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是家长们的共识。
读到一则报道,一位在师范院校任教的妈妈告诉记者,她给5岁的儿子报了7个兴趣班,包括数学、书法、美术等。作为教育工作者,她认为这都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于80、90后宝妈宝爸们来说,他们的童年多是像野孩子一样疯玩中度过的。如今,自己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工作或发展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不自觉的就把自己的不利之处的原因归咎于少壮没有“努力”,方致老大的“伤悲”。于是,对于自家孩子的教育,则是无比的上心。
笔者的孩子,亦是如此。如今虽然才10多岁,曾经报过的班那真是五花八门:书法、绘画、跆拳道、围棋、钢琴、小号、魔术、游泳等。
最近,网上盛传的一个五年级小学生作文《烦恼的事》,说的就是课外班。“每天不是上学就是兴趣班,一周排下来将近10个兴趣班,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受到限制。星期三的素描,星期四的体育,星期五的阅读、奥数,星期六的英语、击剑,星期日的语文、数学、篮球等,所有课上完了还要上学,总觉得现在自己很像大学生。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上了那么多班,成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其实只有中上等。”
为什么要报这么多的培训班,原因如下:
第一、孩子要成长,一定要让他成为有素质的人。父母们认为,孩子不能再像自己一样,只是一个会学习,能考高分的人,要成为一个有生活趣味的人。于是,参加一些兴趣班,成为了一种时尚。
第二、培训市场的疯狂宣传,让家长的观念迷失。看看幼儿园、小学门前,那些发小广告的人,每天他们比家长还要准时、辛苦的来到校园门口,为你送上他们的宣传广告。
第三、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误区。许多学钢琴的家长似乎都的一个冠冕的理由:不是要让孩子成为专业人才,而是要多一个兴趣,会一种乐器。笔者发现,孩子长大后,最不愿意摸的乐器,最不感兴趣的乐器,就是小时候上过培训班的那种。
有专家分析,父母们要掌握好学与玩的平衡。一方面, 理性分析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短处,选择最适合的课外班,不求数量,更重质量。 另一方面,给孩子留出玩耍、休息、放空的时间。毕竟还有很多东西不是学校教育和课外班能给予的,孩子要学习的不只有知识。
孩子的童年应该怎样度过?每天像野孩子一样疯玩,无所事事肯定不合适,但是,每天穿走于多个兴趣班,那也不是一个幸福 的童年!不过,少上一些兴趣班,家长多一些陪伴,多行路,肯定是不错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97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