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富塑胶厂怎么样,海边电影院百度百科

互联网时代,能称得上几代人共同记忆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露天电影可能是其中最浪漫的一种。
或在胡同口小广场上,或在村头大树下,三三两两老老少少席地而坐,扯一块幕布,夜色做暗房,放映机一开,枯燥的生活就多了些许调味……
多年后,有了舒适的影院,在家看电影也不过动动鼠标的事情,但露天影院在不少人心中仍然满满的回忆,怀念童年,怀念曾经一起看电影的人,怀念曾经纯粹的满足和幸福。
8月末的秦皇岛海边,FIRST青年电影展将银幕从影院搬到沙滩,把电影又带回了露天。
在海边露天电影院看「无缘」院线的国产良心
影展被安排在蔚蓝海岸沙滩放映
日沉月升时,海风微潮,浪头拍打沙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水咸,三天展映,有五部影展竞赛优秀剧情片,更有两部短片《夏风沉醉的晚上》《下午过去了一半》的大银幕首映,用电影视听语言诠释东方日常的感受。
躺在充气沙发上,或者赤脚盘坐在沙滩上,一群热爱电影的人聚在一起,或安静观影,或小声交流,少了影院的各种拘束,体验着别人的苦辣酸甜。
电影,好久不见。
电影,需要一些仪式感
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一部作品的最终放映意味着真正的诞生。而对于电影策展人来说,选择什么影片、在哪里放映,就是在定义自己的价值。
为了筹备此次FIRST影展×蔚蓝海岸沙滩展映,组织者不惜斥巨资购置了一套2K放映设备——2K放映机已经是全球影院标配,绝大部分数字版电影分辨率也都是2K的。同时,为了提升观影沉浸感,即便是露天放映,也配备了一套5.1声道杜比音响系统。
电影又被称作「第七艺术」,需要一些仪式感。科技给享受优质内容提供辅助,同时也是组织者的自信。舞台越大,如果台上表演空有精致外壳而缺乏内在魅力,缺陷会被成倍放大,架空的塑料感亦会愈加明显。

在海边露天电影院看「无缘」院线的国产良心
展映区不大,但坐满了人
?显然FIRST影人并不担心展映片的质量。第一天放映结束后,FIRST策展人段炼说:「今天吹着海风看电影,想到七、八年前在西宁青海湖的露天放映,那些遥远的记忆重返。看到现场很多孩子,我们坚持给更年轻的观众带来有人文价值和普世情感的影片,让他们看电影、看艺术电影、看作者电影,得到熏陶成长。
这一天FIRST给影迷们带来的是三部短片:2020年FIRST青年电影节最佳短片奖《修容镇》,以及来自(中国)xx的两部本届入围作品,《家庭式》《妈妈》。
FIRST是有「短片血统」的。十多年坚持,如今算得上块金字招牌的FIRST青年电影展,已培养出数百位电影新锐力量,而其中大多数是从短片开始「练手」,发出的第一声。
海风阵阵,个体的生命经验由影像传递到台下,在观众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一种划动短视频平台带不来的愉悦。
电影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
时间都去哪儿了
三天的展映,并没设置明确的主题。不过有意无意之间,七部长片短片纵览下来,或多或少与一个字相关:家。
家的概念总是深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家也是导演反哺人生的第一站。近些年的中国青年导演,越来越多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巧妙地根植于家庭单位,用个人经历滋养作品,比如陆庆屹导演的《四个春天》,再如FIRST这次展映的《八月》《春江水暖》。
张大磊导演的《八月》,是篇80后献给自己童年记忆的散文诗,讲述1990年代一个懵懂幼童眼中的成人世界日常,情节松散,缺乏当下常言的「爆点」。如他接受采访时所说,「那时候每个人都不用为了一个目的或者为了一个什么一定要完成的事情去奔忙或者是锻炼自己,而是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的发生,自然而然的结束。」

在海边露天电影院看「无缘」院线的国产良心
《八月》剧照
?也许从社会经济发展来衡量,片中「父亲」所在的国营工厂并不值得留恋,然而对曾在此生活过的人,有过类似经历、回忆的人,这些记忆却有着特殊的魅力。
2016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上映25周年,《八月》拿下了当年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新演员奖。
《八月》全片九成九的内容是以黑白色呈现,只有结尾回归彩色,用导演自己说法,「之前是梦,这(彩色片段)是现实。」
张大磊导演最新拍摄的短片作品《下午过去了一半》,情节承接《八月》。依然是那个院落和家庭,生活平静、日常且细碎。双截棍不离手的小雷长大了,依旧寡言,多了青年人拽拽的叛逆(或者说幼稚)。
在海边露天电影院看「无缘」院线的国产良心
《下午过去了一半》宣传海报
?这依然是个含蓄的故事,情感藏在姥爷早早出门买回来的西瓜里,在午后葡萄藤下翻看的泛黄旧照片,在姥爷凝望外孙离家去留学时的背影……
本来《下午过去了一半》是一首歌名,收在民谣歌手钟立风的专辑《疯狂的果实》中。张大磊导演说,他喜欢歌名和歌带来的那种很淡的伤感。时间都过去一半儿了,有些东西还是没有挽回。
但时间是停留不了的。
《春江水暖》错过院线,不知是谁的遗憾
巧的是,顾晓刚导演的长片《春江水暖》与最新短片《夏风沉醉的晚上》也是互文和延续关系——拍摄班底都是同一套。
《春江水暖》,8月21日已经在国内视频网站上线。但遗憾的是,原定的院线上映安排,因为「时代、市场的桎梏」,被临时取消——能在海边通过大银幕看到,倒成了一种幸运。
这部片子已经「先声夺人」了整整一年,它在2019年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拿下了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亮相大奖;而去年的戛纳电影节,这部片子更是成为「影评人周」单元创立57年来首部选为闭幕影片的华语片。该单元主席查尔斯·泰松给出的评价:这是一部「真正让人一见倾心」的电影。
片子情节概述起来,比《八月》还要简单:浙江杭州富春江畔,四个儿子照顾生病的母亲。故事很短,但导演拍出的画面意境却长,绵柔如绍兴黄酒一杯。
在海边露天电影院看「无缘」院线的国产良心
《春江水暖》剧照
?大银幕上,长镜头徐徐铺开,大量的空镜、远景,人物只在景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在画中游」,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与电影美学在此刻呼应与融合。
极其唯美的画面背后,却又是富春江边无比真实的风物图景,甚至几近一部纪录片:九成以上纯素人演员——绝大部分是导演亲戚——带来的,是最地道的富阳方言,是最纯粹的当地风俗,新人成亲拜樟树、拜江水,占卜、放生祈福……
四兄弟面临的,也都是很多中国家庭会面临的现实难题:房价、**、婚恋、养老……但观众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不是社交媒体渲染出的狗血抓马,而是传统中国人的隐忍、坚韧、乐观。
「最近几年,家乡突然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更新,我特别想通过电影把这种时代感捕捉和呈现出来。」顾晓刚说,他发现最美好、最感动的事物一直在身边。生活的诗意不只在远方,也在乡土。
制作《夏风沉醉的晚上》的想法,倒是要「艺术」的多,「基于一个’电影之船’的创意发散的」——片名灵感来自导演同乡郁达夫先生的《春风沉醉的晚上》。
在海边露天电影院看「无缘」院线的国产良心
《夏风沉醉的晚上》宣传海报
?故事时间线对应《春江水暖》,像是其补充片,或者是未尽的部分,在海边展映时,导演解释说,「剧本前后改了蛮多稿,最开始想拍我二叔,也就是《春江水暖》里的老三,展开讲他的d徒故事,有一些黑帮片元素。不过后来被推翻了。」
结尾依旧是意境满满的长镜头:渔船载着一张银幕顺富春江而下,《春江水暖》里的长镜头忽隐忽现,岸边的人是真实的现场观众,真实的反应,望向银幕,凝视它远行。
「我想借这样的方式,敬天敬地敬人,敬富春江。」顾晓刚导演的话,结合《春江水暖》现实,别有一番滋味,「人生纵然有桎梏,生活仍是要向前。当然,电影也是。」
前进吧,电影!前进吧,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91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