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坼怎么样,江苏吴江木浪桥图片


















木行港是条河,也是个自然村,现属苏州吴江八坼街道直港村,原是八坼、宛坪和平望三个公社交界处的三联大队一、二生产队所在地。



大浪淘沙,一尊还酹江月。逝去的苏州吴江木行港











以木行桥为界,港西桥南,沿河经过约50米的田埂,便是二队的公场,公场沿河边有三间坐北朝南的仓库,西边是生产队的猪棚和牛棚,并行于仓库成L型,再南就是平望双庙头大队的农田了。







港西桥北堍,第一户是知青尹老师的家,是他结婚时造的两间平房,其他有张姓和陈姓12户人家。







港东桥南100米左右,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沟渠,长约50米,深有2米多,东头接农田,西通木行港,是东边百来亩农田的主要出水通道。因长年沟底积水,南边又紧挨着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4米的竹园子,两壁长满了青苔。竹园南边,是村民的自留地,有10来亩,却有6个土坟,四周杂草杂树丛生,刮风下雨时,竹子和树枝发出的怪声很是怕人,除了大人在那里劳作外,小孩都不会去。知青尹老师家开门就能看到那片竹园子,他很是喜欢,还幽默地说,宁可食无肉,不可不看竹。







港东桥北,住着陆、翁和宋姓10户人家,除了3户是二队的社员外,其他是部分一队社员,还有张姓、朱姓的社员住在孟将港上,那是木行港向北千余米后转东去的一条河。在L型的南向转角处,有一队的公场,也有仓库、猪棚和牛棚,都是一队的主要生产资料。







木行港隔河两岸,人家依河并行而建,房子间有联有隔,场地都相通,共用一个河桥。两岸的人家,大致是河桥对河桥,前后落差不会太大。河桥中,张阿龙家的最气派,两块长约3米的条石并行,分了9个台阶,两边用侧石镶嵌,还有穿耳孔,上面复盖雕龙的花岗石,十分大气。







最能称得上漂亮的,还是木行港的姑娘。春天里,姑娘的脸庞,像满地金花菜开出的朵朵小花,红彤彤的,姑娘的身材,就像出土的春笋,修长长的;秋天里,姑娘采上荆树叶,放在水盆里揉几下,过滤后成了天然的护发水,把头发浸泡在其中,养成了飘逸的乌发,看上去个个水灵灵的。



大浪淘沙,一尊还酹江月。逝去的苏州吴江木行港











木行港有一种生态美。一条不宽的河,窄的地方不超过10米,但河水很清澈。初夏的早上,在河桥头的石板上,都能看到小鲈鱼贴着石板钻进钻出,在石板的缝间,还能摸到螺蛳、河虾。冬天,河上结了厚厚的冰,小孩可以在冰床上来回走动。下雪后,雪花飘落在结冰的河床上,给整条小河盖上厚厚的一床冬被,蜿蜒数千米,仿佛是伏在两岸人家间的一条即将吐丝的蚕宝宝,白白的、绵绵的。农田也很肥沃,很有地力。油菜、麦子收割前,田埂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田地里还有丰腴的青草,打一篮子杂草,是家猪最好的饲料,吃了只长肉不长膘。油菜、麦子收割后,溉上河水,田地下的蚯蚓、黄鳝、泥鳅或游在水田间,或爬到田埂上。鸭子赶到田地里,就会吃得饱饱的,一天不用喂食了,产蛋又大又勤奋。







大集体生产时,两个生产队的大人,白天各自参加农田劳作,晚上则集中上扫盲课;两岸的小孩成群结队,或捉迷藏,或排演样板戏,十分有趣。盛夏,歇工回家的男人,脱去上衣和外裤,顺水洗澡;女人则就着河桥石板,也浸泡在河水中冲凉,隔河对岸还要聊些家常,这是木行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居住在木行港的人家本来就不多。知青尹老师在木行港住了十来年后,带着老婆孩子返城了。翁家老一辈三兄弟中,老大生有5个儿子,5个儿子后来都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居所,春节或清明等传统节日来一下外,老宅都空关了。陈家和陆家有2户都预**到集中居住点去了。







随着乡村公路村村通,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即便住在老家的,也大都早出晚归打工去了,孩子们到合并后的直港村小学上学去了,除了几个80岁左右的老人外,白天,整个木行港几乎看不到人了。没了人气,村子显得十分寂寥。



大浪淘沙,一尊还酹江月。逝去的苏州吴江木行港











去年,知青尹老师回到老村庄,听说木行港村已纳入非自然村建设规划,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消失,有些不舍,又感到欣慰。他说,木行港村的消亡,说明木行港人走出了村庄,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大浪淘沙,一尊还酹江月。我们都是木行港的过客,让木行港的河水去见证历史吧!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月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82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