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步怎么样给司机结账,优步怎么样给司机结账呢

近日,在西安开网约车的师先生拨打华商报热线称,他在首汽约车平台上的账户被封闭,资金也对不上。首汽总公司和西安分公司推来推去,已经二十天了还没有解决。目前双方各执一词。业内专家分析,此事暴露出首汽约车在管理、支付系统或存在漏洞。
司机投诉
账户被封,金额对不上
“首汽约车”是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携手首汽集团联合打造的约租车平台。去年8月份,师先生通过首汽约车手机客户端加入了平台。每天跑了多少单、赚了多少钱,他都用本子记录下来。今年三月初,首汽公司以他开车打电话为由,停止了他的网约车司机资格和平台账户,还处以罚款。
“公司停了车,那我肯定就要把所有的账结了。可是,结账的时候才发现,本应属于我的4300元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师先生说,“我去过首汽约车西安分公司,一位女性工作人员承认有4300元不知去向。但是该公司工作人员认为,是我私下把乘客的钱收了。这根本不可能!因为系统就不允许司机直接收乘客的钱,就是我想收,也收不了,因为这些都是通过网上的平台进行支付。”
4月23日,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市西门附近见到了师先生,他向记者展示了银行流水、记账单据等凭证。华商报记者看到,他有建设银行打印的记录和银行网点盖章,时间是2018年11月到2009年3月。他说,不仅总金额对不上,具体金额也对不上,3月7日是540元,银行账面是347元左右,将近200元对不上。
“首汽公司让我找西安分公司,西安分公司让我找总公司,各方推来推去,已经一个多月了却无法解决。”师先生说。
采访现场
双方围绕钱去哪了产生争议
网约车账户上的4300元究竟去了哪里?师先生很是郁闷。对此,首汽约车西安分公司工作人员给华商报记者的回答是,可能主要是因为师先生操作不当造成的。
4月23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和师先生一起来到位于西安市西稍门十字附近的首汽约车西安分公司。该公司一位男性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和师先生,他说,已经知道师先生账户资金的事情,账户上的4300元确实不知去向,金额对不上,查询了后台数据,跟技术部门同事确认过了,他认为,可能是师先生操作方法不对,也就是说,乘客下车以后没有立刻付款,但师先生点击了确认按钮,系统认为师先生已经收到费用。
但是,对于首汽约车的这位男士工作人员的说法,师先生并不认可。师先生说,经过他查询才发现,账户里有4300多元的钱对不上。“我去打流水仔细查了才知道,不查还不知道这情况,其他人也有这个情况。”
这时,当时负责经办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她说,可能是因为师先生对于“代收”的理解产生了误解,也可能是师先生没参加首汽公司对司机的统一培训,不熟悉手机软件上的操作流程,他操作不当导致。也有可能是乘客下车通过扫码或现金等方式进行支付。此单约车业务至今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没办法还原当时的现场,没法找到视频证据,平台也没办法调取乘客的电话进行核实。
问题核心
首汽约车在支付方面或存漏洞
不管是滴滴、首汽,还是曹操专车等网约车平台,乘客都是通过平台约车,通过平台进行支付,平台不允许司机私自收钱。首汽约车的工作人员称,这4300元可能是乘客支付给了师先生。而师先生称,“从来没有收取过乘客的现金,乘客都是通过移动支付进行支付的。”
双方各执一词。对此,有业界专家指出,首汽约车平台出现这种问题,凸显出平台在支付环节,对于平台与司机的信息核对和监督管理方面,有瑕疵或存在漏洞。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平台在对司机采取封号及罚款等处罚时,如果司机账户内仍有余额,平台理应退还给司机。账户内金额对不上有多种可能性,包括司机误操作,比如在乘客未付款前点击确认,或者司机与乘客之间采取现金支付方式,当然也有可能是平台的原因,具体还需要调查核实。从该司机的说辞看,司机误操作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对不上的金额很高。如果确实属于司机误操作所致,平台也有责任,对于易产生误解的功能及操作环节,理应事先对司机进行培训,在操作时给予提醒。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余伟安律师表示,就本事件来讲,针对账户金额**,应以双方的合同约定为基础,结合其他案例来划分责任。从金额差异和分歧看,应该是长时间形成的,双方都有一定责任。作为公司,开发提供软件,应该对如何操作、使用、支付等尽到培训和管理责任,而不是让司机失误持续存在。目前来看,首汽约车在管理、支付方面或存在漏洞,如果公司的软件客户端本身有缺陷,则需要改进。如今互联网类新型平台、工具很多,软件的提供方大多拥有技术优势,应该对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负责任,及时查询支付环节、程序设计等技术方面是否有缺陷,出错提醒,减少差错等及时发现和改进。如果发现了错误而没有提醒,属于管理问题,平台方有一定责任。
律师观点
司机和平台都有责任
平台责任更大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保证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具有合法从业资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工作时长、服务频次等特点,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办法》允许平台与司机之间采用相对灵活的用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关系。
应该怎样看待师先生和首汽约车之间的**呢?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律师余伟安表示,界定师先生和首汽约车之间的法律关系和责任划分,首先要了解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还要结合其他案情及证据材料综合判断。师先生和首汽约车之间属于劳动关系还是其他合同关系,直接影响到双方之间**的界定和法律救济程序。
余伟安分析,如果是劳动关系,**就属于劳动争议,按照劳动争议法律程序处理。如果是合同关系,就按普通民事案件法律程序处理。总体看,双方都有一定责任。如果是司机初期操作失误,没有掌握平台使用方法,由司机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是司机操作失误,但平台不能发现失误,以至于造成更大的损失,平台就有更多的责任。因为平台作为技术提供者应该有培训、指导和及时发现司机操作失误及时止损的义务,对于扩大的损失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建议双方积极协商,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产业观察
全球网约车老大优步上市破发
“可能永远都无法盈利”
让投资者担忧
网约车这门生意,在共享经济光环的照耀下显得理直气壮和所向披靡。尤其是当网约车与资本市场挂钩,让这个行业更具有强大的财富膨胀想象力。然而,上周超级“独角兽”优步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IPO上市,市场首秀即遭破发。给全球共享出行网约车公司形成“当头一棒”,也凸显出在持续亏损的背景之下,全球投资人对网约车这个行业开始心存疑惑。
Uber上市股价破发市值缩水
被誉为全球最大网约车公司,优步已经在全球六大洲、63个国家、70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日均订单量达1400万次。美国当地时间5月10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5美元,计划发行1.8亿股股票,这也成为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IPO。然而,Uber开盘即破发,报42.49美元,截至收盘,股价下跌7.62%,报41.57美元,市值697亿美元。
“优步开盘跌破发行价,显示出全球投资人对网约车这个行业并不太看好。”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挂牌上市并不意味着从此一帆风顺,上市后公司获得资金,投资人获得变现渠道,公司能否获得全球投资者的关注还要看业绩。”
无论是此前已经登陆纳斯达克的“来福车”,还是上周上市的优步,或是已经暗下决心冲击上市的国内网约车老大滴滴,要证明其有能力实现盈利,还要在盈利模式上继续探寻和发掘。毕竟,目前全世界所有的网约车公司都没有实现盈利,“不知道如何实现盈利,正在困扰着这些巨头公司的CEO。”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助理分析师蒙慧欣分析,网约车行业到最后将是一家独大?还是巨头瓜分市场?或者长期博弈?目前尚不好判断。不过,网约车市场竞争加剧,能够促使各家不断完善服务和平台,对行业长远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五大瓶颈”让网约车发展存变数
华商报记者采访业内专家,整合梳理后发现,目前网约车至少存在五大问题待解决。
第一,网约车业务增长放缓。有网约车业务增长放缓,月度活跃平台消费者和营收数据增长下降。
第二,网约车盈利模式单一。大多依赖于从司机的劳动报酬中抽取佣金,在一定程度上,网约车与司机的利益不一致甚至发生冲突,平台实力不足往往降低优惠和车费分成。司机赚钱少容易流失。
第三,平台和司机的劳务关系和**。司机是主要的劳动者,但往往不是公司雇员,无法享受到公司福利,这让网约车公司将面临很多法律风险。2013年就有Uber司机提出集体诉讼,他们认为公司应该把他们归为雇员,而不是自由职业者。2016年,Uber同意支付一亿美元给部分提出起诉的司机。
第四,安全问题。这也是国内网约车目前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第五,补贴烧钱模式不可持续。今年2月,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的财务数据显示,滴滴2018年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其中仅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就达113亿元。
最让业界担心的是,优步上市的时候,在其招股书中列出了这样一句让全球投资者心生疑虑的话——公司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盈利的风险。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查京京 采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69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