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家居床怎么样,南方家居的床怎么样

何景瑞民俗大写意:时光掠影,留住乡愁一一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八)
作者:何景瑞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用拳拳的赤子之情,经过长时间的子夜笔耕,留下了这些民俗文字,记录中国北方历史,为即将消失的文化存证,留住民俗文学之根和民族生活基因。
一一题记
150.旧毛头纸
中国北方的毛头纸,流传久远,享有盛誉。因以桑皮、线麻和绳头等为原料,石灰沤泡,抄出来的纸四周有毛边,故此俗称“毛头纸”。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布政司富民充实开发北京地区,李岳姓氏族从南京、苏州等地北迁到河北省龙山脚下,在迁安县滦河北岸,与三里河对岸,择水土丰美之地落户,并取名三李庄,并把带来的手工抄纸技术运用到生产生活。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为了纪念汉代造纸祖师爷蔡伦,在三李庄村xx修建了四合院的蔡伦庙,由三李庄及附近的造纸作坊捐款建成。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举办庙会,纸坊放假,搭台唱戏,请客待亲,甚是热闹。可惜的是,蔡伦庙于1952年被毁。庙前走廊两个汉白玉石柱,刻有一幅对联,名曰:“开抄始于后汉,规模成于大清。”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清贡生,三李庄私塾老师岳振铎(字敬亭)编写了一本四字经《纸坊杂字》,全文约2000字,将造纸的72道工序,造纸工人的辛苦等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同《三字经》《百家姓》等一起,被列为乡土教材。1969年6月27日,在北京市土产公司工作的三李庄村人士岳玉仲在其《自传》中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前门外南孝顺胡同内信尔胡同4号的“人和纸行”8户合资经营迁安生产的毛头纸。该纸行于1956年与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北京日用品批发站合营,1957年合并为土产经营处。1991年年底,在原迁安第一造纸厂和现人民医院对面的交叉处发现了一处汉代墓葬,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陶器——捣碓俑。陶器上的两人着高冠长裙,手扶栏杆,单脚踏板,配合默契,动作形象生动,面部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为迁安造纸起源于东汉提供了佐证。
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八)
内蒙古赤峰生产的毛头纸,是一种纤维较粗﹑质地松软的白纸,多用来糊窗户或包装,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生活的提高,曾经几百年的手工毛头纸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它的用途也越来越窄,但历史仍然记录着毛头纸的前世今生。在今天,人们再也不会回到纸窗户的那个年代,也许毛头纸的一捅就透,被那些雕栏玉砌、宁静优雅、格调非凡的古时居所而惊艳,这也许便是古代劳动人民最值得赞叹的工匠精神。
151. 赤峰炕琴
今日重来红灿烂,鸟鲜花艳排秋景。
赤峰炕琴,其实不是琴,而是一种北方富裕乡绅家庭的老家具,可称为炕柜或炕橱,也叫被摞架,是北方独有的民俗物件。按理说琴是能发声的乐器,炕琴虽然名字带琴,其实并不能像钢琴一样发出声音。赤峰地区曾经烧炕,在炕梢摆着炕柜,用来放被褥、枕头和衣物,古色古香,式样漂亮,可能由于造型酷似钢琴,又放在火炕上,所以被叫成炕琴。这种富有诗意且给人以神秘之感的炕琴,有你未曾见过的赤峰生活习俗和红山民俗文化。
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八)
一组精美的组合炕琴,整体红木制作,外观十分古典端庄秀美,上面有六扇开关水银玻璃镜面拉门,其中有四扇画面清亮,引人注目,各为“喜鹊登梅,柳燕争春,松鹤延年,牡丹花开”,寓意深遂,特显大气;橱上拉门全是铸件锣丝固定,橱下设四个抽屉,装有拉扣,可盛放针头线脑等杂物;柜下底座厚重,叠压包圈设计,彰显主人日子殷实,展现富贵人家派头,充分体现了早期农村文化习俗,就像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
说炕琴,就与火炕有关。《诗经.小雅.瓠叶》云:“火炕曰炙”。意思是举物放在火上烧炙,已有二千多年的源头。后来,人们发明了灶,这种灶比炕小,由于它置火于地下,保温性很好,人或坐或睡于其上,保温舒坦。中国北方冬季寒冷漫长,流行于南方的床无法抵挡冬天的严寒,赤峰一带就用火炕取暖。建炕在家乡称为盘炕,炕间墙中有烟道,炕间用小坯横卧成错落有致的通道,上面覆盖平整的大坯,用柴草大穰秸泥摸平,烧干后,铺上炕席就可以使用。炕都有灶口和烟口,灶口是用来烧柴火,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炕间墙和炕面,使炕烘暖全屋。灶口与灶台相连,火炕邻近灶口的位置称为“炕头”;邻近烟口的位置称为“炕稍”。炕琴就摆放在炕稍,成为家居的时髦讲究和装饰器具。
南宋有一首诗《炕寝》描写道:“御冬貂裘弊一炕且踪伏。西山石为薪,黝色惊射目。只识绝可迩,将尽还自续。飞飞涌玄云,焰焰积红玉。”可见当时在北方已经开始采用煤炭作为取暖的原料,标志着社会生活的进步,炕琴也成为一种历史见证,毕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发展与促进。
内蒙古赤峰有一句顺口遛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说的就是一个小康之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境界,是一种奢望追求。炕琴就流行在这个时期,把被褥内衣置于炕琴里,任凭你望穿秋水,也休想看到蛛丝马迹,各家各户的小日子,也就此拉开了距离,至于距离有多远可以在炕琴的制作精良程度上去寻找答案。
炕琴接近了艺术化,大红大紫的色调很喜庆,实用性强,永久保存,是一种大度的豁达,是一种精神美德,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财富。
152.红堂柜
从中国民俗用具中,聊箱、谈柜、说橱、话屋,特别是在红堂柜里,细看传统庋具的演化,品味人类生活过程,领悟内涵文化中的社会发展与变化,每一件民俗都是新时代的见证。
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八)
红堂柜,也叫嫁妆柜,在那个年代,是结婚最好的家具,看设计构造上,通体深红色,柜面有两节柜盖,下面锁柜处镶嵌黄铜蝶形饰件,件上有冲凿的线条刻画的荷花图案,意境深远,立体感强,更具艺术效果。
红堂柜,属藏纳收用的家具,从古至今,演化过程悠远漫长,上溯其源,怀古想望,在中国的使用十分悠久,约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有了。《国语》里便留下夏朝末年,夏后氏把龙漦(龙吐的唾沫)藏在“椟”中的传说。这里的“椟”,也就是当时人们使用的柜子。到周朝,有了“柜”的名称,《尚书·金滕》记载了“周武王有病,周公祝祷上苍,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代替武王,太史把他的卜辞记写在册书上,周公回去后把它收藏在金滕之匮中”的故事。其中的“匮”,就可以通解为“柜”,它和夏朝的“椟”是同一器物,只是因时代不同而称呼发生改变而已。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柜要有门,箱要有盖,上开盖为箱,横拉门为柜。依这个概念去看,古时的柜,并非我们今天常见的柜,倒很像我们今天的箱子。唐代有了较大的柜,能放置多件物品。在晚唐五代的一些绘画中,常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在称呼上,古人经常把柜子和匣子并称,因为两者外形相同,只是大小有别。《盐铁论》说,“天子以海内为匣柜。”也正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历史上不乏将柜、匣、椟三者混称的现象。如《韩非子》著名的“买椟还珠”的寓言,“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在这则故事中,柜和椟说的都是同一件东西,而且形体比较轻而小,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装珠宝的一个小匣子。可见当时的人不会刻意去区分这些名称,且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大家也不会存在误解,这种现象一直沿用到隋唐。宋代以后,柜和匣就分得越来越清楚了。宋人戴侗在《六书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今通以藏器之大者为柜,次为匣,小为椟。”他是按尺寸分,大一点儿的是柜子,小一点儿的是匣,再小一点儿的就是椟,趋近我们今人对柜子的认知。
柜子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内蒙古赤峰人的记忆中,最常见的是三节红堂柜,摆放在正屋与炕对面,前面有春凳,柜上面有插弹瓶和梳妆匣等装饰品,琳琅满目,全屋生辉。如今,柜子早已退岀历史舞台,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
153.春凳
春凳卧展靓驿站,众人瞩目全围观;多事暗香留不住,贵客便来更自主;紫恨红愁千万种,居于屋里总有头;相看莫厌淡情薄,若怨俗恋君更多;主人不知去何方,此凳依旧笑春风;爱惜芳心羡高楼,别殿殷勤更饶浓。一个用“春”字修饰的名词,像春天一样,总是不禁让人产生无数遐想——春闱、春情、春梦……今天我们要聊的民俗话题,是一条叫“春”的凳子——春凳。
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八)
春凳,典雅秀美,是内蒙古赤峰地区比较常见的民俗坐具,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板面既宽且长,可坐可卧的凳子,是一个有趣的特殊家具。唐诗有一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道多少”。孟浩然抓住清晨那鸟儿的啼鸣之声,勾勒出风雨后落花满地的春景画卷,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古典家具中有这么一款春凳,似与春时有关而得名,无论它名字渊源如何,它的确是件值得拥有的家具。
溯源历史,春凳其实是取自古代椿凳的谐音,因为是用椿树木头做的,所以取名叫椿凳,而随着字体的简化,逐渐演变成了春凳。过去,往往是摆放在屋里炕或床的附近,在上面摞放一些东西,来人可去当凳子坐,也可以当做平时休憩的一个小场所,当做床用,别有一番趣味。古代春凳并不是平常人家可以用的,多半是用在高贵的婚嫁礼仪,借由春凳寓意的美好给予新人最美好的祝愿,它的地位是很神圣的,包含了一种无形中的诗情画意。据说春宫图中有一个这样的凳子,而且无论是形状还是大小都很相似,所以有人就联系起来,相提并论,对此说法我们并不必多加置喙,每个地区的叫法各有不同,需求不一样,自然看法也就不同了,无论每个人对其看法如何,它都有存在下去的意义,是中国古代祖先们智慧的结晶。
在家乡朝花夕拾的寓意是小时候的故事,点化了农人的身份,**了祖辈们农村的样板,感受时光的悠远与美好,老宅是春凳的起点,也是终点,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回归。曾经记得,站在春凳上扒麻的日子,流淌着苦辣酸甜,刻上了更加深刻的烙印,是一张乡野的名片,是家族文化的起源点。
社会在发展,春凳在进步,家族颇具规模,线条流畅,中规中矩,简洁大气,可混搭多种现代元素,造法各异,型无定所,用途多样,样式不同,随心而选,给生活注入新的生机,添加更多精彩,随着时间的推进,经典春凳永远流传。
154.古木衣架
唠衣架,想起一个与衣架有关的故事。说的是,在明代才子解缙年幼时,和父亲一起到长江边洗澡。他父亲有意把衣服挂在江边的一棵古树上,说“千年古树为衣架”,解缙马上跳进江水里说“万里长江作浴盆”。你拿千年老树当挂衣服的架子,我就用万里长江当洗澡盆。逢事逢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有趣的反衬了衣架与古木的关联,成就了高雅的韵味。
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八)
衣架是我国较早出现的一种家具,周朝开始实行礼制,贵族阶层对衣冠十分重视,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较早就出现了专门用来悬挂衣物的架子。春秋时期,横架的木杆,用以挂衣叫“桁”,也叫“木施”。宋代,由两根立柱支撑一根横杆,横杆两头长出立柱,两头微向上翘,并做成花朵状,下部用两横木墩以稳定立柱,在上横杆下部的两柱之间,另加一根横枨,以起加固作用。明代衣架下端以两块墩子木作足,里外两面浮雕回纹,墩上植立柱,前后两个镂雕卷草花站牙抵夹,上部和下部用榫与立柱和座墩连接,两墩安装用小块木料攒接棂格,各个横材与立柱结合部的下侧,都有透雕拐子回纹花牙承托,从选材、设计、雕刻制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清朝官员头戴乌纱红缨帽,身着前后缀有补子的盘领马蹄袖长袍,站牙立柱上设有横杆,两端出挑,雕有纹饰,衣袍搭在横杆上,称谓龙门架。清朝实行“易服”政策,推行穿满人服装,满人体魄剽悍而高大,所穿的服装体积大,份量重。有钱、有地位人的衣服,是由堆花绣凤的绫罗绸缎组成,因此,造就清代衣架的繁华、端庄、巨大,是这一个时期的特征。衣架是搭放衣物之用,随着起居环境的改变,衣架的实用功能逐渐衰退,艺术价值凸显,放置室内不失为一件能够增添古香古气的大雅之器。
昔日披香红粉间,织女牵牛百和然。一副古木衣架,整体简约素雅,其用两块横木作墩子,上植立柱,两墩之间安横直材组成的棂格,使下部联结牢固,用勾云抱柱式加宽,上加横枨,最上两端为搭脑,两端出头,中间处倒鱼下垂直立,支撑全架。凡横材与立柱相交的地方,内角设置勾云搭角,都有简约纹饰挂牙和角牙支托,展现端庄优雅的魅力。此架设计精巧,雕饰华美,精致而不失实用性,乃富贵人家的居室佳物,更彰显架主的豪阔气势。
155.白铜墨盒
时值最美的清秋季节,回首山河,红色百年,处处美如画,看到一个十分精美的白铜墨盒,布局章法大方、舒展而紧凑,刻工形神兼备,线条坚定、流畅、爽利、深刻,盒底有款为“同古堂”。物件来源 是内蒙古赤峰著名收藏家、赤峰题车杨公考培训学校校长杨书逸先生。这个墨盒錾刻篆书和行草11行147字,为**同志的《长征》和《人民**占领南京》七律诗二首,刀刻如写,镌篆镂楷,方寸之间,无不精妙。这是中华神韵之所在,品古意趣,闲情偶得,作为昔日文人书桌案几上的文房用品,一般大不盈尺,小不足寸,内放丝棉,吸墨存贮,供笔蘸舔,因其携带方便,备受讲究生活情趣的墨客欢迎。
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八)
白铜墨盒,古韵意趣,闲情偶得,作为昔日文人书桌案几上的文房用品,一般大不盈尺,小不足寸,内放丝棉,吸墨存贮,供笔蘸舔,因其携带方便,备受讲究情趣的墨客欢迎,其服务于近代,自身也辉煌于近代,是一种典型的近代文具。在光绪初年,京城开始有了作坊,以后日渐增多,较有名气的有万礼斋、义合成、京明斋、古松斋、明远阁、来薰阁、同古堂,以及文古南纸店等。清末震钧《天咫偶闻》云:“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坑,不逾十金,贾人亦绝不识,士夫案头,墨盒之外,砚台寥寥。”可见在晚清已成为文人雅士的时髦之物。当时,商界账房、私塾学堂、文人墨客等已广泛使用,不仅为教育和书法的普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而且成为提高办事效率、推动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民国时期,以陈寅生、张樾丞为杰出代表的刻铜艺术家,将铜墨盒打造成为刻铜艺术的主要载体之一,使铜墨盒成为具有文字、图案、纹饰、款识的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和艺术品。有很多书画家,历史名人,包括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和实业家,都与铜墨盒结下不解之缘。近代的文物名著,如邓之诚的《骨董琐记》、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孙殿起的《琉璃厂小志》等,对铜墨盒及其作者、经营者都有记载。所有这些因素,使铜墨盒具有了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收藏价值。
这款白铜墨盒,书法隽秀、布局和谐、刻工精细、线条明快,融镂、刻、磨等工艺于一身,汇集了诗句、书法、篆刻等,视铜如纸,以刀代笔,变化多端,入铜三分,仿汉代玉雕游丝工艺浅细如丝。其以新思想引领新潮流,用红色足迹,重读红色经典《七律·人民**占领南京》和《长征》,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字字珠玑,有较强的艺术性,增添了文玩韵味和艺术气质,提升了墨盒的品味,凝结着历史的沧桑感,刻铜往事,有写不尽的盛与衰,得以留存至今,时光留语,感受自然之美,品味生活,收获心情,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价值。
作者简介
何景瑞,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初头朗村农民,草根写手,笔耕半个世纪,作品在《中华日报(泰国)》《澳洲讯报(新西兰)》《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精神文明报》《精短小说》《吴地文化闪小说》《2021中国精短小说年选》《中国闪小说精选2021》《国际闪小说精选一一星闪瀚宇(第一卷)》《2021华文闪小说精选》等报刊杂志及年选本发表作品。出版《初头朗的故事与传说》一部,纯文学专著《笔思归——何景瑞文集》一部,用质朴的文字,书写原汁原味的乡土作品,抒发农民草根写手情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726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