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正棋山怎么样,威海生态环保网

生态是国际化的保障,是威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威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整个辖区碧海环绕、山峦叠翠,处处体现着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威海的空气质量连续六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威海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环保工作和环境质量“双领先”战略。
威海:生态之城——国际生态环保样板
威海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入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荣获社会领域最高环保奖项“中华环境奖”,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华夏城被命名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9年,威海获全省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单项奖第一名;2020年,威海生态环境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名;2021年,威海环境空气质量连续6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继续保持全省领先,PM2.5浓度在全省第一个达到世卫组织空气质量过渡时期第二阶段目标,优良率在全省唯一超过90%;威海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指数居沿海7市第1位、全省第3位,荣成沽河提前4年实现“提优Ⅲ”目标;威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全省第一;威海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威海生态工业园区数量居全省第一;荣成市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威海xx新区被命名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开展多项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保卫战
坚持每微克必争、每天必争、每个环节必争,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移动源和重污染天气“四个关键问题”,严格落实专项督查、问题曝光、销号管理、预警约谈、考核问责、生态补偿“六项机制”,圆满完成41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威海PM2.5浓度为24μg/m3,优良率为90.1%,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秸秆禁烧连续多年“零火点”。
威海:生态之城——国际生态环保样板
碧水保卫战
威海出台了《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威海市海岸带保护条例》等法规,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加强重点河流水质超标预警、通报、督办,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按照“查、测、溯、治”要求推进4855个入海排污口、384个入河排污口整治,科学划分1568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重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
全市2382个行政村累计完成94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占比39.71%,提前一年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全域动态清零。荣成烟墩角村等4项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列入省“秀水乡村”第一批典型经验。
威海:生态之城——国际生态环保样板
净土保卫战
威海出台了《威海市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威海市山体保护条例》等法规,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在全省土壤、地下水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实验室检查和监测比对,在全国座谈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威海:生态之城——国际生态环保样板
加强“无废城市”建设
威海市作为全国“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全省唯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威海持续强化创新意识,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
威海:生态之城——国际生态环保样板
高层次谋划,在解决国家方案提出的4项共性问题基础上,制定了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旅游绿色发展2项个性目标,提出建立“4+2”试点模式;高规格推动,建立了以市委、市xx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1个领导小组、6个工作专班、N个责任单位的“1+6+N”工作体系;高标准建设,严格按照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和末端无害化要求推进5个方面59项建设指标、4张清单81项重点任务,全部有力有效有序推进落实。威海市“无废城市”试点经验被评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改革试点成果。2021年3月,威海向生态环境部提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总结报告,顺利完成试点任务。
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威海市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编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推进海洋碳汇方法学备案,探索建立蓝碳交易平台建设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完成21家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组织1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开展了2019—2020年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权交易,在全省率先完成履约清缴工作。
威海:生态之城——国际生态环保样板
按照“两高”项目“五个减量替代”要求,威海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以碳达峰倒逼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改善。
推进“四减四增”行动
威海市出台《威海市深入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工作方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加快园区建设提升,完成“差”评化工企业关闭退出工作。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压减煤炭82万吨,提前完成煤炭压减任务;加快推动华能高温气冷堆、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昆嵛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新增城市清洁采暖面积429万平方米。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启动实施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持续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运输,2020年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加18.6万吨;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5281辆。推进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15.3万吨,全市规模养殖场(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100%。
威海:生态之城——国际生态环保样板
开展“绿满威海·四季多彩”
国土绿化行动
威海市统筹推进重点山系植被恢复、海岸林带修复、绿色通道建设、水系生态绿化、城市绿化、村镇绿化美化等六大攻坚突破行动,重点开展伟德山、里口山、昆嵛山、正棋山和海岸林带等“四山一带”重点区域植被恢复提升工程,2021年完成植树造林4.5万亩。在全市建立起市、区、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构建了全市林地资源管理“一长两员”管护信息矢量化架构。
威海:生态之城——国际生态环保样板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威海市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开展“2022清风行动”和陆生野生动物监测巡护工作,打击非法猎捕、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开展了“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公开集中销毁野生动物捕猎工具、放生野生动物和发放野生动植物保护普法宣传册等方式,普及野生动植物知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开展了“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专项行动,开设举报专栏,对全市35个自然保护地进行自查。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绘制边界地形图工作。
威海市建立具有威海特色的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湿地、地质、海洋等各类自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22年2月2日(第26个世界湿地日),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EAAFP)保护地网络(FSN),成为FSN第152个迁飞区、中国第20个网络保护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699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