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游记:环游世界,探索未知的精彩

拒绝了他以后,我有点良心不安,于是继续展开说了很多。
我说我们一家人,我的两个哥哥目前都处于人生比较困难的时候,挣不到什么钱,我是家里唯一能挣钱的人,家里需要一些稳定的储蓄,需要一些应急资金,万一谁有个三长两短,没有人能拿得出钱来该怎么办?我不能倒下,我不能随便花钱,钱应该花在最该花的地方。我也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整个家庭考虑。
这一番说辞,我觉得是理性的,是合理的,滴水不漏天地可鉴。
当然,无论我说了什么,只看结果的话——我拒绝了我的亲爹,拒绝给他3万块钱。
我觉得自己没有错,一点都没有。
可是,在挂完电话后,我内心一直在别扭,感觉自己好像有些过于狠心了。我的亲爹——他也不是向我狮子大开口啊,也就两三万块钱,给他不就完了吗,我何必说出那么一大堆道理来呢?
但从务实的角度说,确实没必要啊,三层楼、二三十个房间、在我们村里算是最漂亮的房子都有了,何必再装修什么厢房呢?
我纠结了一晚上。
今天早上起来,我还是否定了昨天的自己,给他转了3万块钱。

转钱的时候,我就想——哎呀,我的老父亲,难得向我要一次钱,而且还说了是借,这看起来已经很卑微了,我居然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他内心得多难过啊。在我看来,要实用;可是在他看来,面子就是最实用的东西啊。
给他转钱以后,我怕他手机没有短信提示,于是给他打了个电话,向他道歉,说我昨天的想法是错误的,厢房应该装修。
“爸爸,我想了一晚上,觉得厢房还是有必要装修的,人活一辈子,图什么呢?不就是图个面子、争口气吗,应该装修、应该装修……”
“哎呀,弯湾啊,爸爸的想法未必是对的,有时候我也会胡思乱想,你昨天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我感觉他说话带着些许哭腔、有点颤抖,不知道是被我“先抑后扬”的做法感动到了,还是另有苦衷,只是——他的语气一下子温柔了许多:
“其实,房子也可以不用装修,只是最近我养的几头老母猪下的崽都死了,心里难过,所以胡思乱想,可能我是想找点事情来干吧。”
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就理解了,装修房子与否并不重要,他只是养猪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去年他养的20头猪都死了)打击到他了(我妈说去年那20头猪死的时候,他哭的很伤心,还说他宁愿自己死也不要猪死),他只是想找点事情来做,甚至更重要的——他只是想得到一点安慰罢了。
这么一想,我内心就更惭愧了。想起我昨晚上说的那一二十分钟的大道理,简直无地自容。
我不孝,我枉为人子。

我本应该跟他好好聊聊天,不要那么火急火燎地去打击他,去宽慰一下他的心情,而不是去给自己的老父亲讲人生道理。
说到这儿,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视频,是曹可凡采访撒贝宁的片段。
撒贝宁说:
“我比较后悔的一件事,就是不该把我父母从老家武汉接到北京来,我觉得这个是可以跟年轻人分享一下的。”
“我跟妹妹都在北京,他们两个退休以后,在武汉就老牵挂孩子。我就想,自己既然有能力把父母接过来,那未尝不可让他们跟孩子在一块儿呢?我们也能更多地陪伴父母。”
“但后来才发现——把他们接到北京来之后,那也是我最忙的时候,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能够相聚的次数变得更多,他们反而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包括老朋友、老同事、家里的亲人……”
“我妈妈在退休以后参加老年合唱团……她也喜欢这些事儿,突然一下到北京,以为能天天跟儿子女儿在一块儿,但后来发现他们更多的时间还是老两口在家、俩人四目相对,缺少了生活中那些必要的元素,他们一下子就变得很寂寞。”
“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很难体会,可能我永远都没有办法弥补这个遗憾,因为那时候他们很寂寞,但我又不在他们身边。他们(有苦衷)不会说出来,打电话说 ‘都好’。”
“两个老人在北京也没什么亲戚朋友、没什么地方可去,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老觉得他们都已经在北京了,还有啥不踏实的啊——所以我就在想,这个世界上,做子女的,拿什么能够弥补父母或者回馈父母对你的那份爱呢?”

撒贝宁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几近落泪。他的难过和遗憾,我大概懂一点。
撒贝宁的做法,跟我昨天晚上的做法是差不多的——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们虽然打着为父母的旗号,但事实上却做着很自私的事情。
小撒老师把父母接到北京,他这么做,是想要证明自己是个孝子——这种证明,更多是一种自我要求——自己出息了,把父母接到北京,显示自己有那个实力,表明自己是个好儿子——从精神上得到一种慰藉,父母似乎成为了一个证明他是好儿子的工具。
说白了,他这么做最初始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而不是父母——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他想得不够周到。
这种忠臣孝子的思想,一直贯穿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人们为了忠而忠,为了孝而孝。驱使人们尽忠尽孝的原动力,是人们害怕自己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而不是想着尽忠尽孝的行为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好处。
这本质上是自私。

“中国民谣教父”李春波有首歌,叫《等俺有钱了》,里面有两句歌词,“那一年,俺也对他们讲,等俺有钱了,把爸妈接到城里,吃香的喝辣的,跟他们生活在一起”——这可能是大部分中国农村少年最重要的梦想之一了 ,但是,这依然跟父母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想要拼命挣钱,然后把父母接到大城市、带父母环游世界,这个出发点不是让父母开心,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让自己或者别人觉得你了不起;我们想要拼命挣钱,然后买个学区房、给孩子更好的条件,这个出发点也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厉害。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为人父母,成天拼了命的挣钱,挣来的钱都给了孩子,自己吃糠咽菜、三年不买一件新衣服——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感动?
但是,你要让他好好辅导一下孩子做作业、好好陪伴孩子、带孩子玩耍、努力学习育儿知识、给孩子讲故事,他们却做不到。
把孩子晾在一边去努力挣钱和宁愿挣不到钱也要好好陪伴孩子,这两件事,哪一件更难?
当然是第二件更难。

因为第一件是打着为孩子的旗号为自己,虽然你把所有的劳动所得给了孩子,但你享受到了更自由、更自主的快乐,你享受到了你自己出人头地的快乐;而第二件事,你要陪伴熊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很嘈杂、很烦躁、很难找到即时的成就感,甚至要背负“没有出息”的罪名,这看起来更像是纯粹的牺牲。
归根到底,我们的本能,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
事实上,任何人与人的关系都如此——如果靠本能行事,我们几乎是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的。
比如,你的朋友正在闹离婚,你要忍住不给他提建议,要远比给他提建议要困难。“好为人师”是人的本能,在提建议的时候,能表现你的聪明、睿智、优越,能抒发你的情绪和不满,人们是很乐意提建议的。但你要一直听他诉苦、听他巴拉巴拉说个不停,你内心有很多话想说却要一直忍着,这其实是更难的事。
说白了,当配角远比当主角更困难。当主角,你做你自己就好,想干嘛干嘛;当配角,你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你要拿捏分寸。

就像我爸爸向我要钱的时候,我不该急着去否定他。换个角度想,假如是我向他要3000块钱买个手机,他一上来就跟我说没必要买手机,我内心会好受吗?断然不会。
无论我是否要给他3万块钱,先考虑他的感受才是正确的。
就像撒贝宁把父母接到北京,他没想清楚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只顾着去光辉自己“好儿子”“大孝子”的形象了,只是想着去满足父母在自己身边的需求了。
所以说,说话做事,能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把别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是我们需要反思和学习的,这也是“高情商”的核心。
我们说一个人情商低,最直观的判断方式就是他说话做事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们要警惕这一点。
做个“大直人”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成本很低,只要不带脑子,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大直人”,但是,如果你身边每个人都是大直人,他们对你说话从来都不知道避讳,想说啥说啥,恐怕你也会觉得受不了吧。

在家庭关系里、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也总是犯这样的错——总是忘记考虑别人的感受,只顾着自己,总是想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于是乎,搞得家不像家,亲密关系反而最不亲密。
就像很多男人一辈子都不明白女人说的“我在乎的是你的态度”——两口子一闹别扭,他们就讲道理、解释,最后发现讲道理行不通,于是就耍无赖强行道歉,“行了行了,我错了还不行吗”——这一系列的行为,核心只有一个,就是想表明他没有错。
事实上,你是否正确,在人家难过委屈的时候,一点也不重要。换个角度来讲,你很难过的时候,别人巴拉巴拉给你讲一堆道理,你乐意?
所以,在二人关系里,你是否重要、是否正确,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要说什么、做什么,前提是得顾及到对方的感受,如果别人不舒服,你再正确、再厉害,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爱别人,那就要让别人觉得你爱他,而不是你自己觉得你爱他,说什么“我都是为你好”;如果你想施善,那就要让受善者感觉到善意,而不是你自己觉得自己很善良,说什么“我问心无愧”。
总结一下:在家里、在婚姻里、在一切人际关系里,说话做事,尽可能地把别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这是我们要修炼一生的事情。
利己先利他,得理更饶人。
——完——
作者简介:李弯湾,情感领域作者。关心人的情感、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为真理站台、为弱小发声”是我的写作内在价值观。如果喜欢,欢迎留下来一起思考和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商川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lgvs.com/zonghe/694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