如今迎来至暗时刻。







3.95元/股,总市值不足百亿,这是哈药股份最新的收盘价。6月13日,哈药虽然微涨0.77%,但相较于2010年的“高光时刻”12.33元/股,市值已蒸发超过200亿元。最新数据显示,另一家老牌豪强广药白云山的总市值已达600亿元,而恒瑞制药的股价更是高达2600亿元,哈药与同业已不在一个量级。



哈药坠落:业绩连续5年下滑,产品屡曝不合格,还有药可救吗?











与股价相呼应的,是哈药成绩单。据2018年财报,哈药营业收入108.13亿元,同比下降10.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下降15.8%。而实际上,2018年已是哈药股份的营业收入连续第五年出现下滑。今年首季,哈药净利润-1.4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63亿元,预计第二季度也是一个字:亏。







哈药股份,缘何迎来至暗时刻?改革碰壁后,又能否自救?



哈药坠落:业绩连续5年下滑,产品屡曝不合格,还有药可救吗?







⊥17

16⊥中国首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利润双下滑



哈药集团成立于1988年,由哈尔滨市人民xx批准,并在原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所属的31家国有企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阵容堪称豪华。







1993年,哈药股份上市,并由此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此后,哈药还成为中国医药工业的各类榜单中的常客,但“三十年河东”,如今的哈药早已今非昔比。







4月23日,哈药股份公布2019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6.74亿元,同比下滑6.43%,归属净利润为-1.4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63亿元。此外,哈药还预测第二季度的业绩也不会明显好转,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累计净利润仍然为负。



哈药坠落:业绩连续5年下滑,产品屡曝不合格,还有药可救吗?











实际上,这并非哈药股份首次出现亏损,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10年达到11.3亿的高点后,便连续大跌到2013年的仅1.69亿元,此后虽有反弹但局势已定。而在营收方面,哈药在2013年实现181亿营收峰值后,同样处于一路下滑状态,2018年的营收甚至低于2010年。







从细分行业来看,近四年来, 哈药股份医药工业、商业板块营业收入均呈现下滑趋势,累计降幅分别为38.16%和 27.36%。从产品结构看,抗感染类产品作为主要产品之一,营业收入规模自2015年的29.37亿元下滑至2018年的12.41亿元,累计降幅57.75%。







工业与商业板块利润双下滑,产品竞争力逐年衰退,曾靠着几只广告而被许多普通消费者所熟知的哈药,如今已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



⊥17

16⊥“哈药模式”后遗症广告花费一年超30亿,研发占比仅1.71%



曾经风靡一时的“哈药模式”,也就是不靠研发而靠大量广告投入带动销售的经营模式,也终于露出弊端。







“有了新盖中盖高钙片,一片顶过去五片,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这是哈药此前主打产品的广告。每日N循环,堪称“**”神器。此外,加上哈药还经常请郭冬临等明星做代言,在2013年实现181亿营收峰值。







不过,与此同时,哈药股份销售费用也出现大规模增长,在2013年同样高达31.37亿元。市界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记录发现,迄今为止,哈药集团共有643条广告备案,而恒瑞医药则只有148条,仅为哈药的1/4。



哈药坠落:业绩连续5年下滑,产品屡曝不合格,还有药可救吗?











另外,“哈药模式”轻研发本身就是一个隐患,早期的几款明星产品,本身技术难度并不高,无法长期带来利润增长,而如今已然突显。即便如此,哈药股份2018年研发投入总额仅为1.85亿,占营业收入比例1.71%。







哈药深知创新不足。2018年的一季报中,哈药明确指出,从产品结构上看与竞品企业相比,近几年公司一方面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新品上市,另一方面不少产品因各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停产,阶段性或永久退出市场。







到2018年哈药股份共有211个产品(338个品规)在产在销,比2017年减少201个品规,折合销售收入过亿元。现有在销品种中,也有产品随着竞争日益激烈,进入市场成熟期甚至衰退期。







此外,由于政策关系,近期大量原料药厂家被关停并转,许多原料药品种产能和供应受到严重影响,价格出现明显波动。哈药股份原料药收入,便从2015年的6.12亿降到2018年的1.44亿,累计降幅76.47%。







雪上加霜的是,哈药股份所产一批紫杉醇注射液与中药饮片,在今年5月份被国家药监局通报产品问题。当然,这并非哈药产品首次出现问题。







2017年7月,标示为哈药世一堂生产的白矾,因铵盐问题被曝不合格。2018年1月,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药材分公司,因销售劣质白矾被没收违法所得。经济学家宋清辉曾表示,“药品事关消费者健康安全,产品屡次不合格会影响消费者对哈药股份的信任。”



⊥17

哈药自救改革屡屡碰壁,路在何方?



问题重重的哈药,终于走向自救道路。







早在2016年,哈药股份便实施销售改革,推行专营商模式,从而实现压力下放。具体内容为,哈药与专营商签署现款销售协议,而专营商给哈药股份缴纳保证金,以承诺基础业绩和经营规范。同时,哈药也会为专营商提供较高的激励回报。







不过,令哈药没想到的是,部分专营商为尽快收回成本,甚至出现串货加价现象,并最终导致哈药股份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东吴证券研报彼时指出,“营销模式切换,是哈药股份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除业务尝试外,哈药还在股东与人事层面试图进行调整。2017年底,投资哈药集团十几年的中信资本,宣布参与哈药集团新一轮混改,拟对哈药集团进行增资并取得控股股东地位,但在半年后却不了了之。就在今年3月,哈药股份宣布前诺华中国区总裁徐海瑛出任总经理,同时入职的还有刘帮民与肖强。但刘帮民上任仅半个月,便因“个人原因”辞去副总一职。







当然,屡屡碰壁的哈药股份还没有放弃,并开始试图通过加码保健品业务寻求新发展。近日,哈药股份收购美国保健品公司“健安喜”控股权终于落地,并预计在2019年三季度完成取得健安喜(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65%股权的交割事宜。







有业内人士认为,“哈药股份运营模式使得自营能力较为落后,缺乏对销售终端和渠道的控制,如何改变营销模式,将成为哈药股份提升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哈药股份再度生变。2月29日,哈药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哈药集团开始公开征集增资扩股事宜的意向投资者,待投资者确定后,相关各方将签署增资协议,哈药集团将由国有控股企业变为国有参股企业。







此外,完成本次增资扩股后,哈药集团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哈尔滨市国资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这意味着哈药集团很有可能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哈药,还有药可救吗?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市界】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42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