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世界格局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伟人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中国应当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为了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1985年,我国毅然作出裁军百万的决定,同时将十一大军区合并为**,在此次军区合并中,**被保留,昆明军区则被并入其中。军区的变革,也带来了人事的调动:成都、昆明两大军区两位司令员,一位政委均在军区合并后选择离任,把机会让给后辈,尽显高风亮节,而其中一位政委则调至其他部门工作,至今已有百岁高龄。那么,这两位司令员,两位政委都分别是谁?他们又各自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经历?
(历史伟人宣布裁军百万)
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
在我国原先的西南军区里,有成都、昆明两大军区,为何昆明军区成为了最终被合并的一个?这根源于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1979年中国取得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使越南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暂时得以消除,而在xx边境地区印度对我国的挑衅和威胁却长期存在,出于这种考虑,我国才决定化整为零,将昆明军区并入**,以镇卫我国西南。
当时昆明军区的司令员是张铚秀,在得到国家合并军区的命令后,张铚秀毅然服从国家的命令,积极配合国家的军区合并工作,并从昆明军区离任。张铚秀是江西永新县人,年仅13岁时便参与虹桥村农民暴动,正式加入中国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33年则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和长征期间,他从一名普通战士一路做到营长、中队长等重要职务,在职期间他的清廉和朴素一度为基层士兵所称道。流传最广的便是张铚秀给战友发银元的故事,当时张铚秀被上级命令给士兵发银元,一共有两百枚,作战期间,张铚秀从始至终都把银元背在自己的身上作战。更难能可贵的是,张铚秀从始至终没有弄丢过一块银元,自己在行军、探亲期间也从未以公徇私。解放战争时期,张铚秀被调至粟裕大将麾下,任华东野战军副师长兼参谋长,参与孟良崮、解放济南、解放上海等多次战斗,屡立战功。
(张铚秀)
新中国成立后,张铚秀于1955年被授封少将军衔,1969年任**副司令员,1975年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我军“三杨”之一的杨得志则是当时昆明军区的司令员。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暴发,当时的杨得志因病离岗,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实际上更多为张铚秀所指挥,为我国在整场反击战中的获胜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便是在昆明、成都两大军区合并的前一年,张铚秀还主持了中越边境的老山、两阴山争夺战,为拱卫我国边疆版图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9年,张铚秀少将因病逝世,享年95岁。另值得一提的是,张铚秀的妻子是北洋水师著名爱国将领丁汝昌的曾孙女:丁亚华。
昆明军区政委:谢振华
谢振华出生于1916年,江西省崇义县人,谢振华一家堪称是红军中“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典范。1927年,谢振华之父谢世骥参与朱德、陈毅的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挺进闽粤赣边界,并受军委之命计划于家乡崇义组织农民暴动。但不幸的是此次暴动计划失败,谢世骥被**拘捕并惨遭杀害。在家仇和国恨之下,谢振华于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团第七军,正式加入中国革命,1932年则成为**D员,土地革命期间任政治部青年干事和青年训练队队长等职务。
解放战争期间,谢振华与张铚秀同属粟裕华东野战军麾下,谢振华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副政委兼第三十五旅政委等职务。前后参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在华东野战军中颇有威望。华东军政大学成立后,谢振华又担任大学第二总队政治委员一职,为新中国培养新一批的军事、政治人才。
(谢振华)
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军政大学取消,谢振华转而担任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主任,兼任D委书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谢振华担任志愿军二十一军军长,曾指挥长津湖战役。1955年,从朝鲜战场归国的谢振华被授封少将军衔,1982年则被调动至昆明军区担任政委,在职期间谢振华多次进行实地和基层考查,选拔人才,被他一手提拔的人有:第十一军副军长何其宗、三十一师师长**。何其宗最终担任我国**副参谋长,授中将军衔,而**则最终在我军中担任后勤部总部长一职,授封上将军衔。因对人才的大力提拔,谢振华故在昆明军区中有“伯乐”之称。
1984年,越南再次于我国边境地区挑衅,两山战役暴发。谢振华作为政委,积极配合张铚秀,共同参与作战指挥,最终使我军夺取了两山战役的胜利。1985年,昆明、程度两大军区合并之际,国家曾给予谢振华在军事科学院工作的机会,而谢振华则表示:“自己年纪大了,希望国家能够把建功立业的机会多留给年轻的同志。”在婉拒了国家给予的工作机会后,谢振华还积极主持了昆明、成都两大军区合并的善后工作,一时间谢振华“不贪权贵”的高风亮节形象被军中广泛传颂,成为了当时国家进行百万裁军的楷模。
(年轻时的谢振华)
但也正因如此,谢振华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遗憾地与上将军衔失之交臂。2011年,谢振华因病逝世,享年95岁。
**司令员:王诚汉
**虽然在1985年的军区改革中被宣告保留,但同样面临着人员调度的问题。而当时**的司令员,则正是王诚汉。
王诚汉于1917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1927年黄麻起义暴发,起义浪潮袭卷王诚汉的故乡。受当时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感召,王诚汉于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从勤务员一直努力工作到红30军88师264团团长一职。土地革命和长征期间,参与九里关、直罗镇、瓦窑堡等多次战斗,在参与革命期间,王诚汉一心为国而较少顾家,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得知家乡母亲病逝的消息,这成为了王诚汉一生的遗憾。
(王诚汉)
解放战争期间,王诚汉先后转战华东、华北和西北等中国多地,参与两淮、孟良崮、解放太原、解放晋中等多次战斗,屡立功勋,1949年担任第18兵团第61军181师师长,在职期间亲自指挥咸阳阻击战,重创当时以作战彪悍著称的“西北三马马家军”,受到彭德怀的通电嘉奖。
新中国成立后,王诚汉又随彭德怀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61军181师师长,1953年官升至陆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等职。朝鲜战争结束后,1955年授封少将军衔,后于1982年任**司令员兼D委常委,拱卫我国西南边疆的安全。
(王诚汉将军)
但在王诚汉任职的第三年,国家便计划作出将**和昆明军区合并的决定:最初,**计划是要并入昆明军区的。王诚汉也做好了卸任离职的准备,但王诚汉有过在60年代于xx军区担任副司令员的经历,深知印度可能对我国西南边陲产生的威胁,若**并入昆明军区,虽能有效震慑越南,但对xx边境地区的控制力则相对会较弱。出于大局考虑,王诚汉不惧他人流言直接向国家呈书,建议将昆明军区并入**,最终国家也采纳了王诚汉的建议。
1985年6月,王诚汉正式离任,他当时已有年近七旬的高龄,本想过退休的安逸生活。但是国家军事科学院在当时缺乏管理的人才,于是在国家再三邀请之下,王诚汉还是在当年11月于我国军事科学院任政委一职,并工作五年,继续为国家呕心沥血。也正因王诚汉继续任职,所以在1988年他被授封上将军衔。
(王诚汉与家人)
2009年,王诚汉将军因病去世,享年92岁。
**政委:万海峰
两大军区的最后一位首长是万海峰,曾任**政委,他是四位首长中在军区改革后唯一留任的一位,也是四大首长中唯一在世的一位,至今已有一百零一岁的高龄,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活化石”。
1920年,万海峰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年仅13岁时便加入红军第二十八军,土地革命期间和长征期间参与保卫鄂豫皖苏革命根据地战役和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万海峰正式加入我D,并担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部警卫员。曾参与黄桥战役,苏中反扫荡战役,立下汗马功劳。
(万海峰)
解放战争爆发后,万海峰因功勋卓著升迁至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隶属粟裕麾下,曾同粟裕一同参与苏中战争,创下七战七捷的胜利记录。后又参与合围张灵甫的孟良崮战役,以及豫东、淮海、渡江战役,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又随彭德怀入朝作战,参与夏季反击战。1955年回国后,授封为大校军衔。
1972年,万海峰受到国家重用,担任**副司令员。1976年,河北唐山发生大地震,万海峰临危受命,主动请缨到唐山参与地震的救援和震后重建工作,使唐山最终在恢复和重建期间没有暴发大规模的传染病。1982年,万海峰被调至**担任政治委员,在**和昆明军区合并后,他是唯一一位没有调动的军区首长,1988年,万海峰授封为上将军衔,1990年万海峰从**的政委岗位离任,并于1998年正式退休。
(万海峰)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万海峰常常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自己经历了从中国xx成立,到今天中国繁荣富强起来的全过程,他是真正见证了我D成长史和中国发展史的人物。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万海峰获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勋章;2021年,万海峰又获近期颁发的“七一”勋章。
以上便是成都、昆明两大军区的全部首长,他们既为中国革命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又在离任之时显露出不贪慕权贵的高风亮节,是我们这个时代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onghe/593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