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伦敦,旅游的旺季。
这个大英帝国的古老首都,有着太多的历史沉淀与英伦文化的传承。每到这个季节,世界各国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图片说明:伦敦大桥
英国18世纪著名诗人塞缪尔·约翰逊曾经说过,“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这里有着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传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幕幕兴盛与衰落、惊喜与哀伤在这里轮番上演,折射着英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现实。
往事不堪回首
今夏的伦敦,因为英国首相争夺战的上演,吸引了全球更多的目光。而时晴时雨的天气,也正是当下伦敦乃至英国政治大舞台的写照。刚下野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感叹道:“脱欧”公投将英国一分为二,这个国家正在经历一个历史性的非常时刻。
北京时间7月23日晚,英国执政的保守D揭晓了新D首人选,自幼就立志当“世界之王”的鲍里斯·约翰逊,终于实现他长久以来的梦想。他被推举为保守D新领袖,将登上英国首相的宝座。
一篇早已打好腹稿的**演说,一番无惧艰险的英国如期“脱欧”誓言,被“出口成章”的鲍里斯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舆论的反对声浪,也在英国和国际的主流媒体、社交媒体上同时涌起。此时此刻,英国有太多的期待,也有太多的怀疑,也许,也许……无数的预测,飘荡在伦敦五光十色的夜空和细雨霏霏之中。
视频截图:特雷莎·梅在英国议会下院辩论
特雷莎·梅,退回到原本的平淡与空寂。英国的媒体上,除了梅寥寥数语表达对鲍里斯当选的例行祝贺外,已经几乎不见这位时刻被媒体追踪者的视频图像。
2019年7月24日,是特雷莎·梅作为英国首相的谢幕之日,23日是她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的最后一宿。多少往事,在这一夜变得更加依稀、缥缈。
2016年7月13日,特雷莎·梅在其前任卡梅伦突然辞职后,一步登天般地升任英国第76任首相,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英国保守D和国民,对她寄予太多的期盼。
视频截图:2016年,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带着家人走出首相府
时间,倏然而过。
如今,特雷莎·梅悄悄地告别了唐宁街10号。这座她曾经的官邸,从此将与她无缘。梅在这里居住了3年零10天。这里,寄托了她的美好梦想,她希望在自己的领导下,英国能够社稷昌盛,富足晏安,经贸兴隆,文教发达;这里,见证了她的执着,她坚信在自己的执掌下,英国能够摆脱欧盟,独自壮大,重振当年大英帝国的雄风;这里,经历了她的种种悲怆,她原以为卡梅伦辞职后,英国政坛雨过天晴,然而始终面对的却是英国政坛更多的风雨交侵,社会舆论的连连诟病。
万般无奈之下,梅在这里做出了她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保守D内和xx内阁中强硬派的一再孤立和逼迫下,梅于2019年5月24日上午10点,站到首相官邸的台阶上宣布退出,当时她试图强忍泪水,但最终还是泣不成声。
英伦花儿别样红
英国第一任首相,诞生于1721年4月4日,由当年辉格D的罗伯特·沃波尔担任,长达21年。
视频截图: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现场
作为英国第76任首相,特雷莎·梅无论是身世、家庭、经历,还是执政形象、政绩、遗传,显然都难以与丘吉尔、麦克米伦、威尔逊、希思和撒切尔夫人等英国前辈首相们媲美,但她也有着不平凡的过去。
历史将如何评说,这是英国人的事。但在当下,既有对其不断的批评、指责、嘲讽,也不乏冷静的评价与诸多的同情。梅首相尽管提前辞职,仍不失为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的女中豪杰,在未来大英博物馆的史册上,会留下永久的痕迹。
图片说明:2016年7月特雷莎·梅当选为英国保守D领袖
特雷莎(注:又译特蕾莎)·玛丽·梅的婚前姓为布拉西耶。她于1956年10月出生在英国东萨塞克斯郡伊斯特本,属于父母的独生女。其父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其母也来自普通家庭。她的丈夫是菲利普·梅,两人没有子女。
特雷莎的童年还算幸福,早年受教于牛津郡的海斯洛普小学、柏格布洛克的天主教圣茱丽雅女修院学校和惠特利的霍尔顿园女子文法学校。高中毕业后,特雷莎进入牛津大学圣休学院,起先主修的是地理,后来改为文学,并在1977年获得了文学士二等学位。毕业后,她又获得该校颁授的文学硕士。
视频截图:英国“脱欧”议会大辩论
青少年时代的特雷莎,无论在家中还是学校,都属于乖孩子,没有鲍里斯那样的狂想和与生俱来的野心。梅当年的同伴回忆说,这位女生当时甚至对政治不大感兴趣。
在特雷莎24岁那年,他的父亲因一起高速公路车祸,不幸去世。次年,她的母亲又因多发性硬化症离她而去。大学毕业后,特雷莎·梅逐步放弃了自己的文学专业,选择投身银行界。众人的评价说,特雷莎是一位“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职业女性”。这一品质与特色,一直贯穿于她后来的人生之路。
图片说明:时任英国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发表演讲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雷莎开始涉足英国政坛。之后,她一改自己的风格,积极投身于地方政治。她从保守D的最基层做起,担任过多个基层职务,参选过一些基层职位。经过多年的历练,特雷莎逐步晋升为保守D的国会议员。这一步,对其而言,是人生转折的关键。
在当选国会议员后,特雷莎· 梅辞去了她原本在付款结算服务公会的职务,全身心投入政治工作。作为女性,她在政治竞争中有劣势,但也有优势和晋升空间。
保守D尚在野时,形象端庄、又有牛津大学文学专业背景的特雷莎,被选拔为保守D的教育及就业事务发言人、影子内阁教育及就业大臣兼影子妇女部长。自此,她的政治才华开始展露。后来因为得到保守DD魁的信任,特雷莎于2002年至2003年被调任保守D的主席,成为保守D历史上首位担任主席的女性,并在任内誓言扫除“邋遢政D”——这一保守D广为英国社会舆论所诟病的形象。
视频截图:出任首相前的特雷莎·梅意气奋发
2010年5月,保守D在大选中胜出,D魁戴维·卡梅伦取代工D的戈登·布朗,出任英国首相。由于特雷莎的政治经历比较丰富,又在保守D在野时执着坚守,为保守D的翻身立下了汗马功劳,她因此被任命为英国内政大臣,成为英国历史上继撒切尔夫人等三位女性后,第四位担当这一重大国务官位的女性。
这时的特雷莎·梅,不仅干得很卖力,而且表现得越来越强硬,她的任期也因此而超过了6年,她成为了英国60多年来在任时间最长的内政大臣。
任职期间,特雷莎的果敢和强硬为她带来了政绩,但也因此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很多批评。在其任内,英国的犯罪率虽有明显降低,但社会矛盾却进一步激化,发生了多起骚乱、q击等恶性事件。
2016年6月23日,卡梅伦首相在公民投票选择英国“脱欧”后,深感英国“脱欧”之路实难走通,因而毅然辞去了保守DD首和英国首相的职务,“哼着小曲、一路小跑”离开了唐宁街10号。
视频截图:年轻时代的鲍里斯·约翰逊
这给特雷莎·梅带来了千载难逢的仕途机会。经过D内两轮投票角逐,特雷莎· 梅较为顺利地当选了新的保守D领袖,接任了英国首相。当时的梅,客观说处于相当有利的政治形势,大选不久,梅如无意外,可以连续执政近5年,而且卡梅伦留给她的,是保守D在议会下院内超过半数28席的多数席位。但这副“好牌”,却在梅的手里,越出越乱,越打越糟,最后成了压垮其首相宝座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景良辰不再,一切已成过往。对特雷莎·梅而言,再无翻盘的可能。
悲歌长叹,亦当反思。不少英国舆论认为,尽管梅的被迫辞职原因复杂,但梅在过去的三年多里,究竟有哪些失误,也是舆论热议的焦点。
误判英国政治形势,是梅的首要失误。梅在接任首相后拥有英国议会下院的多数席位,本可以稳稳当当地走下去,但她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英国政治形势,急于求成,上任不到10个月,就“突发奇想,毫无征兆地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试图获得更多保守D议席,以便在议会内更快速顺利地推进英国“脱欧”进程。
视频截图:英国“脱欧”标语贴到了小船上
然而,事与愿违,弄巧成拙。梅领导下的保守D,在新一**选中一下子丢掉很多议席,无法单独组阁,最终只得花大代价,与民族独立意识强烈的北爱民主统一D联合执政,结果自此给她埋下了倒台的深重后患。失去了议会多数,梅本人及其领导的保守D,事事处处受掣肘。如果保守D继续拥有议会多数,梅的“脱欧”协议也许早已通过。
误判英国社会与国民 “脱欧”的全面真实心态,是梅的自始至终的失误。梅本来是个亲欧派,据说在当年的“脱欧”公投中也是投的留欧票。但她在看到公投的结果是英国“脱欧”后,出于不难理解的心理和心态,迅速转变立场态度,一根筋地认为公投就是不可改变的民意,“脱欧”就是她本人及保守D和保守Dxx的不二选择。
视频截图:梅在欧盟首脑会议间歇,与欧盟领导人谈“脱欧”协议
殊不知,当初的全民公投有不小的偶然性和欺骗性,很大程度上属于英国的某种“政治绑架”,与一些“脱欧”强硬派的虚假片面宣传、煽动蛊惑造势有很大关系。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希望留欧的英国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在社会精英、知识精英、中产阶级和包括伦敦在内的主要城市的市民中,在大量的工商金融企业甚至保守D内的一部分人中,他们虽在**、救济等问题上不无抱怨,但总体上希望留在欧盟这个大家庭,享受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带来的种种便利。
视频截图:特雷莎·梅走向讲台,准备宣布辞职
但对这部分英国人的复杂心态,特别是对英国恋欧和留欧派们的一再强烈呼吁,梅不仅未加利用,而且置之不理,她一意孤行、盲目自信、偏执强硬,基本上在重蹈当年当内政大臣时无视社会批评舆论的覆辙,结果遭遇孤立。
视频截图:特雷莎·梅宣布辞职
过于迁就迎合英国极端右翼、民粹主义思潮和保守D内“脱欧”强硬派,是梅犯下的致命失误。梅把这些势力视为自己的政治基础和主要依靠,不断地迁就迎合他们提出的几乎不合情理的“脱欧”主张。不仅如此,梅为了博得他们的欢心,赢得他们的喝彩,自己又不断加码,提高英国“脱欧”要价和社会期望值,实际给自己设了不少套,挖了不少坑,结果欧盟不满,英国“脱欧”协议修修改改,导致国内和D内又不满,反对者指责梅的“脱欧”立场软弱后退,致使她的的“脱欧”方案一次次在议会内被高票否决。
其实,梅首相作为一国领导人,需要的是审时度势,权衡各方利益,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平衡各方得失,在诸多可行和不可行中寻求最大公约数,而不是顽固地维护和坚持个人的立场以及自己D派的利益,不理智地给国民吊胃口,终使自己下台。
视频截图:梅出席国际会议发言
当梅发觉按照这些“脱欧”强硬势力的要求走不通时,梅又想与主张留欧的最大反对D工D改善关系,做出适当妥协,以期议会通过英国“脱欧”协议,但结果是“脱欧”强硬派将梅彻底抛弃,视其为叛变,对她提出了不信任票,而工D则对她发出嘲笑,欧盟则是对英国和梅本人更多不解与埋怨。
视频截图:梅在英国智库演讲
站位、视野、格局、理念、胸怀、情怀,决定了英国国领导人的地位、魅力与权威。从这些角度看,特雷莎·梅被各方抛弃,也在情理之中。英国不少评论认为,梅作为一个英国公职人员,勤勉执着,精神可嘉,不仅称职,而且值得赞许,但作为英国首相,则与当年具有国际视野、战略远见和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前辈们相比,差距似乎大了,从而决定了梅的政治命运与归宿。
视频截图:英国保守D宣布:鲍里斯·约翰逊当选为保守D新领袖
在英国这样一个传统上男性政治家主导的国家和社会,女性要获得政治上的认可本来就很不易,而梅在上任不久,就冒冒失失提前解散议会,举行大选,结果地盘大丢,很快引发了保守D内的严重质疑和不满。
梅之后两年多的执政能力与表现,以及不难预料的前景,则使她的权威受到了更多的诟病与怀疑,以致她在D内和xx内的驾驭能力不断下降,阁员们在危难之际、关键时刻纷纷离她而去,使她的执政之路更加颠簸,备受煎熬。老谋深算、足智多谋的鲍里斯·约翰逊等人,早已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早早就与梅首相公开翻脸,另立山头,伺机出山。
视频截图:约翰逊发表胜选感言
梅在上任后发表的首篇演说中,曾强调要维持国家统一,并承诺以民为本,不会为“少数权贵利益”服务,使英国在“脱欧”的路程上继续成为一个“勇敢、崭新和积极”的国家。当时梅的慷慨激昂,感动了无数英国人,不少人认为当年的撒切尔夫人又回来了,不少人期望她能披荆斩棘,力挽狂澜,率领英国“脱欧”,走向光明美好。然而他们看到的结果却是梅与当年的撒切尔夫人一样,有志难酬,黯然离去。
视频截图:英国外交大臣亨特与鲍里斯等候新D首选举揭晓
凡是历史,皆为序章。随着梅的离去和唐宁街10号的易主,英国的政治现实与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保守D已经为英国“脱欧”葬送了两位首相,第三位上任后的豪言壮语和不惧“脱欧”艰难的誓言,是否能变成现实,目前英国舆论充满质疑,如果约翰逊不能如愿,则将是保守D的第三次折戟。
倘若剧情果真如此演绎,这无疑不仅是英国保守D的悲哀,也将是联合王国及其国民的悲哀。同时,也不得不让外界对英国的所谓议会民主政治制度,产生更大的怀疑。(本文作者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
?
东方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东方网
作者:周锡生
审校:张海新
编辑:忆昔
监制:朱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715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