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四川日报》刊发《古城会理: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整版文章,关注日前2023年环四川穿越大凉山会理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在凉山州会理市火热开赛,会理通过“体育+”,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会理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成果,传播会理红色文化,促进文、体、旅融合健康发展。近年来,会理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的人文景点和民族特色、日渐完善的基础建设,把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工作作为重要工程,精心打造会理旅游线路,创造会理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5月29日《四川日报》截图
日新月异的会理。
2023年环四川穿越大凉山会理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现场。
会理会议纪念地。黄正伟摄。
会理古城。周能发摄。
会理端午传统风俗吸引了八方游客。黄正伟摄。
会理茭白。黄正伟摄。
5月21日,2023年环四川穿越大凉山会理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在凉山州会理市火热开赛,并迅速成为会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这场赛事在会理市仙人湖景区举行,比赛线路途经会理会议纪念地景区。300余名中外运动员在同场竞技的同时,还领略到会理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文物古迹、丰富的特色美食,感受会理深厚的历史文化。借助这场赛事扩大会理旅游的影响力,提升其美誉度,通过“体育+”,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会理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成果,传播会理红色文化,促进文、体、旅融合健康发展。
清晨,会理市城区中心钟鼓楼的晨钟敲响,这座千年古城醒来。不止钟鼓楼,历史悠久的城门洞、会理会议纪念地景区、龙肘山索玛花海、乡村旅游的好去处铁厂红景区……今年“五一”假期,由于德会高速建成通车,到会理的游客明显增多。据会理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会理市各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24.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1175.6万元。
会理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古称会无、会川。202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会理撤县设市。
会理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南与滇西及南亚商贸往来重地,为古丝绸南路必经要塞,素有“川滇锁钥”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明城市。如今的会理交通便利,国道108线、353线、245线盘旋于山巅沟谷间,德会高速公路、宜攀高速公路会东至会理段于2022年底建成通车,为会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的人文景点和民族特色、日渐完善的基础建设,会理市把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工作作为重要工程,精心打造会理旅游线路,创造会理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三条精品线路
多维度展示会理历史与山水
会理地处金沙江以北的群山环抱之中,有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历史文化之旅。会理有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卫城,有供奉汉字始祖仓颉的庙宇,有攀西地区最大最完整的古代书院,有建筑风貌各异的古民居院落,有距今2.6亿年的恐龙化石,有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文物,有历尽岁月沧桑的南丝路遗迹和马帮文化,有延续千百年的端午习俗。跟随会理历史的脚步,走进这座千年古城,一起领略远古文明、重回汉唐盛世、体味明清之风。
红色经典之旅。1935年5月,一支英雄的队伍从会理走过,留下了革命的足迹。智取厘金卡、巧渡金沙江,标志着xx红军彻底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激战狮子山、围攻会理城,体现了xx红军百折不挠、不畏强敌的优良品质;会理会议的胜利召开,确定了xx红军北上路线和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2019年3月,会理会议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拥有会理会议纪念广场、纪念碑、临时会议草棚等红色景观。如今,前来纪念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游人络绎不绝。近年来,会理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重视保护革命文物和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以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为引领,提升红色旅游景区服务水平和吸引力,加快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山水民俗之旅。从金沙江畔到龙肘山脉,从杜鹃花海到高原草甸,从南丝路重镇到灵关古道,从40万亩石榴园到石榴酒庄,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到中国传统村落,从白沙村祭龙节到热带傣乡泼水节,“川滇锁钥”的特殊地理位置塑造了会理独具魅力的多元化民俗风情;亚热带半湿润垂直型立体气候和地处神奇的北纬26°,造就了会理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繁盛的地方物产。
四年精心努力
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近四年来,会理市全力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整合全市旅游资源,落实一系列工作举措,在文旅品牌、产业融合发展、宣传营销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7月,会理市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天府旅游名县这个‘金字招牌’含金量很高,有助于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全域旅游纵深发展的创新实践。”会理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在工作机制上,会理成立以市委、市xx主要领导任双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统筹开展全市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纳入目标绩效年度考核体系,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督查考核,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在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先给予保障。
会理编制完成《会理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年)》《会理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等重点旅游发展规划,深入挖掘特色文旅资源,不断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会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研学示范基地、龙肘山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皎平渡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等重点文旅项目有序推进。
会理积极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常态化的检查和日常工作,保障旅游秩序和旅游环境持续向好。
2022年,在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的基础上,会理突出文旅首位产业,全面提升古城核心区质量,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加快打造“会理—丽江—大理”古城文旅新环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会理将持续推动投资超400亿元的文旅康养度假区建设,把会理建成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典范、乡村振兴的标杆,形成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打造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奋进中的会理,正铆足劲儿全力打造“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山水民俗”为一体的文旅产业,用实际行动跑出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预计到2025年
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将双升双增
“五一”假日期间,会理会议纪念地景区游人如织,他们或是在纪念碑前了解红色历史,感受浓郁的红色文化,或是在景区内的仙人湖观水天一色,赏落日余晖。
会理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为目标,以打造文旅品牌为重要抓手,以建设文旅项目为重要载体,着力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预计到2025年,会理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将双升双增,年旅游接待达到千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
会理将融合理念贯穿于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推动文旅与教育、科技、体育、金融、农业、工业、娱乐等行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旅游业的外延和边界,延伸产业链条、丰富发展模式。
会理市着力打造“一核两片三带八点”文旅产业区,努力形成“1+1+4+20+N”的文旅产业布局。建设特色旅游廊道1条7公里,旅游绿道1条4.1公里,自驾车营地1个,旅游驿站1个,旅游集散中心1个,旅游综合服务中心10个,旅游咨询服务点20余个。
强化项目建设,打响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会理进一步激活文旅资源,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旅游服务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升级。支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精品线路、精品项目,充分发挥项目投资的带动作用,不断壮大文化旅游经营主体。
抓住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契机,会理正力促旅游相关业态提高服务水平,高标准打造一批精品酒店、精品民宿,改造一批高水准的旅游、文化、医疗等服务设施,营造诚信、健康、友好的旅游环境。
继会理古城、会理会议纪念地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会理古城—仙人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绿陶文化产业园、张姑娘桥、铁厂红景区等9个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会理还创建了国家5星级乡村酒店1家、4星级乡村酒店1家、4星级乡村农家乐6家、3星级乡村农家乐9家,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创和旅游商品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增长点。会理将加大多元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力度,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单位、院校、社团组织以及个人等多方力量开展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争取打造更多会理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
“抓好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天府旅游名县是全市之大计。”会理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全市上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补短板、强弱项,积极争当创建者、宣传者、代言人,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为天府旅游名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力争2023年顺利进入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行列,为实现文旅跨越,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侯海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95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