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包括银匠、木匠、铁匠、皮匠、泥瓦匠、梳篦匠等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平时,民间多称其为老师儿。到了建国初期,他们被统称为手工业者,对个人且称为老师或师傅。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在对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xx引导他们走上了互助组、合作化道路,工匠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成为我国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随着体制的不断变化和行业领域的拓宽,加之生产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工匠行业逐步走上了生产(服务)经营型企业轨道。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大多数都组建成为工厂(社)或公司。他们成为杞县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商品生产和服务社会的主力军,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保障供给,搞活流通,稳定物价,繁荣市场,服务群众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xx一手对他们加强领导与服务,一手对他们引导和扶持。从1954年10月7日至1955年12月24日一年多的时间里,阳堌、城关等地所成立的18个包括木业、皮革、缝纫、建筑等行业的生产合作社,都是经郑州专员公署或开封专员公署批准成立的。之后,所成立的合作社,经杞县人民委员会(下称人委)和杞县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下称联社)批准。时任杞县人委县长张干卿兼任杞县联社理事会主任,县委委员郑明任手管科科长,办公地点设在原黉学院(后文化局办公处)。1963年3月,联社在全县12个公社设派出机构—联社办事处。
工匠业是人们生存、生产、生活的依托,它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尤其在杞县这个地理位置重要、历史文化悠久、能工巧匠辈出,人才济济且人口众多的地方,工匠人及其行业的存在,不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工匠最初之源无据考证,能说明问题的是,人类开始使用石器、骨器作为生产、生活用具时就是其源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发展变革,取而代之的就是铁器、铜器和木器了。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杞县主要工匠行业有:木工、铁工、陶工、皮工、布工、土工、金工、酿造工、编织工、建筑工等等。其中金工包括: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器具、工艺品的生产、加工与修理(详情另述);布工包括:棉纺、棉弹、丝绸、织布、织带(巾)、织袜、缝衣、印染等行业。编织工包括:编席、编筐(篮、斗、箕)、编篓、编笆、竹篾、笼箩、织帘等。编织业中的条编业又有黑条货和白条货之分。黑条货以当地盛产的灌木枝条为原料,如白蜡条、柳条、紫穗槐和香春柳等,不经特殊处理直接编成器具。白条货则是簸箕柳去皮后,在地窨荫凉避风处将器具编织而成,此行业在县北沙区常为多见。
进入明末清初,杞县工匠行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领域更为宽泛,门类也较为齐全。主要有冶炼业、铁业、木业、建筑业、陶瓷业、银炼业、纺织业、毛笔刻字业、戥秤业、修理业以及酿酒、腌制、条编、丝绸、皮草、皮革、丝线、编织、裁缝、竹木、笼箩、印染、铸造、锻造、石印、鞭炮、烟火、食品加工等四十多个行业。以纺织业为例,多以农村家庭妇女为主力军,男人也少有从事纺织业的。主要产品有绵绸、绫缎和土布等。土布居首,多为自用,余者同绵绸、绫缎交于客商收买。也有以此为职业常年经营的,县西南沙窝集(今沙沃乡)生产的土布、绸缎以做工精细、品质优良闻名遐迩,产品行销汴颍亳淮晋等地。所以说,明清是杞县工匠及其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直到现在,县域内有一些有名气的土特产品都始创于这个时期,如阳堌袁氏豆腐干、裴村店盛岗烟火和明德堂莫家酱菜等。这些产品几百年来,几经沧桑,久盛不衰,享誉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杞县有史以来以农业为主,这些工匠大都农忙时种田,农闭季节务工经商。但在县城和域内各大集镇,如阳堌、白丘、葛岗、傅集、圉镇、板木、高阳、沙窝等地,也有弃农操业常年经营者,在部分乡村也时而有之。其经营方式方法也是多样的:有门店经营者。如油坊、染坊、粉坊、槽坊(酿酒)和裁缝铺、铁业铺、木匠铺、银匠楼等。也有游乡经营的,他们通过走村串户或出售产品,或凭手艺赚钱,养家糊口。当然,也不乏门店经营、设点销售和游乡售卖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式。
作为工匠人,他们把手艺和技术当作赖以生存的依托,都有较强的商品质量意识和市场观念。例如素有“河南木锨王”之称的张振山,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平城东街(今平城乡),十四岁跟其伯父学手艺。后来,他生产的扬场锨、排杈在方圆数十公里内颇有名气。他生产的扬场锨,夜里在场里受潮后呈勺状形,一见太阳立刻恢复如故,被世人称奇,用起来更是轻巧便捷、得心应手。因此,他的产品在县北有较好的声誉,且货品销售十分抢手,常销往曲兴、袁坊、黄龙、陈留、朱仙镇、八里湾、瓦坡、土山岗、罗王、泥沟、阳堌等地。1964年,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农具大比武中,张振山的扬场锨被评为全省第一名,被誉为“河南木锨之王”称号,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破例设宴招待张振山,以示祝贺。省委第一书记亲购张振山木锨三百张,用作农业劳模奖品和外地市场推广 。从此,张振山扬场锨一炮走红,打入了省外市场,1964年至1966年,其产品远销到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后来,他加入了平城铁木业社,上世纪七十年代,张振山从平城机械厂退休。还有县北的刘黑塔寨村(今柿园乡)的孟广华,县城书院街的曹洪尤,他们生于民国初期,有的自幼从师当徒,有的门里出身,常年从事丝线(剌绣用线,本地称扎花线)生产经营,虽为小打小闹,也能解其温饱之忧。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国家对工商业、小手工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他们加入了手工业合作社,后来都成为国家正式职工。1958年,开封地区在县西关(后金属线材厂址)建针织厂,他们俩双双调入该厂。1964年国家对工业提出“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该企业下马,他们又重新回到生产合作社,从事丝线生产,产品由县纺织品公司包销,然后,根据国家分配计划,分销到外地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到了“文革”时期,学习业务、钻研技术备受冷漠,青年工人只跟其生产,忽略技术学习和师徒之间的工艺传承。从人在艺“冷”的地步,到了人故艺绝的境地。
门店经营在县城者居多,各大集镇也常有之,例如裁坊。裁坊也叫裁缝铺,早期在杞地属于空白,最早出现是在清同治年间。他们作业的方式是对外加工服装,靠雇来的女工进行手工制作,加工对象以官方绅士、民间富豪为最多。品种有大衫、礼帽、马褂、长袍、旗袍、唐装和戏装及民间故衣等。到了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县城初有缝纫机。之后,封丘县贺景安购置缝纫机在城隍庙西廊房设铺经营,直到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贺将裁坊转交给了其表弟石珍经营,后石珍又购置缝纫机四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县南郝寨村(今五里河镇)赵济堂在石手下当徒学艺。此时,石家裁坊有两师二徒,主要是来料加工(消费者自备布料,加工为成衣)。直到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因生意不景气关门停业。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赵济堂用四十块银元买了一部缝纫机自营。次年,何世贵也开始自营裁缝业务。至此,县城已有聂辅臣、王立贤、孙贵章(长垣人)、赵济堂四五家裁坊。就其规模来说,以聂氏裁坊最大,有房屋十间,收徒四五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杞县缝纫业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各大集镇先后大都设置了裁坊,到了1948年,县境内又增加了王文亮、杨世魁、田洪恩、王文彪、李来华、代西云、张广文、吴振山、王耀华、赵全思、邢桂芬等十多家缝纫业者。1953年,共有十七家裁坊响应xx号召,加入了手工业互助组,后转为合作社,他们统归县人委手工业科领导和管理。
再说游乡经营者。游乡者以戥秤补锅、劁猪骟狗、售针头线脑、发卡梳篦,打袜子织猴帽、修锁配钥匙者居多。由于行业繁多,这里仅以戥秤业为例。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前后,杞县城内没有做木杆秤的店铺。当时,只有长葛县罗庄村罗永山、罗万友父子,经常来杞县游乡串户,专制木秤,并不时在县城摆摊设点经营秤业。民国七年(公元1918),罗万友携家带口由长葛县迁往杞县定居,在县城里设铺经营。当时,杞县境内木秤种类多样,计量不一,如:称金用裤秤,十七两算一斤;称粮用天平秤(非现用天平),十六两五算一斤;称柴草用盒子秤,二合一算一斤,后改为二十两算一斤;截半秤,一斤半算一斤;抽芯段秤,一秤双砣;还有加六加四秤,既一百六十斤或一百四十斤算一百斤等等。邮电部门用的是古连秤,它相当于现在的千克制,五百克算一古连,一古连相当于一市斤。这些计量不一,五花八门的秤,从清朝末年一至延用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而戥秤业者,也只能根据用户需求而制作,罗家秤铺当然也不例外。他们除了店铺经营,时常担起挑子,四处游乡,走遍了杞县及周边的兰封、开封、陈留、通许、太康、睢县、民权、柘城、曹县等地,制作了多种计量单位不同、长短不一的木秤。直到1953年,杞县人民xx为了规范计量单位,对木秤进行了改革,并在县xx设立第三科,陈亮启任科长,专负其责。是年,开封计量局毛姓主任来杞检查木秤改革情况。与此同时,上级发文,宣布原有木秤通通废除,按照上级发放的三六六法码,统一制作使用十六两秤。1952年秋,官庄供销社用十六两秤收购棉花,计算起来十分麻烦,罗清泉给他们做了两杆可达五十斤重的十两制木秤。后来,他们又给葛岗供销合作社做了一杆十两制木秤,经两社试用,反映良好。在xx倡导支持下,罗清泉、罗金鼎父子开始向全县十二个供销合作社推广十两制木秤。当时,社会上仍用十六两制木秤。直到1958年,国务院发布文件、布告,正式在全国推行十两制木秤,而十六两秤随之废除,退出了历史舞台。国家计量制度的改革,使十两制木秤在杞县全面推开,县科委主任陈松年亲自主抓此项工作。此时的罗家秤铺,已于1953年5月加入了手工业互助组,后转为合作社,他们早已不再走乡入村招揽生意了。值得一提的是,杞县境内十两制木秤的推广和使用,比国家推行此项改革,提前了整整六年。
再说一个既特殊又非常普通的行业,那就是木业。说它特殊,是因为此行业规矩多,说它普通,是因为它走进千家万户,人人都离不开它。“一学吃(尺),二学镆(磨),学会吃馍(尺磨)再学活。”“一年满,二年圆,过了三年才挣钱”,这是木匠业内的行话,而非笑话。意思是徒弟在规定时间内学不会尺磨,不但不让吃饭,还要挨师傅的板子。学会“尺磨”之后,再学“满”活和“圆”活。所谓“满”活,是指长线活,各种家具和门窗等便是长线活之范围。而“圆”活又叫圆线活,则是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作业项目。例如:红车子、太平车、汽马车、官员出入和民间婚嫁所乘坐的轿子、建筑物各种雕刻,以及其他精雕细刻之物品和器具等等。
按工匠行业来说,木匠和铁匠在杞县的历史最为悠久,分布范围最为广泛。在杞县境内,已存在了数千年的历史,且点多面广,人员众多,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几千年来,身为木匠者一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都因生活所迫,投师学艺,找个生存的门路。学徒期间受苦受累,身心备受煎熬。前面所说的吃馍(尺磨),就是师者对徒弟带有警示性的技术传授,当徒者必须先学会准确地使用尺子,把握好分寸,绝不可有丝毫差错。行内有“短铁匠,长木匠”之说,意思是说铁匠料下短了,拍拍打打还可以用,木匠则不同,把握不好尺寸,料下短了,不但费料费工时,有时,还会误事受到事主的埋怨或惩罚。当徒弟不会“尺磨”,师傅不让吃饭或挨板子,出师后当匠人如果忽略了“尺磨”,同样掏力气挣不来银两,没有饭吃。当然,所谓“磨”就是对工具中的刃具类如斧刨锛锯凿的悉心打磨。锋利的工具,干起活来,得心应手,就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
近代以来至共和国成立之前,县城内木匠铺分布可谓是星罗棋布。远的不说,就说民初时期就已初具规模了。到民国二十年(1931)黄殿臣在大西门里开设木匠铺已多时日,并收文化东街郇永成为徒。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李金玉在小西门,杨子成在坊子街,刘继昌在南门里,王殿清在薛隅首,都先后开办了木匠铺,每铺一师一徒。之后,又有文化东街郇永成,城隍庙前街刘宪贞,坊子街王子汉,北门里李士具,东关大街晏金玉、孔凡道、李克昌、王德新、黄学俭、蒋敏华、张殿云等十九户相继开业,他们农忙时务农,农闲季务工。当然,遇有婚丧嫁娶红白事儿,如做棺木、嫁妆时是不分忙闲季节的,他们随叫随到,绝不会误事。这既是行业规矩,也是经营之道,更是作为匠人应秉持之本分。
共和国成立之前,木匠行业归国民xx县商务会管理。由于木业与当时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xx明令此行业不向xx缴纳税款,以便于其发展生产,扩大规模,服务民众。但遇有大事件发生,xx会不定时向其摊派捐款事项。
1952年,杞县城镇的木业行业大都走上了合作化道路,成立了木业生产合作社或供销生产合作社,xx也将其部分生产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纳入了国家计划。1952年,在合作社的领导下,赵广中在县城南门里负责组建了互助组。是年,郇永成又在文化东街路南也组建了兑股金的私人联营木工组。1955年,文化东街木工组与南门里木工组合并,在县城南门里路东,成立了木业生产合作社(县木器厂前身),丁文喜任主任。那时,社领导都不脱产,与社员一起参加劳动。组织上归县人委手管科(县手工业管理局,简称手管局的前身)领导。1952年,在阳堌、平城、葛岗、官庄等地相继成立了铁木业加工组。后来,以此为班底,相继成立了各区(乡公社)铁木业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称为公社机械厂。上级对它们实行双重领导和管理,除了归驻地区、公社(乡镇)D委xx领导之外,先后归县人委手管科、手管局、县革委生产组,工交组、工交局、工业局、第二工业局、社队企业局和乡镇企业局领导。(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74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