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词标题:陈小艺儿子的成长故事
今年暑期档刚上映6天的《烈火英雄》票房突破7亿,初现爆款品相。往前追溯,2018年《我不是药神》斩获31亿票房,豆瓣上117万人打出9分。2016年公映的《湄公河行动》则以黑马之姿逆袭,拿下11.86亿票房的同时取得豆瓣8分的高口碑。
这些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探讨严肃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反观小荧屏网台剧,虽然在近几年提倡的现实主义大旗下频出佳作,但大部分的主题却相对较“轻”。要么是家长里短的都市剧,如《都挺好》;要么是年代剧、古装剧等新型现实主义剧集,如《正阳门下小女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从某种程度而言,影视创作者似乎更倾向于以电影为载体呈现以真实事件为蓝本进行二次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其实,这类题材此前也拍过剧,但取得的反响相比电影,好像总差那么一口气,但也有特殊。譬如《唐山大地震》的影版优于剧版,但电影《湄公河行动》和电视剧《湄公河大案》就不分上下。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类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和剧集的“异变”呢?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与剧集反响两极化
笔者以灾难、刑侦两类现实主义题材为参照坐标,分别找了对应的电影和剧集进行对比,看看不同艺术载体的呈现效果相差几何。
对国人而言,唐山大地震可谓被载入史册的重量级灾难,以此真实事件为背景先后拍摄了《唐山大地震》的同名电影和电视剧。
影版由知名导演冯小刚操刀,徐帆,张静初,李晨,陈道明等主演,2010年7月22日上映、取得6.5亿票房,位居当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的亚军,仅次于冠军——好莱坞大片《阿凡达》。
剧版由知名导演姚晓峰执导,陈小艺,张涵予,张国立,佟丽娅等主演,在一剧四星的时代,于2013年5月3日登陆山东、湖北、辽宁、河北四家卫视。
两者皆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该书在唐山大地震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讲述了一个“23秒”和“32年”的故事,即: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后,一个幸存女孩32年的成长历程。
电影公映后,无数观众被银屏里高度还原的灾难场面所震撼,又为余震后母女失散、女孩如飘零落叶般无助而揪心。在影版大获成功后,出品方华谊嗅到了延展开发的价值,于是三年后剧版登场。
电视剧《唐山大地震》的编剧霍昕曾表示: “电视剧版将非常完整地呈现原著的故事情节,并将电影版中的精华部分加入进去。”在剧情上,详细讲述了李元妮、万达母子与女儿万登震后32年的生命轨迹,并呈现了四组家庭地震前后的悲欢离合。
尽管每集45分钟、共38集的剧版含金量更高、信息量更大,也有更多的篇幅塑造人物和铺陈故事,但剧版的反响相比影版却打了折扣。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豆瓣评分人数的万千量级差异,和0.5的分数差距(影版7.6分,剧版7.1分)。
根据2011年“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先后改编了刑侦题材电视剧《湄公河大案》和电影《湄公河行动》。
其中,剧版由由公安部宣传局、公安部禁d局、云南省公安厅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拍摄,采用杜比5.1立体声呈现激烈的q战爆破场面,高度还原了案件。不仅在首播时取得同时段收视率冠军,还荣获了第十一届电视制片业“电视剧优秀作品”奖,受到缉dxx的高度肯定,豆瓣评分高达8.1。
电影《湄公河行动》,则凭借缉d警与d贩斗智斗勇险象环生的剧情,牢牢吸引观众眼球,而试听震撼力极强的爆破戏和特效,又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该片实现了主旋律与商业片的完美融合,以11.86亿票房拿下当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第六名。
可见,刑侦题材的电影与剧集,尽管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载体,试听语言体系也有所差别,但只要抓住核心——亦正亦邪的人物、如同美剧的快节奏叙事手法、烧脑的猫鼠游戏,就能打通影剧的壁垒。
影剧严肃题材差异化的背后“隐情”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探讨严肃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与剧集反响两极化,究其原因,无非是视听语言、受众、传播介质、观看环境、制作体系等几大方面。
首先,电影与剧集的体量差异较大,为故事提供的表现空间天差地别,影响到观众的同频共振。受限于时长篇幅,电影通常会提炼真实事件中的重点情节并集中展现,浓缩故事精华,以少而精的原则最大化调动观众的情绪点。
剧集的篇幅较长,在真实事件素材量有限的前提下,暂且不论是否注水,要想支撑起充足的体量,势必要添加新的故事线或者加入新的次要人物才能使剧情变得丰满。这样一来,难免会陷入过多呈现细枝末节的喧宾夺主怪圈,稀释了观剧的**点,分散了激发观众共情的驱动力。
尤其对涉及到生死等严肃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沉重的底色更需要卯足劲聚拢释放,才能产生“核武器”般的效果。
拿刑侦重案题材来说,自早年的《重案六组》系列之后也难出经典,直到今年爱奇艺的网剧《破冰行动》再次掀起水花,对于这一久未取得高关注度的传统题材来说,实属难得。
显然,电影在这方面具有优势。试想一下《我不是药神》这枚聚焦医疗题材的大银幕催泪弹,如果放到几十集的剧里,还能发挥强大威力吗?这或许也是《唐山大地震》剧版不如影版的“症结”所在。
其次,诸如灾难片这类直击人性的深刻现实题材,强烈的影像风格能满足观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电影的试听语言无疑是更贴合的一种表达方式。对于画面尺度而言,电影相较作为大众娱乐消费的剧集而言,影像风格可以更大胆,加上大银屏上轮番轰炸的视觉特效,能带来巨大的震撼力,而受制于传播介质的剧集,在这方面则会削弱感官享受度。
一些知名导演先锋前卫的创作理念更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譬如冯小刚在执导《唐山大地震》时,在地震前中后期运用不同的色调表达电影蕴含的深刻内涵。
再次,电影和剧集的受众不同,注定了表达手段的迥异,这也将影响到播出效果。电影需要买票观看,观看门槛较高,受众面相对较窄,而且有时候导演的作者化表达容易曲高和寡、劝退观众,影响影片的口碑发酵。
剧集则面向大众,观看门槛相对较低,能用接地气的手法吸引首波观众,只要品质过硬,就能实现长尾效应。
最后,电影与剧集的观看环境也决定了作品能否出圈,尤其是对厚重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而言,前者的封闭观看环境和后者的开放观看环境,会对观众的情绪积累爆发和影视作品的初期口碑起到关键作用。
显然,电影院的封闭环境更利于沉浸观看。人们无法对电影进行实时互动,因此会更聚精会神于影片上。尤其当被击中痛点时,观众会萌生出强烈的表达欲积压在心头,观影结束后,第一时间通过朋友圈、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或猫眼、淘票票等票务平台分享观后感。由此形成强大的自来水为影片口碑加持,滚雪球效应再反哺回票房。
反观剧集,碎片化的观看环境,让受众能通过弹幕等方式随时直抒胸臆,一旦情绪被分流,就难以被聚合引爆。
再看看邻国韩国,它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改变了法律法规的制定。
无论是斩获第3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影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关于未成年少女惨遭性侵、心灵重建的温情影片《素媛》,还是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进行创作、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熔炉》,尽管影片中人说着异于我们的母语,但普世情感却是共通的。
相较于电影的大放异彩,韩国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剧传唱度则稍弱。可见这类聚焦严肃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或许更适合以电影为载体。
眼光放回国内,这条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然而不论怎样,电影和剧集只是艺术表现手段,当它们承载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探讨严肃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并不意味着前者会绝对碾压后者。只要创作者懂得在表达时扬长避短,找到观众的共情点,才是作品真正的“杀手锏”。
文章转载自原创作者:菜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hishi/727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