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拉特:元明时期是瓦剌,清朝时期称卫拉特或厄鲁特蒙古,所在主要区域是变迁的。分为四大部:和硕特、绰罗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
瓦剌最早居于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为生。13世纪初归附成吉思汗改畜牧业,至岭北行省时改营农牧为主渔猎为辅。
15世纪中叶形成了强大的卫拉特联盟,其首领也先汗(1407~1454年)曾取代北元政权而短期统治东西蒙古各部,势力范围东起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至巴尔喀什湖、葱岭,北起安加拉河、贝加尔湖,南抵大漠,成为北元朝灭亡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最后一股强大势力。也先被杀后,瓦剌诸部分散于西域。
清代时期,有过很大发展,和硕特部4万人在固始汗率领下到青海于1642年消灭却图汗,开始建立和硕特汗国,很快成为青藏高原巨大汗国,臣附于后金和清朝。
准噶尔部打败西域的和硕特部而在1676年实行集权即把卫拉特联盟变为准噶尔汗国,后被乾隆皇帝打败。
概念区别:卫拉特与漠西蒙古并不相同,前者是族群类型(可在不同地域演出不同历史),后者是地域类型,在漠西阶段才是漠西蒙古,否则会混淆不同的历史面貌。
起源
卫拉特蒙古,元朝称为斡亦剌惕(wo yi la ti),明朝称作瓦剌,其先世为“斡亦剌惕”。原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成吉思汗立国时,忽都合别乞领有四千户。与成吉思汗家族有世婚关系,在大蒙古国中一直享有“亲视诸王”的特殊地位。
14世纪时,以元朝式微,遂乘机扩大势力,积极参与各派系纷争。
1414年,明成祖统兵北征西部蒙古,与瓦剌战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马哈木败。东部蒙古阿鲁台又发兵往击。马哈木又败,积忧愤死。马哈木的儿子脱欢继袭,明廷仍封之为顺宁王。
瓦剌兴起
1423年,东部蒙古阿鲁台与明廷关系恶化,被明军击败,脱欢乘隙于饮马河(今克鲁伦河)破其众,俘其大量马驼牛羊和部众。饮马河之捷,使脱欢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大大加强,统一瓦剌各部。
1434年,又出兵击阿鲁台于母纳山(今内蒙古乌拉山)、杀阿鲁台及其子失涅干,尽收其部众,东西蒙古一时据为所有。脱欢本欲自立为汗,但因他不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遗裔,受到部下的强烈反对。于是拥立元裔脱脱不花为汗,并让其管辖阿鲁台旧有部众,居住于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又将己女嫁与脱脱不花为妻,自封太师,居于漠北,直接掌握蒙古的政治、经济实权。
1439年,脱欢病逝,子也先继位。也先在位期间,瓦剌进入全盛时期。
瓦剌控制东部蒙古各部,一面又利用军事征讨、封官许愿、联姻结盟等手段,把乞儿吉思、哈密、沙州、罕东、赤斤、兀良哈三卫等,分别置于自己统治之下。又结好女真各部,使之为其效力。极盛时势力东抵朝鲜,西达楚河、塔拉斯河,北括南西伯利亚,南临长城。
土木堡之变
在也先统治初期,瓦剌与明廷关系一直是比较密切的。
可是,1449年夏,也先借口出兵进攻大同、宣府、辽东、甘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怂恿下御驾亲征,也先诱明军至大同,破其前锋。紧接着,又聚军于土木堡,歼灭明军主力,俘明英宗而去,史称为土木之变。
同年十月,也先进围京师,企图迫明廷订城下之盟。但因北京军民英勇奋战,也先计划未能实现。由于伤亡惨重,加上兵士厌战,内部矛盾重重。
1450年也先被迫将明英宗送还,双方重新恢复正常通贡互市关系。
也先与脱脱不花向不相睦。脱脱不花名义上虽然是汗王,但实权却操在也先手里,与傀儡无异。也先自恃势强,垂涎汗位,欲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子”,脱脱不花拒之,双方关系彻底破裂,两部爆发激烈战争。脱脱不花初与弟阿噶多尔济联兵,彼此实力大致相当,难分胜负。后因兄弟内讧,阿噶多尔济叛投也先。脱脱不花势单力薄,逃往兀良哈(唐努乌梁海)。脱脱不花死后,也先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
西蒙古
后来东部蒙古达延汗再兴,瓦剌部则移师西北地区,势力一度扩张至伊犁河流域一带。为了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阿失帖木儿还不时遣使向明朝通贡。
也先之后约150年﹐哈剌忽喇兴起。 哈剌忽喇与马哈木﹑脱脱不花、也先祖孙一样﹐亦出身于绰罗斯部。约与其同时﹐还有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二人先后为瓦剌四部盟主。此时瓦剌的分布地在额尔齐斯河左岸低洼地带﹐其牧场地可直达伊赛克湖。
清初活动
清代瓦剌分为四大部:绰罗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准噶尔部强势控制天山南北。
明朝崇祯元年(1628),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沿岸。
明朝崇祯九年(1636),和硕特部又在固始汗率领下迁到青海建立和硕特汗国。杜尔伯特部游牧于科布多阿尔泰山一带。
顺治三年(1646),卫拉特各部首领便派使臣赴北京朝贡,进献各种物品,表示愿与清朝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开展双方的物质交流。清朝对这些来使热情接待,赏赐各种物品,表示尊重保持他们原有的政治经济模式和生活状况。
顺治十年(1653),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之子僧格继任准噶尔部首领后,不断派使臣到北京进献贡物,着力加强与清朝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往来。因此,在僧格执政准噶尔部的近二十年中,清、准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政治关系和频繁的经济往来,对准噶尔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康熙十年(1671),噶尔丹继其兄僧格任准噶尔部首领。时准噶尔部势力已居卫拉特诸部之首。噶尔丹上台初年,羽翼未满,无力与清朝对抗,便继承其父、兄的政策,继续保持与清朝良好的政治关系,不断派使臣到北京朝贡。
康熙十一年(1672),派使臣携带大批贡品到北京示好,清、准双方保持着比较好的政治关系,经济往来也日益有所增多。
1675年噶尔丹打败和硕特首领,次年集权即把卫拉特联盟变为准噶尔汗国。
1679年,噶尔丹称“博硕克图汗”。
噶尔丹执政初年,实施“远交近攻”策略,不断对四邻用兵,扩张地盘。
康熙十八年(1679),他先派兵攻占天山南部的哈密、吐鲁番两地。
康熙十九年(1680),噶尔丹趁天山南部的叶尔羌汗国内乱不断,力量衰落之机,派12万骑兵从伊犁翻越天山,经阿克苏、乌什一举攻入天山南部的喀什噶尔(今喀什)、叶尔羌(今莎车),消灭了延续一个世纪的叶尔羌汗国,使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及其生活在这里的**尔等族群众处于准噶尔的控制之下,不但大大扩张了准噶尔的管辖地域,而且也增强了准噶尔的经济军事实力。
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朝为了庆贺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显示自己的武力,特派祁塔特作为使臣,带领多人和大量财物,到准噶尔的政治中心伊犁进行封赏。噶尔丹对祁塔特一行的到来盛情款待,并回赠了大批财物。次年初,祁塔特返京时,噶尔丹还派专人一路护送。祁塔特的这次出使,更增强了当时清朝与准噶尔之间的良好关系。
乌兰布通之战
随着统治地域的扩大和军事实力的增强,噶尔丹妄图统一全蒙古、重建大准葛尔汗国的野心也迅速膨胀。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率精锐骑兵3万在击溃喀尔喀蒙古之后,长驱直入,进兵到离北京仅700里的内蒙古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内),严重地威胁到清朝的安全。康熙皇帝亲率清朝大军与准噶尔军队决战。当年阴历八月二日,双方在乌兰布通激战一整天,清军先用大炮轰击准噶尔军队的所谓“驼城”,继而各路军队英勇冲杀,攻破敌军营垒,大败准噶尔军队。噶尔丹率残军数千人逃出。此战使准噶尔军队元气大伤,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清朝北方的军事威胁。
昭莫多之战
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战败后,逃往科布多(今蒙古国西部)一带暂住,经过几年休整。
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又**3万骑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各部。康熙皇帝这次率10万清军分路出击,深入漠北。噶尔丹见清军人数众多、势力强大,在克鲁伦河稍一接触便率众逃跑。清军随后穷追猛打,经3天急行军,终于在昭莫多地方(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将准噶尔军队阻截包围,双方随即展开激战。最后,准噶尔军队大败,噶尔丹仅带几十名亲随逃脱。此战几乎全歼噶尔丹的精锐部队,从此噶尔丹再无力向清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噶尔丹在乌兰布通之战和昭莫多之战中连续失败后,率残众在今蒙古国西部一带流窜活动,再加上准噶尔政权内部发生政变,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在伊犁自立为汗,取而代之,后路断绝,处境日益困难,其部下也纷纷离散。
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皇帝为了彻底消灭噶尔丹的势力,第三次亲自带兵出征,指挥前敌诸军行动。噶尔丹在清朝大军的围追堵截下,无处可去,于当年在逃亡中病死。清朝征讨噶尔丹的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反击俄国侵略
17世纪,俄国越过乌拉尔山向东向南扩张,逐渐侵入卫拉特蒙古各部牧地。
18世纪初,俄国军队已深入到当时由准噶尔部游牧的亚梅什湖畔(今俄罗斯巴甫洛达尔市南),并在这里建筑侵略据点,驻扎军队,向当地牧民强征赋税。
康熙五十五年(1716),为了反击俄国的侵略,准噶尔首领策妄阿拉布坦派大将大策凌敦多布率军近万人进行反击,包围了入侵的俄军。俄军在布赫戈利茨率领下坚守了70多天,最终以损失近3000人的代价而失败,少数残军逃跑。准噶尔军民在此次战役中不但消灭、俘虏了众多侵略者,暂时地阻止了俄国进一步侵略扩张的步伐,而且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康熙末年,清朝与准噶尔为争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控制权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为了配合北部蒙古高原和南部xx方面清军的作战,驻巴里坤的西部清军也向天山东部两侧的**和吐鲁番的准噶尔军队发动进攻。
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朝军队在散秩大臣阿喇纳等人率领下进军吐鲁番,当地准噶尔军队或死或降,迅速瓦解。
在准噶尔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与四邻的一些民族发生冲突,与当时游牧于中亚地区的哈萨克人为了争夺牧地人畜的冲突更是频繁。
雍正元年(1723)春,哈萨克草原上大雪成灾,准噶尔的军队向游牧于塔拉斯河谷地的哈萨克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哈萨克人毫无抵抗能力,仓猝间只得丢下牲畜、财物四散奔逃。准噶尔军队占领了原由哈萨克人控制的中亚重要城市塔什干、土尔克斯坦等。通过这次军事行动,准噶尔的管辖地域不仅进一步扩大到中亚广大地区,而且迫使哈萨克的一部分部落臣附自己,策妄阿拉布坦也因这次战争的胜利而把准噶尔推向了一个新的强盛时期。
额尔德尼昭之战
从雍正七年(1729)起,清朝与准噶尔之间的武装冲突再起,互有胜负。
雍正十年(1732),准噶尔军队主力在噶尔丹策凌亲自率领下攻击喀尔喀蒙古各部,遭遇副将军策凌所率2万名清军的反击,遂退守额尔德尼昭(亦称“光显寺”)地方,依山傍河列阵,以图阻击清军的进攻。策凌率追兵到达此地后,分兵两路,一支正面攻击牵制敌军,一支绕到敌后山顶自上而下攻击。双方激战一整天,准噶尔军队在前后夹击下溃败。此战准噶尔军队死伤万余人,元气大伤,噶尔丹策凌乘乱逃出,清朝取得对噶尔丹策凌执政准噶尔时期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额尔德尼昭之战后,清、准双方开始谈判,双方关系进入一个相对友好平静的时期。
清朝使臣阿克敦伊犁之行
雍正十年(1732)额尔德尼昭之战后,清朝与准噶尔之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告一段落,双方又开始互派使臣,暂时和好。
雍正十二年(1734),清朝派内阁学士阿克敦等作为使臣,赴准噶尔的统治中心伊犁,商讨划分双方牧地。次年,阿克敦与准噶尔使臣那木喀一起返回北京。由于双方谈判未果。
乾隆三年(1738),阿克敦作为清朝使臣再次出使伊犁,与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凌等进行商讨,但由于双方意见不一,仍未达成协议,不得不与准噶尔汗国使臣哈柳一起又返回北京。在谈判中,阿克敦坚持以阿尔泰山作为双方牧界。
最后清、准在乾隆四年(1739)达成的协议中基本接受了这个方案。阿克敦在这次清、准谈判中来往奔波,努力调解,为双方良好关系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作了大量工作。
乾隆四年(1739),准噶尔与清朝经过谈判划分牧界后,双方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良好发展时期。噶尔丹策凌经过几年的努力,很快摆脱额尔德尼昭之战失败的阴影,便利用这个时机,率军分两路攻打相邻的哈萨克的中玉兹和小玉兹两大部落,并取得胜利,进一步扩大了在中亚及哈萨克草原的管辖地域,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都纳入了准噶尔的版图,也使准噶尔进入了一个新的强盛时期,为后来清朝统一新疆后在我国西北地区疆域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和硕特崛起
明朝崇祯九年(1636),和硕特部又在固始汗率领下迁到青海,1642年消灭却图汗,开始建立和硕特汗国,后来成为青藏高原巨大汗国,从属于后金和清朝。
准噶尔衰落
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策凌去世后,准噶尔上层为争夺汗位内乱不断。大策凌敦多布之孙达瓦齐联合卫拉
特蒙古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于乾隆十七年(1752)杀死噶尔丹策凌的长子喇嘛达尔札,夺取汗位,执政准噶尔。准噶尔在近十年的内乱中,力量大为削弱。达瓦齐上台后,残杀异己,荒淫无度,弄得众叛亲离,民众怨恨,最后与曾支持他上台的阿睦尔撒纳也发生冲突,使阿睦尔撒纳在争权斗争失败后投奔清朝。达瓦齐的倒行逆施,使准噶尔迅速衰落。
1753年,杜尔伯特部归属清朝。1754年,阿睦尔撒纳归属清朝。
乾隆二十年(1755),乾隆皇帝听从阿睦尔撒纳等人的建议,发大军5万,顺利进抵伊犁,在格登山合歼准噶尔军队,一举消灭了准噶尔政权,遂后擒获准噶尔的最后一位汗达瓦齐,取得统一包括今新疆在内的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当年,土尔扈特部迁回新疆,史称土尔扈特部东归。
准噶尔政权灭亡后,阿睦尔撒纳妄图作卫拉特各部的“总台吉”,为清廷拒绝,遂起兵反叛,杀死留驻伊犁的清朝官兵。
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朝出兵平叛,阿睦尔撒纳不敌四处流窜。
乾隆二十二年(1757),阿睦尔撒纳经哈萨克草原逃到俄罗斯军队控制的地方,旋病死,清朝取得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完全胜利,从而确立了对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直接治理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722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