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上赶集婚恋网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田 王天书
春节将近,除了备年货走亲戚,总结全年展望未来,不少单身男女仍有一门功课可能需要“结业”——找对象。面对“找对象”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相亲似乎已经不是唯一的道路和法子了,近年来,全国结婚人数呈断崖式下滑,不少年轻人重视自由,主张“晚婚”与“不婚”,但年关将近,为了应付长辈的催婚环节,仍有部分人走进了婚恋网站、尝试了盲盒饭局,甚至开启了云端找对象环节,各大婚恋类机构网站也铆足了劲开启了最后一波突击,约夜宵、登山望远试图促进一桩又一桩姻缘。所以,春节就要来了,此刻的你,有对象了吗?

抽脱单盲盒找对象 花了2块钱拿到1个无效微信号
孙鹏(化名)今年31岁,是市北区的小伙子,如今在国企工作,有车有房收入还不错,照孙鹏自己的话说,小伙子要身高有身高,要模样还凑合。临近年关,孙鹏确实一个头好几个大,眼看又是一年春节了,对象还是没找到,虽说这事只能靠缘分,但如今的孙鹏看着身边一个个朋友成家生娃,属实也有些着急。
今年夏季,孙鹏通过某婚恋机构见了几个女孩,但仅都是“一面之缘”,而朋友介绍的,也是吃了个饭后便没了下文。就在前几日,孙鹏路过步行街时,发现了一条找对象的“新路子”。“当时街上有一个姑娘在摆摊,摊位上写了扫码两块钱可以从大盒子里抽一个小盲盒,里面有女孩的信息,可以自己加微信之类的,当时觉得没有多少钱,也比较好奇就花了两块钱抽了一个。”
孙鹏表示,抽盲盒时感觉大盒内的小盒子并不多,从中仔细筛选一个后,他便欣喜的打开了纸条。纸条上的内容较为简单,只有一个微信号码,其他信息全无。“当时也是马上加了上面的微信号,但是一直没什么回复,过了几个小时以后又加了一遍,但还是没回。”
“后来想了想也就是花了2块钱,就当是图个乐子了,现在这种脱单纸条说实话也挺普遍的,把找对象的希望寄托在这上面还是不太靠谱的。”孙鹏笑着告诉记者。

临近年关 相亲也要“赶场子”
于佳佳(化名)是青岛的一名90后单身女孩,进入2023年后,她也已经28岁了。与部分同龄单身女孩一样,“相亲”这件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于佳佳的生活。
“一开始并没有相亲的意识,日常社交圈比较固定,父母也没有催婚,但是架不住身边的叔叔、阿姨、朋友吹‘耳旁风’,我觉得年龄合适,试试也未尝不可”,于佳佳说道。于佳佳表示有兴趣参与相亲后,便开始收到亲戚、朋友发来的同龄男性资料,她自己也被要走了几张照片,这都是相亲双方的“初印象”。在手机收到的信息中了解了相亲对象的信息后,于佳佳的相亲活动也由线上转为了线下,大部分人与相亲对象的见面地点都会选在餐厅,于佳佳也不例外,“第一次相亲时还比较紧张,想要找话题等等,但是相亲两次后就好很多。”
“相亲对我而言不太像相亲,我在其中更想多一份经历与见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遇到适合自己的人自然更好。”于佳佳对于相亲的心态偏向于“佛系”,可即便如此,在临近年关时,她似乎也在进行相亲“赶场”。“相亲见面大多安排在节假日,但是每次临近过年,相亲的人比其他节假日更多。”据于佳佳介绍,在如国庆节、劳动节等休息天数较多的节日中,她一般会见2位到3位相亲对象,可一旦临近年关,尤其是元旦之后,于佳佳的“行程”便排得满满的,双休日见的对象数不比小长假少。“可以看出许多人十分着急,都希望能在年前找到自己的伴侣”,于佳佳说道。

202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性别分布(数据来源:比达数据中心)
全国结婚率“先升后降”,环境利好促进线上婚恋平台发展
《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中显示,2000-2020年全国结婚率数据呈“先升后降”趋势。2013年全国结婚率最高,为9.9‰,而2020年结婚率仅为5.8‰,而离婚率则从2000年0.96‰上升至2020年3.1‰。与此同时,年轻人数量下降、适婚人群总量减少是结婚人数和结婚率下降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80后、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23亿人、2.1亿和1.63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近8年20岁-29岁对应出生人口总体下降11%。

2000年-2020年中国结婚率及离婚率变化图(资料来源:民政部理念发布的统计报告,育娲人口研究)

2015-2021年中国离婚人数(万对)及增长率(数据来源:民政局 比达数据中心整理)
在结婚率“先升后降”的同时,线上婚恋平台的发展也日益明显。由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22上半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大众社交移动化趋势为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22上半年,主要互联网婚恋交发平台服务进一步转向场景化,用户体验感提开,用户规模平稳增长,在6月份用户规模突破3300万,达3346.9万人。而主要婚恋交友平台服务方式多样化,其线上互动性、趣味性的玩法促进互联网婚交发平合用户粘性不断提高。
中国婚恋网、珍爱网发布的《2022年Q4单身人群调查报告》也揭秘了单身人群恋爱消费。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人曾因单身产生焦虑感,但仅有约两成人有明确的脱单计划;近七成人将相亲约会、社交软件充值、提升颜值作为自身的主要脱单投资。性别、年龄段不同,对于婚恋的需求也有所不同,26-30岁的人群对个人情感和恋爱婚姻的需求最明确,在有明确脱单计划的人群中,该年龄段占比最大。就男女差异上而言,男性在脱单这件事上更有明确的规划。

盲盒饭局、线上云相亲 相亲活动花样多
除了传统的熟人介绍等相亲方式,在小红书、抖音等以年轻人为目标用户的平台中,也涌现出了诸多的线上相亲机构。与“相亲角”等线下相亲机构不同,这些网络相亲机构大多数以“单身交友”“青年聚集地”等命名,显得更加轻松、活泼。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线上相亲机构的运营状况,记者以单身女性的身份在小红书中选中了三家机构进行咨询。
机构A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记者的脱单需求后,通过微信添加好友,并发送了一份个人资料统计表,表中除了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外,还涵盖了个人住房、车辆、择偶标准等内容,能够更全面地展示个人状况与条件。在确认个人信息后,工作人员将记者邀请入微信群聊中。
在微信群聊中,工作人员会按时发布群体活动信息,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化装舞会、盲盒饭局等,紧跟当前潮流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受到群内用户的欢迎。其中,盲盒饭局是三所相亲机构都会组织的活动,以“社交”“不确定性”“未知”为特点。廉菲(化名)在青岛的两家相亲机构中都报了名,也参加过盲盒饭局的活动,“在饭局正式开始前,所有的情况都是未知的。我们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参与,也不知道会与谁见面。”作为社交饭局,年龄、职业、工作等带有明显标签性质的话题不会被谈及,参与者会按照机构工作人员给出的话题进行讨论,涉及压力与困惑、个人故事等,用餐结束后,单身男女们会一起进行互动游戏,“相亲机构不同,提供的游戏也不一样,数字**、真心问答等等都是会玩的游戏”,廉菲介绍道。参与者多,标签性质话题少,“社交”属性也减弱了“相亲”的目的性,“在平常的相亲中,两个陌生人面对面用餐实在有点尴尬,但是这些群体性活动的体验感要好很多,大家一起爬山、吃饭、听露天音乐会,目的性不强。人多了,氛围也更好”,廉菲说道。不同相亲机构之间,推出的活动也各不相同。除了“盲盒饭局”等普适性活动,机构B推出了非遗手工文化体验、海边露营、篝火晚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打出了“小众”的标签。
业内人士:满足情感需求最重要
年关将至,相亲机构工作人员的活动号召语也充满了些许催促,“春节前倒数第二周活动,希望总要有啊,万一脱单了呢?”除了线下活动外,相亲机构也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单身男女的个人信息,为脱单提供了更高效、快捷的方式。相亲机构组建的微信群聊中除了工作人员发布的活动信息外,也有许多用户发出“约夜宵”“约爬山”等的邀请,群内的聊天氛围轻松、自然。
1月6日,记者发现某项婚恋平台也推出了线上云相亲的新样式,记者通过相关介绍了解到,活动开始前,报名的嘉宾可将自己的单身信息汇总至主持处,活动将采取线上交友互动,现场直播的方式开展,其中也设置了红包雨以及直播互动环节。主持人在直播环节中“带领”嘉宾互相认识,嘉宾们可在评论区聊天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该相亲方式确实够新奇也方便,尤其在疫情时期,避免了不少麻烦,可是仍有部分网友认为,仅是网上聊几句就能找到对象吗?网络时代,无法见到本人很难动心。
不论是线下多重新鲜活动,还是线上云端频频互动,当前单身男女扛起相亲KPI大旗的同时也似乎找到了更多的方式和出口。据婚恋业内人士介绍,年底相亲成功率较全年来看较低,部分人抱有“完成任务”的意愿和倾向。“年底的会员确实较多一些,但是成功的几率却不多,我们也做过总结,其实过于仓促和草率的选择一种方式或者一个人来打破这种单身的状态,可能很难从内在满足情感需求,有催婚压力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建议会员要找好需求点,控制好心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onghe/633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